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疫苗巨头莫德纳狂涨7%,可预防毒株新变种!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跌0.85%,连续8日吸金2800万!
go
lg
...
: 美股创新药龙头安进发布的2023年
Q2
财
报
显示,第二季度业绩总营收达70亿美元,同比增长6%;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1%。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全球抗病毒药物龙头吉利德科学二季度营收66.0亿美元,市场预期64.4亿美元,营收超预期; 福泰制药(VERTEX)半年度盈利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3%,总营收48.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8%,实现营收双增; 【美股创新药板块估值回落,未来空间可期】 从估值上看,截至8月15日,纳指生物科技板块最新PE已回调至16.33倍。 而从指数走势来看,美股创新药板块未来空间也依旧可观,2023年以来至今,创新药板块代表纳指生物科技指数小幅调整;从年线上看,自1993年指数发布以来,代表美股创新药板块的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稳步上扬,2003年以来的20年内,指数累计涨幅748%,远超标普500(336%)以及标普500医疗保健指数(414%);而2021、2022年创新药板块已经连续2年回调;随着加息预期放缓,前期美股成长风格中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或有望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价值回归。 【纳指生物科技指数1993年发布以来年线走势】 【并购重组不断,大佬发声:新一轮创新药周期呼之欲出!】 民生证券最新研报认为,CXO海外龙头方面,在手订单稳健增长,下游需求和新增订单处于健康状态;生物医药投融资上,看好下半年全球投融资逐渐改善、企稳向上,药企和biotech的创新研发需求有望保持恢复。(来源:民生证券《聚焦中报,关注CXO、院外OTC及眼科产业链等方向》)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出现多起并购重组行为,且多为大型制药企业收购中小型生物创新技术,代表全球医药投融资情绪明显好转,而投融资情绪是美股医药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美股医药未来行情值得关注。经过前期泡沫挤压,目前全球创新药板块尚处于历史低位,市场近期对创新药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趋势。 RA 资本管理企业创始人Peter Kolchinsky博士近期发表了《RA Capital's 1H23 Core Biotech Report》,他认为美股核心生物技术公司的生存状况正在好转,弹药充足的BigPharma们开始行动。2023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并购交易总价值、溢价最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所有企业被收购溢价总市值达到110亿美元,相比于年初的3250亿美元总市值上涨了3.4%。 2023年以来,不少美股的生物技术投资者从并购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并已将部分资金重新部署到规模较小、估值略高、有前途的Biotech中,开启新一轮的创新药投资。(来源:《生物科技行业现状》)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18
再获融资,医疗保健龙头CMPS大涨超18%!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跳空低开,连续7日吸金近2700万!加息预期又起?
go
lg
...
: 美股创新药龙头安进发布的2023年
Q2
财
报
显示,第二季度业绩总营收达70亿美元,同比增长6%;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1%。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全球抗病毒药物龙头吉利德科学二季度营收66.0亿美元,市场预期64.4亿美元,营收超预期; 福泰制药(VERTEX)半年度盈利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3%,总营收48.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8%,实现营收双增; 【美股创新药板块估值回落,未来空间可期】 从估值上看,截至8月15日,纳指生物科技板块最新PE已回调至16.33倍。 而从指数走势来看,美股创新药板块未来空间也依旧可观,2023年以来至今,创新药板块代表纳指生物科技指数跌3.97%;从年线上看,自1993年指数发布以来,代表美股创新药板块的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稳步上扬,2003年以来的20年内,指数累计涨幅748%,远超标普500(336%)以及标普500医疗保健指数(414%);而2021、2022年创新药板块已经连续2年回调;随着加息预期放缓,前期美股成长风格中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或有望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价值回归。 【纳指生物科技指数1993年发布以来年线走势】 【并购重组不断,大佬发声:新一轮创新药周期呼之欲出!】 民生证券最新研报认为,CXO海外龙头方面,在手订单稳健增长,下游需求和新增订单处于健康状态;生物医药投融资上,看好下半年全球投融资逐渐改善、企稳向上,药企和biotech的创新研发需求有望保持恢复。(来源:民生证券《聚焦中报,关注CXO、院外OTC及眼科产业链等方向》)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出现多起并购重组行为,且多为大型制药企业收购中小型生物创新技术,代表全球医药投融资情绪明显好转,而投融资情绪是美股医药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美股医药未来行情值得关注。经过前期泡沫挤压,目前全球创新药板块尚处于历史低位,市场近期对创新药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趋势。 RA 资本管理企业创始人Peter Kolchinsky博士近期发表了《RA Capital's 1H23 Core Biotech Report》,他认为美股核心生物技术公司的生存状况正在好转,弹药充足的BigPharma们开始行动。2023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并购交易总价值、溢价最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所有企业被收购溢价总市值达到110亿美元,相比于年初的3250亿美元总市值上涨了3.4%。 2023年以来,不少美股的生物技术投资者从并购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并已将部分资金重新部署到规模较小、估值略高、有前途的Biotech中,开启新一轮的创新药投资。(来源:《生物科技行业现状》)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17
减肥药爆火,安进大涨近2%!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溢价低开,连续6日吸金近2600万!美股医药再获顶级巨头增仓
go
lg
...
: 美股创新药龙头安进发布的2023年
Q2
财
报
显示,第二季度业绩总营收达70亿美元,同比增长6%;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1%。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全球抗病毒药物龙头吉利德科学二季度营收66.0亿美元,市场预期64.4亿美元,营收超预期; 福泰制药(VERTEX)半年度盈利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3%,总营收48.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8%,实现营收双增; 随着美股财报季披露,此前一些表现落后的板块,如医疗保健类板块股逐渐获得投资者青睐。美国银行全球表示,全球基金经理在6月将其对医疗保健和银行股的配置比重提高约5个百分点。贝莱德和富国银行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在其最近发布对今年剩余时间的展望时,强调其看重医疗保健板块。 【美股创新药板块估值回落,未来空间可期】 从估值上看,截至8月14日,纳指生物科技板块最新PE已回调至16.26倍。 而从指数走势来看,美股创新药板块未来空间也依旧可观,2023年以来至今,创新药板块代表纳指生物科技指数跌2.80%;从年线上看,自1993年指数发布以来,代表美股创新药板块的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稳步上扬,2003年以来的20年内,指数累计涨幅748%,远超标普500(336%)以及标普500医疗保健指数(414%);而2021、2022年创新药板块已经连续2年回调;随着加息预期放缓,前期美股成长风格中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或有望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价值回归。 【纳指生物科技指数1993年发布以来年线走势】 【并购重组不断,大佬发声:新一轮创新药周期呼之欲出!】 民生证券最新研报认为,CXO海外龙头方面,在手订单稳健增长,下游需求和新增订单处于健康状态;生物医药投融资上,看好下半年全球投融资逐渐改善、企稳向上,药企和biotech的创新研发需求有望保持恢复。(来源:民生证券《聚焦中报,关注CXO、院外OTC及眼科产业链等方向》)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出现多起并购重组行为,且多为大型制药企业收购中小型生物创新技术,代表全球医药投融资情绪明显好转,而投融资情绪是美股医药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美股医药未来行情值得关注。经过前期泡沫挤压,目前全球创新药板块尚处于历史低位,市场近期对创新药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趋势。 RA 资本管理企业创始人Peter Kolchinsky博士近期发表了《RA Capital's 1H23 Core Biotech Report》,他认为美股核心生物技术公司的生存状况正在好转,弹药充足的BigPharma们开始行动。2023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并购交易总价值、溢价最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所有企业被收购溢价总市值达到110亿美元,相比于年初的3250亿美元总市值上涨了3.4%。 2023年以来,不少美股的生物技术投资者从并购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并已将部分资金重新部署到规模较小、估值略高、有前途的Biotech中,开启新一轮的创新药投资。(来源:《生物科技行业现状》)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16
腾讯音乐
Q2
财
报
“有玄机”?! 两大主营业务收入一增一减,在线音乐收入首次超直播
go
lg
...
腾讯音乐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两大业务收入一增一减。周二(8月15日),中国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表示,在用户订阅量增加的推动下,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5%,但警告未来收入将因直播管制生效而收紧萎缩。根据Refinitiv的数据,截至6月30日的季度,中国科技巨头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类似Spotify的音乐流媒体公司的总收入为72.9亿元人民币(10亿美元),与华尔街的预期一致 。
lg
...
Linlin
2023-08-15
虎牙发布2023年
Q2
财
报
:总收入18.2亿元,Non-GAAP净利润1.15亿元
go
lg
...
北京时间2023年8月15日晚间(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8月15日早晨),虎牙公司(NYSE:HUYA)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虎牙公司总收入为18.2亿元;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该季度归属于虎牙公司的净利润为1.15亿元。用户数据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虎牙直播移动端MAU(月均活跃用户数)达8290万。虎牙公司同时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授权一项股票回购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至多价值1亿美元的股票。 虎牙公司代理联席CEO兼高级副总裁黄俊洪表示:“尽管2023年第二季度继续受到用户线下娱乐活动增加的影响,但是虎牙通过不断丰富电竞、游戏和娱乐内容,保持了稳定的用户规模。为此我们很高兴看到,今年第二季度,虎牙直播移动端MAU达到8290万,较上一季度的8210万有所上涨。在推进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将立足于虎牙的用户社群和内容生态体系,努力扩大虎牙在游戏行业的影响力。随着未来在游戏相关服务方面发力,我们相信虎牙能够更好地满足更多用户、内容创作者和行业合作伙伴的需求,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虎牙公司代理联席CEO兼财务副总裁吴欣表示:“202
lg
...
金融界
2023-08-15
靠美债养活的Coinbase 还在续命路上了
go
lg
...
交代。 近期释出的 Coinbase
Q2
财
报
显示,Coinbase 2023 年第二季度交易量较上一季度降幅为 37%,交易收入也下滑,并首次被「订阅和服务」这一收入来源超过,这意味着,加密交易所收入结构正在发生转变,这可能会重新定义目前的加密货币格局。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订阅和服务」这一收入来源类别中,占比最大的利息收入(interest income)中,有 1.51 亿美元收入来自其持有的 USDC,占总收入的 75%。Needham & Company 分析师 John Todaro 认为,Coinbase 的 USDC 利息收入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此前就 USDC 稳定币储备金与 Circle 及 Center 达成的收入分成协议,虽然 USDC 的市值跌落导致 Coinbase 的利息收入下降,但美联储的加息所产生的收益又可以抵消一部分亏损。 Coinbase Q2 收入虽然下降,但超出预期,此外,净亏损降也在收窄并超出分析师的预期。
Q2
财
报业
绩发布后,该股从 8 月 6 日的 90.75 美元(周四交易时段收盘价)在盘后交易中短暂触及 97 美元,目前已回落至 81 美元。自贝莱德 6 月中旬向美国SEC提交现货比特币ETF申请 Coinbase 被确定为其托管人以来,Coinbase 股价已飙升逾 60%。 Q2 营收业绩和压力已经暂时免除了,不过,随着加密寒冬的持续和监管的收紧,接下来 Coinbase 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让其不得不积极调整业务方向和探索新的收入来源。 交易不再是主要收入来源 Coinbase (COIN) 于 8 月 4 日周四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的财报显示,Coinbase Q2 季度无论是交易量还是收入相比于 Q1 均有下降,其中,Q2 Coinbase 总交易量从第一季度的 1,450 亿美元降至 920 亿美元,加密货币交易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 Coinbase 交易收入的下降,从大约 3.75 亿美元降至 3.27 亿美元。 作为美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 的业务模式严重依赖交易收入。早在 2021 年 4 月 Coinbase 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提交的文件显示,2021 年第一季度,Coinbase 从交易中赚取了 15 亿美元的巨额收入,占比当时总收入 18 亿美元的 86%。 随着数字资产价格持续下跌,Coinbase 的交易收入也随之下降,今年第一季度 Coinbase 的交易收入降至 3.75 亿美元,仅占其 7.73 亿美元总收入的 46%。 Coinbase Q2 交易收入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并首次被「订阅和服务」这一收入类别超过。
Q2
财
报
显示,Q2 「订阅和服务」收入约为 3.35 亿美元,来源包括 USDC 利息收入、质押和托管费,占净收入的 51%,超过交易费收入的49%。 这标志着 Coinbase 的一个重要转变,交易费可能不再是营收的主要来源,而是会被另一项营收来源「订阅和服务」收入所取代。 交易量的下降给 Coinbase 带来了巨大的营收压力,这意味着 Coinbase 需要积极寻找其他的收入来源,而不仅仅是依赖于加密市场的涨跌和波动,比如订阅和服务以及质押服务。 美债收益很显眼 财报显示,订阅和服务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中,Coinbase 第二季度总共获得 3.35 亿美元的收入,首次超过交易收入 3.27 亿美元,这一数字比一年前同期的 1.47 亿美元增长了 1.3 倍。 Coinbase Q2「订阅和服务」这一收入来源类别中,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利息收入(interest income),为 2.01 亿美元,而来自区块链奖励的收入仅为 8760 万美元(虽然相比上一季度该收入仍有小幅上涨,从 Q1 的 7400 万美元上涨至本季约 8760 万美元。) 虽然占比增长,不过,相比上一季度,利息收入仍在下滑,从 Q1 季度的 2.408 亿美元降至 Q2 的 2.014 亿美元,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利息收入主要资产来源的 USDC 市值持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季度的利息收入中,1.51 亿美元来自其持有的 USDC。 Needham & Company 分析师 John Todaro 表示,Coinbase 的利息收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 Coinbase 与 Circle 以及 USD Coin 发行和管理者 Center 的关系,作为该联盟的创始成员,早在 2018 年推出 USDC 时,Coinbase 就与 Circle 就 USDC 稳定币储备金达成了某种收入共享的协议。 稳定币是与美元等主权货币价格挂钩的代币,通常由现金和政府发行的国库券(例如债券)支持,随着美联储试图通过大幅加息来应对高通胀,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会持续上升。 当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上涨,Coinbase 可从中获取大笔利息收入。根据 CoinGecko 的数据,USDC 的市值为 261 亿美元,为市值第六的加密货币。尽管如此,USDC 的市值仍较第二季度初的 325 亿美元下跌了 19%,这主要是 3 月份硅谷银行倒闭引发 USDC 暴跌「脱锚」后引发的。 自那时以来,美联储已将利率调整至 22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理论上增加了 Coinbase 在 USDC 储备上的收入,不过,考虑到 USDC 市值的下降,这可能会抵消部分收益。 美联储的加息有利于 Coinbase 业务,可以抵消 USDC 市值跌落所引发的大部分跌幅。然而,由于 Coinbase 和 Circle 在 USDC 方面达成的收入分享协议尚未公开,因此,无法知道确切的收入明细。 救赎!Coinbase 正在探索的新方向 虽然 Q2 季度 Coinbase 交易量大幅下降,但整体收入业绩超出市场普遍预期。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利息收入和质押收入。 然而,这两项业务线在未来也面临无风险。一方面,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 USDC 的市值持续下降,导致 USDC 利息收入环比下降了 25%,另一方面,Coinbase 的质押业务线也面临来自监管的挑战。 面对熊市中下降的交易量和不断收紧的监管压力,Coinbase 需要积极寻求其他出路。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 Coinbase 一直在寻求多样化业务和收入来源的原因,包括积极地推进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建设 proto-dank 分片(EIP 4844)的研发,推出以太坊二层超级链 Base 和新的钱包产品,以及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链上之夏(Onchain Summer)。 以太坊二层链 Base 和 Onchain Summer 8 月 10 日,Coinbase 宣布 Layer 2 网络 Base 向所有用户开放主网,正式开启链上之夏的活动,以此吸引更多用户。 Base 是 Coinbase 对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投资,作为以太坊二层方案,Base 能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交易速度。Coinbase 希望 Base 扩展交易之外的加密用例,并将更多的消费者用户带入链上。 以链上之夏活动之名, Base 邀请了包括可口可乐和 Atari 等 50 多个加密和非加密品牌加入该二层网络,在活动期间,用户可以铸造多种 NFT 设计和艺术品和以及探索网络中 DeFi 生态系统的其他奖励来庆祝该活动,通过实际使用让用户习惯加密原生的消费体验,以此将加密货币的叙事重新构建为「有趣且有吸引力的事物」。 随着 Base 主网的开启,部署在 Base 网络中的应用持续增长,并诞生了首个非典型的加密原生应用 friend.tech,说它非典型是因为这款应用既不是 DeFi 也不是 Meme ,而是带有社交属性的加密原生应用,上线不到1周时间,这个火爆到刷屏程度的应用已为 Base 贡献了 6,599 ETH的交易量,产生的交易笔数突破21万次。截止目前为止,Base 桥接资产总价值突破 2 亿美金,30 天交易数超过 800 万次。 可以看出,迫于监管压力以及面临加密货币市场持续的不确定性,Coinbase 急需寻求其他出路,从单一的营收结构转向更加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尤其是那些不依赖于加密市场涨跌和波动的新的收入来源。打造 Base 这样一条以太坊二层链有可能为 Coinbase 新增一项潜在的收入来源。 尚存的野心:成为去中心化超级应用 Coinbase 的野心远不止「缓解暂时的营收压力」这么简单,实际上,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 对 Coinbase 的定位是成为一个媲美微信或支付宝的超级应用。 微信这类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即时通讯、购物、支付、贷款、银行、订餐」,全方面覆盖衣、食、住、行、玩,可以被当之无愧的誉为超级应用。 Coinbase 也希望打造一款超级应用,不过和微信不同,Coinbase 的目标是一款去中心化的超级应用,这意味着不仅资产是去中心化的,还包括去中心化社交、去中心化通信、接受 NFT 的商家、以及一些简单的 DeFi 界面等,而且不限国界且全球通用。 Coinbase 官方目前尚未发布任何相关计划,但 Coinbase 近期为旗下钱包新增加密通信的功能可以看出,Coinbase 开发一款去中心化超级应用的前奏已奏响。 这款加密原生钱包 Coinbase Wallet 所内置的会话聊天功能,不仅不限国界、全球通用,而且也不限应用,这意味着,Coinbase 钱包用户可以和朋友跨应用实时聊天,除了钱包本身的注册用户,也可以和应用外的用户聊天、交易和发送资产。 这种相当于打通微信和支付宝账号的聊天/支付,也是区块链底层技术变化和架构不同所赋予的新的原生功能,必然也会带来新的商业逻辑的演变。 这是一个此前尚未被涉足过的全新领域,并没有参照样本,这一探索过程可能并不容易,甚至「非常艰难」,对此,Brian Armstrong 给出的期限是——在接下来的五到七年实现。 但显然,无论是「将下一批百万建设者和十亿用户带入链上」,「打造去中心化超级应用」这样的长期主义叙事,还是裁减 50% 的开支、探索新的收入来源和业务战略多元化调整的实际举动,都足以看到 Coinbase 的诚意—努力向监管证明「除了交易和投机,加密货币的用例还有更多,而 Coinbase 正在努力实现它」。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让监管松口,也能够博得股东的好感,毕竟资本寒冬,市场需要这样的好故事。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5
靠美债养活的Coinbase 还在续命路上
go
lg
...
交代。 近期释出的 Coinbase
Q2
财
报
显示,Coinbase 2023 年第二季度交易量较上一季度降幅为 37%,交易收入也下滑,并首次被「订阅和服务」这一收入来源超过,这意味着,加密交易所收入结构正在发生转变,这可能会重新定义目前的加密货币格局。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订阅和服务」这一收入来源类别中,占比最大的利息收入(interest income)中,有 1.51 亿美元收入来自其持有的 USDC,占总收入的 75%。Needham & Company 分析师 John Todaro 认为,Coinbase 的 USDC 利息收入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此前就 USDC 稳定币储备金与 Circle 及 Center 达成的收入分成协议,虽然 USDC 的市值跌落导致 Coinbase 的利息收入下降,但美联储的加息所产生的收益又可以抵消一部分亏损。 Coinbase Q2 收入虽然下降,但超出预期,此外,净亏损降也在收窄并超出分析师的预期。
Q2
财
报业
绩发布后,该股从 8 月 6 日的 90.75 美元(周四交易时段收盘价)在盘后交易中短暂触及 97 美元,目前已回落至 81 美元。自贝莱德 6 月中旬向美国SEC提交现货比特币ETF申请 Coinbase 被确定为其托管人以来,Coinbase 股价已飙升逾 60%。 Q2 营收业绩和压力已经暂时免除了,不过,随着加密寒冬的持续和监管的收紧,接下来 Coinbase 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让其不得不积极调整业务方向和探索新的收入来源。 交易不再是主要收入来源 Coinbase (COIN) 于 8 月 4 日周四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的财报显示,Coinbase Q2 季度无论是交易量还是收入相比于 Q1 均有下降,其中,Q2 Coinbase 总交易量从第一季度的 1,450 亿美元降至 920 亿美元,加密货币交易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 Coinbase 交易收入的下降,从大约 3.75 亿美元降至 3.27 亿美元。 作为美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 的业务模式严重依赖交易收入。早在 2021 年 4 月 Coinbase 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提交的文件显示,2021 年第一季度,Coinbase 从交易中赚取了 15 亿美元的巨额收入,占比当时总收入 18 亿美元的 86%。 随着数字资产价格持续下跌,Coinbase 的交易收入也随之下降,今年第一季度 Coinbase 的交易收入降至 3.75 亿美元,仅占其 7.73 亿美元总收入的 46%。 Coinbase Q2 交易收入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并首次被「订阅和服务」这一收入类别超过。
Q2
财
报
显示,Q2 「订阅和服务」收入约为 3.35 亿美元,来源包括 USDC 利息收入、质押和托管费,占净收入的 51%,超过交易费收入的49%。 这标志着 Coinbase 的一个重要转变,交易费可能不再是营收的主要来源,而是会被另一项营收来源「订阅和服务」收入所取代。 交易量的下降给 Coinbase 带来了巨大的营收压力,这意味着 Coinbase 需要积极寻找其他的收入来源,而不仅仅是依赖于加密市场的涨跌和波动,比如订阅和服务以及质押服务。 美债收益很显眼 财报显示,订阅和服务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中,Coinbase 第二季度总共获得 3.35 亿美元的收入,首次超过交易收入 3.27 亿美元,这一数字比一年前同期的 1.47 亿美元增长了 1.3 倍。 Coinbase Q2「订阅和服务」这一收入来源类别中,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利息收入(interest income),为 2.01 亿美元,而来自区块链奖励的收入仅为 8760 万美元(虽然相比上一季度该收入仍有小幅上涨,从 Q1 的 7400 万美元上涨至本季约 8760 万美元。) 虽然占比增长,不过,相比上一季度,利息收入仍在下滑,从 Q1 季度的 2.408 亿美元降至 Q2 的 2.014 亿美元,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利息收入主要资产来源的 USDC 市值持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季度的利息收入中,1.51 亿美元来自其持有的 USDC。 Needham & Company 分析师 John Todaro 表示,Coinbase 的利息收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 Coinbase 与 Circle 以及 USD Coin 发行和管理者 Center 的关系,作为该联盟的创始成员,早在 2018 年推出 USDC 时,Coinbase 就与 Circle 就 USDC 稳定币储备金达成了某种收入共享的协议。 稳定币是与美元等主权货币价格挂钩的代币,通常由现金和政府发行的国库券(例如债券)支持,随着美联储试图通过大幅加息来应对高通胀,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会持续上升。 当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上涨,Coinbase 可从中获取大笔利息收入。根据 CoinGecko 的数据,USDC 的市值为 261 亿美元,为市值第六的加密货币。尽管如此,USDC 的市值仍较第二季度初的 325 亿美元下跌了 19%,这主要是 3 月份硅谷银行倒闭引发 USDC 暴跌「脱锚」后引发的。 自那时以来,美联储已将利率调整至 22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理论上增加了 Coinbase 在 USDC 储备上的收入,不过,考虑到 USDC 市值的下降,这可能会抵消部分收益。 美联储的加息有利于 Coinbase 业务,可以抵消 USDC 市值跌落所引发的大部分跌幅。然而,由于 Coinbase 和 Circle 在 USDC 方面达成的收入分享协议尚未公开,因此,无法知道确切的收入明细。 救赎!Coinbase 正在探索的新方向 虽然 Q2 季度 Coinbase 交易量大幅下降,但整体收入业绩超出市场普遍预期。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利息收入和质押收入。 然而,这两项业务线在未来也面临无风险。一方面,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 USDC 的市值持续下降,导致 USDC 利息收入环比下降了 25%,另一方面,Coinbase 的质押业务线也面临来自监管的挑战。 面对熊市中下降的交易量和不断收紧的监管压力,Coinbase 需要积极寻求其他出路。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 Coinbase 一直在寻求多样化业务和收入来源的原因,包括积极地推进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建设 proto-dank 分片(EIP 4844)的研发,推出以太坊二层超级链 Base 和新的钱包产品,以及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链上之夏(Onchain Summer)。 以太坊二层链 Base 和 Onchain Summer 8 月 10 日,Coinbase 宣布 Layer 2 网络 Base 向所有用户开放主网,正式开启链上之夏的活动,以此吸引更多用户。 Base 是 Coinbase 对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投资,作为以太坊二层方案,Base 能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交易速度。Coinbase 希望 Base 扩展交易之外的加密用例,并将更多的消费者用户带入链上。 以链上之夏活动之名, Base 邀请了包括可口可乐和 Atari 等 50 多个加密和非加密品牌加入该二层网络,在活动期间,用户可以铸造多种 NFT 设计和艺术品和以及探索网络中 DeFi 生态系统的其他奖励来庆祝该活动,通过实际使用让用户习惯加密原生的消费体验,以此将加密货币的叙事重新构建为「有趣且有吸引力的事物」。 随着 Base 主网的开启,部署在 Base 网络中的应用持续增长,并诞生了首个非典型的加密原生应用 friend.tech,说它非典型是因为这款应用既不是 DeFi 也不是 Meme ,而是带有社交属性的加密原生应用,上线不到1周时间,这个火爆到刷屏程度的应用已为 Base 贡献了 6,599 ETH的交易量,产生的交易笔数突破21万次。截止目前为止,Base 桥接资产总价值突破 2 亿美金,30 天交易数超过 800 万次。 可以看出,迫于监管压力以及面临加密货币市场持续的不确定性,Coinbase 急需寻求其他出路,从单一的营收结构转向更加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尤其是那些不依赖于加密市场涨跌和波动的新的收入来源。打造 Base 这样一条以太坊二层链有可能为 Coinbase 新增一项潜在的收入来源。 尚存的野心:成为去中心化超级应用 Coinbase 的野心远不止「缓解暂时的营收压力」这么简单,实际上,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 对 Coinbase 的定位是成为一个媲美微信或支付宝的超级应用。 微信这类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即时通讯、购物、支付、贷款、银行、订餐」,全方面覆盖衣、食、住、行、玩,可以被当之无愧的誉为超级应用。 Coinbase 也希望打造一款超级应用,不过和微信不同,Coinbase 的目标是一款去中心化的超级应用,这意味着不仅资产是去中心化的,还包括去中心化社交、去中心化通信、接受 NFT 的商家、以及一些简单的 DeFi 界面等,而且不限国界且全球通用。 Coinbase 官方目前尚未发布任何相关计划,但 Coinbase 近期为旗下钱包新增加密通信的功能可以看出,Coinbase 开发一款去中心化超级应用的前奏已奏响。 这款加密原生钱包 Coinbase Wallet 所内置的会话聊天功能,不仅不限国界、全球通用,而且也不限应用,这意味着,Coinbase 钱包用户可以和朋友跨应用实时聊天,除了钱包本身的注册用户,也可以和应用外的用户聊天、交易和发送资产。 这种相当于打通微信和支付宝账号的聊天/支付,也是区块链底层技术变化和架构不同所赋予的新的原生功能,必然也会带来新的商业逻辑的演变。 这是一个此前尚未被涉足过的全新领域,并没有参照样本,这一探索过程可能并不容易,甚至「非常艰难」,对此,Brian Armstrong 给出的期限是——在接下来的五到七年实现。 但显然,无论是「将下一批百万建设者和十亿用户带入链上」,「打造去中心化超级应用」这样的长期主义叙事,还是裁减 50% 的开支、探索新的收入来源和业务战略多元化调整的实际举动,都足以看到 Coinbase 的诚意—努力向监管证明「除了交易和投机,加密货币的用例还有更多,而 Coinbase 正在努力实现它」。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让监管松口,也能够博得股东的好感,毕竟资本寒冬,市场需要这样的好故事。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5
高管增持、机构增仓美股医药!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溢价走阔,连续5日吸金2200万!资金悄悄抢筹?
go
lg
...
: 美股创新药龙头安进发布的2023年
Q2
财
报
显示,第二季度业绩总营收达70亿美元,同比增长6%;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1%。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全球抗病毒药物龙头吉利德科学二季度营收66.0亿美元,市场预期64.4亿美元,营收超预期; 福泰制药(VERTEX)半年度盈利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3%,总营收48.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8%,实现营收双增; 随着美股财报季披露,此前一些表现落后的板块,如医疗保健类板块股逐渐获得投资者青睐。美国银行全球表示,全球基金经理在6月将其对医疗保健和银行股的配置比重提高约5个百分点。贝莱德和富国银行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在其最近发布对今年剩余时间的展望时,强调其看重医疗保健板块。 【美股创新药板块估值回落,未来空间可期】 从估值上看,截至8月11日,纳指生物科技板块最新PE已回调至16.11倍。 而从指数走势来看,美股创新药板块未来空间也依旧可观,2023年以来至今,创新药板块代表纳指生物科技指数跌2.53%;从年线上看,自1993年指数发布以来,代表美股创新药板块的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稳步上扬,2003年以来的20年内,指数累计涨幅748%,远超标普500(336%)以及标普500医疗保健指数(414%);而2021、2022年创新药板块已经连续2年回调;随着加息预期放缓,前期美股成长风格中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或有望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价值回归。 【纳指生物科技指数1993年发布以来年线走势】 【并购重组不断,大佬发声:新一轮创新药周期呼之欲出!】 民生证券最新研报认为,CXO海外龙头方面,在手订单稳健增长,下游需求和新增订单处于健康状态;生物医药投融资上,看好下半年全球投融资逐渐改善、企稳向上,药企和biotech的创新研发需求有望保持恢复。(来源:民生证券《聚焦中报,关注CXO、院外OTC及眼科产业链等方向》)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出现多起并购重组行为,且多为大型制药企业收购中小型生物创新技术,代表全球医药投融资情绪明显好转,而投融资情绪是美股医药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美股医药未来行情值得关注。经过前期泡沫挤压,目前全球创新药板块尚处于历史低位,市场近期对创新药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趋势。 RA 资本管理企业创始人Peter Kolchinsky博士近期发表了《RA Capital's 1H23 Core Biotech Report》,他认为美股核心生物技术公司的生存状况正在好转,弹药充足的BigPharma们开始行动。2023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并购交易总价值、溢价最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所有企业被收购溢价总市值达到110亿美元,相比于年初的3250亿美元总市值上涨了3.4%。 2023年以来,不少美股的生物技术投资者从并购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并已将部分资金重新部署到规模较小、估值略高、有前途的Biotech中,开启新一轮的创新药投资。(来源:《生物科技行业现状》)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15
生物制药龙头APLS涨近20%!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涨0.35%,放量溢价,近60日吸金近8000万!降息渐行渐近?
go
lg
...
: 美股创新药龙头安进发布的2023年
Q2
财
报
显示,第二季度业绩总营收达70亿美元,同比增长6%;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1%。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全球抗病毒药物龙头吉利德科学二季度营收66.0亿美元,市场预期64.4亿美元,营收超预期; 福泰制药(VERTEX)半年度盈利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3%,总营收48.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8%,实现营收双增; 随着美股财报季披露,此前一些表现落后的板块,如医疗保健类板块股逐渐获得投资者青睐。美国银行全球表示,全球基金经理在6月将其对医疗保健和银行股的配置比重提高约5个百分点。贝莱德和富国银行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在其最近发布对今年剩余时间的展望时,强调其看重医疗保健板块。 【美股创新药板块估值回落,未来空间可期】 从估值上看,截至8月10日,纳指生物科技板块最新PE已回调至16.20倍。 而从指数走势来看,美股创新药板块未来空间也依旧可观,2023年以来至今,创新药板块代表纳指生物科技指数跌2.31%;从年线上看,自1993年指数发布以来,代表美股创新药板块的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稳步上扬,而2021、2022年创新药板块已经连续2年回调;随着加息预期放缓,前期美股成长风格中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或有望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价值回归。 【纳指生物科技指数1993年发布以来年线走势】 【并购重组不断,大佬发声:新一轮创新药周期呼之欲出!】 民生证券最新研报认为,CXO海外龙头方面,在手订单稳健增长,下游需求和新增订单处于健康状态;生物医药投融资上,看好下半年全球投融资逐渐改善、企稳向上,药企和biotech的创新研发需求有望保持恢复。(来源:民生证券《聚焦中报,关注CXO、院外OTC及眼科产业链等方向》)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出现多起并购重组行为,且多为大型制药企业收购中小型生物创新技术,代表全球医药投融资情绪明显好转,而投融资情绪是美股医药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美股医药未来行情值得关注。经过前期泡沫挤压,目前全球创新药板块尚处于历史低位,市场近期对创新药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趋势。 RA 资本管理企业创始人Peter Kolchinsky博士近期发表了《RA Capital's 1H23 Core Biotech Report》,他认为美股核心生物技术公司的生存状况正在好转,弹药充足的BigPharma们开始行动。2023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并购交易总价值、溢价最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所有企业被收购溢价总市值达到110亿美元,相比于年初的3250亿美元总市值上涨了3.4%。 2023年以来,不少美股的生物技术投资者从并购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并已将部分资金重新部署到规模较小、估值略高、有前途的Biotech中,开启新一轮的创新药投资。(来源:《生物科技行业现状》)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14
为什么我们应该重视PayPal入局稳定币?丨BK Weekly#03
go
lg
...
在前不久PayPal公布的2023
Q2
财
报
中数据显示,目前平台总支付额达到了3765亿美元,交易量达到61亿笔,过去12个月活跃账户总数为4.31亿个,服务的国家数超过200个。 相较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稳定币动则几百亿美金的市值来说,PayPal的规模还是“初出茅庐”,但按照其财报中的数据来看,如果能实现10%的交易量采用PYUSD,那么其市场容量可能会接近100亿美金,直接可以排在当前稳定币的前列。 因此从市场规模来说,借助PayPal的平台PYUSD极可能在短时间内成长为稳定币行业的又一龙头。 另一方面,从全球化和用户量来说,目前市场主流稳定币的采用还不够广泛,容量也有限,但借助PayPal的支付影响力,在数字化的今天,PYUSD扮演的角色不亚于国内当年推行数字支付的“二维码”。 而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透露,2022年全球每日移动支付交易额达到35亿美元,2022年全球共有16亿人注册移动支付账户,同比增长13%,同时全球仍有大约14亿人还没有银行账户。 如果说金融数字化是一种潮流,那么如何让全球各地的用户都能用上便捷的移动支付则是下一个大命题,毕竟出国后没有扫码支付的尴尬场景应该会让不少国人觉得不便,而这就是PayPal这样的支付巨头所瞄准的“大市场”(普惠金融)。 当然,关于PYUSD的发行,它是由美元、短期国债和现金等价物支持,那么这背后反映的是什么? 最新数据显示,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的比重自本世纪初从71%下降到现在不到60%。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债比重从2008金融危机前的50%下降到2022年的30%。因此,如何提高美元的韧性和美债的市场率,可能是摆在数字化浪潮中的一个重要“玄学问题”。 但好像,似乎,有人捅破了天机,中本聪没想到的是2008年提出的自由金融理念,在10多年后成为了发展路上的一个垫脚石,有人扶摇而上,有人踏浪前行。 所以,PayPal发行PYUSD值得重视吗,答案早已刻在了2014年PayPal开通BTC付款功能的那条新闻上。 领先近10年。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4
上一页
1
•••
13
14
15
16
17
•••
2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大“关税”逆转、特朗普突传100%征税!比特币失守9.5万 黄金3245避险回升
lg
...
中美将有“大事”发生!中国最后一批货船抵达美国 特朗普145%关税冲击倒计时
lg
...
特朗普升级贸易战!将对TA们征收100%的关税 金价短线急涨、美股期货下跌
lg
...
中美重大突发!彭博:中国已悄悄豁免四分之一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
lg
...
“中美基本上已停止相互贸易往来”!特朗普刚刚释放降低对华关税重大信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30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