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天风证券
郭
明
錤
:预计明年iPad出货量5200万-5400万台
go
lg
...
天风证券分析师
郭
明
錤
发布2024年新款iPad机型与量产时程预测表示,苹果将于明年升级既有iPad机型与推出新机型,但出货量与2022年的高峰仍有不小差距,原因在于居家办公需求衰退,以及娱乐与生产力的使用体验欠缺结构性的改变;关注的升级重点为M3处理器与OLED屏幕;预估明年iPad出货量为5200万-5400万台,而2023年约5000万台,2022年则约6300万台。
lg
...
金融界
2023-11-13
郭
明
錤
:明年iPad出货量可达5200-5400万部
go
lg
...
知名分析师
郭
明
錤
发布2024年新款iPad预测报告。他表示,明年iPad的升级主要集中在M3处理器和OLED屏幕上,预计2024年iPad出货量约为5200-5400万部。另外,苹果还将在明年推出一款更大的12.9英寸iPad Air。
lg
...
金融界
2023-11-13
消费电子ETF(561600)早盘反弹翻红收涨,消费电子板块持续回暖
go
lg
...
0个季度的首次反弹。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
郭
明
錤
近日也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中国手机市场底部将过,预期将重拾成长,四季度手机出货同比与环比亦预期均重拾增长。” 从手机关键零部件的出货量也能看出手机市场回暖的迹象。两家手机芯片厂商联发科手机业务收入环比增幅达19%,高通手机业务收入超过公司前期指引,同时两家厂商预计4季度手机业务收入增速将进一步加快。手机市场之外,另一大终端消费电子PC的出货量也已到底。西部证券、方正证券等券商均称PC行业即将回暖。PC代工厂订单也佐证了PC市场将迎来回暖,广达、仁宝等笔电代工厂出货量连续多月回升。9月广达、仁宝、纬创、英业达笔电出货量环比2%、7%、18%、13%。 那么本轮消费电子回暖是如何开始的呢? 02 新机潮刺激下的换机周期 往年,9月份往往只有苹果的新机发售。但今年9-10月份,华为、荣耀、小米等多个手机厂商出乎意料地集体发布了新机。 手机厂商集体带来的新机潮刺激了消费者需求。尚且不提沉寂后突然发力的Mate60,即使是保持常态手机发售节奏的小米也实现了销量爆发。小米14开售仅5分钟,全系列销量猛增至上代13系列首销总销量的600%,开售后一周左右,小米14销量超百万台,而整个三季度小米销量是910万台。 新机潮能够吸引消费者购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消费者到了换机周期。德邦证券研报提到:“上一波智能机销售高峰的换机周期逐渐到来,各大品牌厂适时推出重磅新品。” 令据行业人士说法,消费者手机换新周期来到了30-33个月。而国内手机出货量已经连续10个季度下降。按照消费者的30-33个月的换机周期,之前手机出货量下滑前季度的用户也将从今年4季度开始陆续进入换机期。 当遇到消费者换机期后,手机行业也不再“挤牙膏”。高通发布的骁龙8 Gen3就主要参数来看,其性能已经与A17 Pro不相上下。并且骁龙8 Gen3也是以生成式AI为核心的手机芯片,其可在终端侧运行100亿参数模型,支持手机终端实现扩展图片画幅、视频物体智能消除等功能。 高通把牙膏挤爆后,安卓机性能有了极大提升。比如,骁龙8 Gen3使手游画面达到PC级高端显卡的水平,并让手机相机具备人像超分功能,在画面拍摄定格后,生成式AI可以在手机端进行人像清晰度的增强和去模糊。搭载骁龙8 Gen3的小米14也开始直接越级对比苹果15Pro。 不仅高通发力,手机品牌也带来了不少的产品创新。比如,华为Mate60 Pro成为支持天通卫星语音通话的大众手机,使消费者在没有基站信号的情况下,可通过卫星信号与外界联络。作为苹果的销售主力,iPhone 15 Pro则是首创空间视频,通过使用超广角和主摄像头拍摄的“空间视频”在 Vision Pro 头显上播放后,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3D视频体验。 可以说,消费者迎来换机周期,叠加手机厂商的供给端升级,让消费电子产业开始回暖。 03 为什么供应链股价总能跑赢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反弹中,供应链公司的股价涨幅要明显于终端品牌。 11月至今,朝阳科技、博硕科技、翰博高新等消费电子供应链公司股价涨幅都在30%以上。同期,手机品牌小米股价涨超13%。 供应链公司股价涨幅更大,得益于其具备更大的业绩弹性。比如,手机关键元器件摄像头头部厂商舜宇光学财报显示,9月数据公司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上涨16.9%、手机摄像模组同比上涨41.4%。超40%的出货量同比增速远远超过了手机行业的出货量增长。 之所以产业链的增速能够超过终端销售增速,源于手机厂商补库存的需求。在过去多个季度中,手机等终端消费电子市场较差,品牌厂商大多都在去库存。2022上半年到2023上半年,小米存货占资产比重为从19.7%下降到13.2%。如今消费电子行业回暖在即,品牌厂商大多选择了加单补库存。 与此同时,华为扩产也带来了鲶鱼效应。华为Mate60系列原本计划国内出货量为600万台左右。但上市后的火爆表现,已经使华为把出货量目标调高到2000万台以上。随着销量目标的提高,华为从供应链处积极补单,随之供应链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华为向上游积极补单,其他手机品牌只能跟进。为了避免零部上游产能被华为锁定,影响自家产品的销量节奏,各品牌手机开始更加积极的加单补库存,产业链需求迅速增加。手机相关IC厂商也指出,不少手机品牌业者都在华为发表新机之后,陆续开始加单。 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不仅会给供应链企业带来订单量的增长,也正在给企业带来订单价的提升。根据相关媒体,三星电子决定在明年第1季与第2季将NAND价格调涨20%。 种种迹象显示,消费电子从终端产品到产业链各环节的复苏信号越来越强。而在这轮复苏中,产业链公司或许将是最佳的受益者。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8
郭
明
錤
:戴尔已要求为AI服务器零部件大幅扩产约200%
go
lg
...
北京时间11月7日,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
郭
明
錤
发布最新供应链调查指出,受益于企业对AI服务器高于预期的需求,戴尔已要求为产能瓶颈的AI服务器零部件(如机壳、主板SMT等)大幅扩产约200%,以满足企业客户未来需求。而AI服务器出货又会有利传统服务器需求,故戴尔目前预期2024年服务器总出货量可望恢复成长至15%YoY(vs.2023年约10%YoY衰退)。因AI芯片供应限制,戴尔的2023年AI服务器出货量为1万-1.5万台或以下,但预期2024年可望显著成长至2.5–3万台或以上。
lg
...
金融界
2023-11-07
美股收盘:道指六连涨创7月下旬来最长涨势 科技股多走高理想汽车涨超8%
go
lg
...
票,将其投资规模降至 190 万股。
郭
明
錤
:iPhone在中国市场出货降幅高于预期,中国手机市场因华为归来出现结构性改变 知名分析师
郭
明
錤
日前表示,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降幅高于预期,2024年iPhone在中国市场出货仍会持续衰退。这也代表着,中国手机市场因华为归来的确有了结构性改变。 亚马逊将于11月17日启动黑色星期五活动 亚马逊周一表示,将从11月17日开始举行“黑色星期五”活动。该公司表示,与去年相比,此次活动开始得更早。亚马逊还将以最低价格出售YETI、Peloton、乐高、兰蔻和Ruggable等热门品牌的部分精选产品。此外,亚马逊计划从11月25日至11月27日举行“网络星期一”促销活动,提供Casper、Ninja、CeraVe和Helly Hansen等品牌的优惠。 卖股票、囤现金!巴菲特过去一个季度“坐吃利息” 伯克希尔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在三季度抛售了价值超过50亿美元的股票,这令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美国证券总计达到了1572.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财报披露,伯克希尔保险投资的利息收入在这三个月内增加到17亿美元,使得过去12个月的总利息达到了51亿美元。这超过了伯克希尔在过去三年内现金储备上获得的总利息。 理想汽车年底或有望冲刺4.5万的月销量 天风证券发表报告指出,持续看好理想汽车第四季冲刺4万辆月销,根据产能与订单情况判断,年底或有望冲刺4.5万的月销量;年底重点为MEGA发布会和通勤NOA推进情况。该行乐观判断若MEGA能在纯电能力、大空间、智能化等方面均做出突破,产品力持续引领市场,月销量估计能达到至少5000至8000辆。 百世集团收到私有化要约,阿里巴巴、菜鸟参与收购 百世集团周一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收到来自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韶宁的一份初步的、非约束性的收购建议书,包括阿里巴巴、菜鸟与周韶宁在内的买家财团计划以每股普通股0.144美元(每股ADS 2.88美元)的现金收购百世集团全部已发行普通股,包括以ADS为代表的A类普通股。
lg
...
金融界
2023-11-07
iPhone 17或将首次在印度研发
go
lg
...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
郭
明
錤
日前发文称,预计iPhone 17标准版的NPI将于2024年下半年在印度展开。据悉,这将是苹果首度在中国以外的产线开始新款iPhone的研发。之所以选择标准版iPhone 17,原因是设计开发难度较低,可降低设计风险。
郭
明
錤
表示,2023年全球约有12-14%的iPhone在印度生产。印度的iPhone产能中,有75-80%为鸿海所拥有。若一切顺利,印度在2024年生产的iPhone比重将提高到20-25%。
lg
...
金融界
2023-11-05
【一周科技动态】大科技公司谁最强?
go
lg
...
三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创历史新高,
郭
明
錤
称2023年全球约有12–14%的iPhone在印度生产,且iPhone 17 NPI可能将在印度启动; 荷兰称苹果抽成制度违反欧盟反垄断法; 苹果发布3纳米Mac芯片M3、M3 PRO和M3 MAX,并发布搭载M3系列的新款Mac。 微软发布包含AI助手Copilot的Windows 11,同时Office AI开启预购,定价30美元/月,300个账户起订; 谷歌随亚马逊向AI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20亿美元; FTC认为亚马逊曾试图通过破坏通信记录来妨碍反垄断调查; $美国超微公司(AMD)$ $高通(QCOM)$ 财报优秀,看好AI芯片明年带来20亿美元销售收入; 高通认为新开发的Snapdragon X电脑芯片可以超越苹果和英特尔的最好产品; 因美政府扩大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英伟达可能丢掉价值超50亿美元订单 美国UAW汽车工会总裁盯上特斯拉 一周核心观点 苹果财报回顾 苹果FY23Q4:营收略好于预期,但连续4个季度同比下滑,欧洲、大中华区、日本均现降幅,Mac和iPad业务需求不足连续拖累,iPhone差强人意。服务收入16%+,毛利率回升至45.2%。 公司仍乐观预计iPhone和Mac将在下个季度还会继续增长,但是iPad和可穿戴设备可能会“大幅下滑”。 谁是强势科技股 大科技公司的财报基本结束,Q3的表现整体上是超出预期的,与Q3整体乐观的经济数据也是吻合的,但走势多有差异。我们做了一个总结(NVDA财报未出不做统计,AAPL仅统计盘后): 财报后当日跌的最惨的,无论是当日最大跌幅,还是收盘跌幅,均为TSLA;涨的最好的是AMZN; 财报后一日表现最好的AMZN,不过加上报两日前的涨跌幅,反而是MSFT走得最稳。这跟我们之前所说的MSFT胜在“稳定”不谋而合。而AMZN因为财报前两日跌了近7%,所以财报当日的+6.8%也只能算“补足”; 财报当日虽然表现不好,但是后继有人,并且强势拉回来的,是META。 这么来看,财报季到此,大科技股的强势程度:MSFT\AMZN>META>GOOG>AAPL>TSLA,这些基本与几家大公司近期的业绩和行业预期吻合。 此外,本周二线科技股反弹强烈,部分公司在财报后有两位数的反弹,涨势喜人。不过大量个股也是前两个Q跌幅巨大,短期内的反弹动能较大,回溯1-2个季度,或者从今年年初来看整体回报,依然还是比不上大科技公司。 目前,今年以来回报最好的还是NVDA(AI行情),紧接着有158%涨幅的META,甚至有冲向历史新高的可能。 期待月底的NVDA行情,给整体科技股进一步的指引。而Q1和Q2的NVDA财报当日及前后几日都有巨大的波动,是交易良机。 "TANMAM"的投资策略 我们将这权重最大的7家公司合成一个投资组合,称之为“TANMAM”组合。 以等权重、每季度重新调整权重的方式对这个组合进行回测,那么从2015年以来表现是远超 $标普500ETF(SPY)$ 的,总回报达到了1320%,同期SPY回报145%。 年初以来,该组合总回报为87.7%,夏普比率为4.2,而同期SPY总回报回升至13.9%,夏普比率0.9; 本周反弹,TANMAM组合回升7.8%,SPY回升4.4%。
lg
...
老虎证券
2023-11-03
郭
明
錤
:iPhone 17 NPI可能将在印度启动,为苹果首度在中国以外的产线开始新款iPhone研发
go
lg
...
知名分析师
郭
明
錤
发布“iPhone印度生产状况更新”: ▪2023年全球约有12-14%的iPhone在印度生产。印度的iPhone产能中,有75–80%为鸿海所拥有。 若一切顺利,印度在2024年生产的iPhone比重将提高到20–25%。 ▪鸿海在中国郑州与太原的生产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分别减少35-45%与75-85%。除了在印度扩产外,立讯的iPhone生产比重快速提升与产线自动化改善也是减产主因。 ▪预计标准版iPhone 17(2H25发售)的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将在2H24于印度展开。这是Apple首度在中国以外的产线开始新款iPhone的研发。选择标准版iPhone展开的原因是设计开发难度较低,可降低设计风险。 ▪让印度企业Tata成为iPhone组装厂商(已并购纬创在印度的iPhone产线),可强化Apple与印度政府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未来在印度市场销售iPhone与其他产品,此为Apple下一个10年的成长关键。
lg
...
金融界
2023-11-02
郭
明
錤
:印度2024年iPhone产能比重或将提高到20%-25%
go
lg
...
11月2日,跟踪苹果产业链多年的分析师
郭
明
錤
发布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约有12%-14%的iPhone在印度生产。印度的iPhone产能中,有75%-80%为鸿海所拥有。若一切顺利,印度在2024年生产的iPhone比重将提高到20%-25%。
lg
...
金融界
2023-11-02
苹果的股价鬼故事
go
lg
...
场上消失了。 据颇具影响力的苹果分析师
郭
明
錤
称,苹果在2024年只会出货约50万台Vision Pro。以3500美元的价格计算,这家科技巨头只能创造17.5亿美元的收入,其24财年的销售目标超过4040亿美元,这一数字仅为0.5个百分点。 来自
郭
明
錤
的真正坏消息是,苹果已经将推出更便宜的Vision Pro设备的计划推迟到27年1月。如果没有针对更高容量的强有力的路线图,人们不得不怀疑开发人员对MR设备的关注程度。 来源:Ming-Chi Kuo Medium 众所周知,苹果通过每年不断更新和推进产品线,提高了iPhone用户的忠诚度。领先的App Store和对新智能手机的持续迭代使消费者与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限制了用户转向其他智能手机品牌,这些品牌有时似乎拥有更好的功能。 AR/VR设备似乎还没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因为在最初的设备发布和第二款设备之间有几年的时间,第二款设备甚至不会是原始产品的更新。根据历史和Meta平台在AR/VR设备上面临的一些困难,苹果投资者不应该期望25财年或26财年在这一类别中扩大收入,限制新产品的收入,并将业务完全集中在老产品上。 分析师预计,24财年和25财年的营收将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投资者不得不质疑,在每股收益目标接近26倍、增长目标为5%的情况下,股票的总回报率是否会那么高。 来源:Seeking Alpha 摩根士丹利给出的210美元的目标价意味着,苹果的市盈率为32倍,每股收益目标价为6.55美元。根据预测的增长率,该股达到这一目标的逻辑并不存在。 总结 投资者得到的关键结论是,苹果不太可能公布一个出色的季度业绩。苹果的股价与微软等其他科技巨头相似,微软的销售额正以近13%的速度增长,并积极定位于人工智能的增长,而苹果却错失了人工智能,而且正努力专注于AR/VR设备。 $苹果(AAPL)$
lg
...
老虎证券
2023-10-31
上一页
1
•••
24
25
26
27
28
•••
4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股债双吸金,全球资金大迁徙;智能交易工具成必备:换工具,换视野,赢先机!
lg
...
特朗普4万亿法案一锤定音 三大板块发生巨变 :这份870页的法案在盘算什么?
lg
...
【Kitco黄金调查】华尔街举棋不定,散户强势看涨!黄金多空拉锯进入关键时刻
lg
...
关税大限逼近,特朗普真的要掀翻全球贸易桌?全球资产如何避险?
lg
...
中国国产手机品牌崛起!苹果等外国手机制造商5月份在华销量下降9.7%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