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房地产
危机
加重!“中国第一高楼”没找到买家、远洋地产债暴跌
go
lg
...
日前有新的迹象表明,中国在房地产债务危机中面临更多挑战。
lg
...
云涌
2023-07-06
敲响警钟!中国建筑商如临大敌:2023年第一家被强制清盘上市房企诞生
go
lg
...
该公司提出了债务交换要约。 这使它成为
中国房地产
危机
期间第一家在重组债务后面临法院命令清算的开发商。这一裁决令许多观察人士感到意外。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谈论争取债权人的步骤不一定有助于在法庭上争取更多时间。虽然此前还有两家开发商也接到了类似裁决令,但它们并没有推出重组计划,因此结果不那么令人震惊。 据《乐居财经》报道,对于突如其来的裁定,佳源国际方面也很意外。因为佳源国际此前的重组方案已经有80%的债权人“同意”,但没想到法院会直接判令“清盘”。 “这将是一个警钟,提醒他们不能自满,”Linklaters LLP驻香港合伙人Richard Woodworth说,指的是违约的中国房地产公司。“这提醒我们,当一家公司破产并进行重组时,你必须听取债权人的意见,让他们接受你的程序。” 许多面临清盘诉讼的中国开发商面临着清算:他们必须向法院出示详细的重组计划和实质性债权人支持。下一个考验案例是龙光集团(Logan Group Co.)的海外子公司,听证会定于下周举行。这家建筑商一直在与债权人就其提议进行谈判,但迄今尚未公开发布任何计划。 在中国开发商的违约率飙升至创纪录水平后,清盘诉讼成为债权人追讨债务的一种流行工具,如果成功的话,清盘诉讼可能导致公司解散。 “法院对佳源国际清盘的决定表明,香港法院热衷于防止债务人滥用权力,这些债务人可能希望拖延时间,或者在手头没有有意义或切实的重组建议的情况下阻挠这一进程,”Dechert LLP合伙人、专门从事亚洲重组事务的Daniel Margulies说。 佳源国际的债务重组工作拖了八个多月。该公司在8月份推出了交易要约,并一再延长要约截止日期。最终,这家开发商在4月份放弃了收购要约,并表示将寻求全面重组。 佳源国际此次被裁定清盘的起因,要追溯至去年9月,佳源国际有六只境外债券没还,不满的债权人便直接向法院提出清盘呈请。 进入法院程序后,佳源国际多次申请清盘呈请延期,由今年3月1日延期至3月6日,最后延期至5月2日。到时间后,法院便直接裁定了清盘。 据香港破产管理署条例,法院发布清盘令后,会任命临时清盘人,临时清盘人将接管该公司,处置资产,用于偿还债务。当公司的全部资产已变现,并清偿债务后,清盘人将提交 “免除清盘人职务证明书”,并于提交之日起两年内,解散公司。 在周二的听证会上,佳源国际的一位代表说,按价值计算,约70%的债券持有人支持交换方案,接近全面重组所需的75%的支持水平。她说,接受交换提议的票据持有人的数量超过了出席并支持请愿人的债权人。 这并没有说服法官Linda Chan,她说“所谓的重组实际上不是一个具体的建议,只是公司提出的一个想法”,然后宣布了发出清盘令的决定。当一家公司欠下至少1万港元(合1274美元)的债务时,可以向香港法院提起这类诉讼,大大小小的债权人都可以申请。 但佳源国际提醒债权人,迫使发行人谈判的法律策略可能会适得其反,脱离他们的控制。 “这些事情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公司总是有失去对局势控制的风险,”Linklaters重组、破产及特殊情况合伙人James Warboys去年接受采访时表示。“最终还是要由公司来管理其债权人,包括非常小的债权人,因为你可以持有很小一部分债务,但仍然提出清盘申请。”
lg
...
会员
超启
2023-05-08
准备润了!新加坡主权基金“暂停对中国的私人投资” 大幅撤资重估中国布局战略
go
lg
...
king) 但GIC在中国的投资受到了
中国房地产
危机
和北京对本国科技公司打压的打击,它没有对其进行量化。该基金一直是中国房地产的重要投资者,并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蚂蚁集团计划在2020年进行的370亿美元首次公开募股(IPO)被中国监管机构叫停。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该基金因对蚂蚁集团的打压而“精疲力尽” ,并已对北京方面可能会影响其投资或退出投资的能力的其他意外举措持谨慎态度。 投资者表示,GIC高管表示他们正在暂停投资并放缓对中国的决策承诺,但对未来的讨论持开放态度。 “这与许多主权财富基金和养老基金正在做的事情是一致的,”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如果他们是第一批回来的人,请不要感到惊讶,他们比其他人更了解中国。” 根据Preqin的数据,以中国交易为目标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在2021年共筹资1080亿美元,高于2010年的230亿美元,这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资本如何涌入该国。 但去年全球筹款活动放缓,因为投资者对将现金锁定在流动性差的基金中变得更加谨慎。 根据彭博社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新加坡GIC公开披露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规模下降了4.4%,但此后已上涨11%,该数据不包括低于披露阈值的股份。 在上海和北京设有办事处的GIC表示,它在中国仍有大量敞口,并“继续探索长期机会”。 根据GIC的年度报告,在截至2022年3月的一年中,GIC整体投资组合的四分之一投资于亚洲,不包括日本。 随着GIC增加整体投资,中国的投资减少。根据行业追踪机构Global SWF的数据,它去年部署了403亿美元,比2021年增加了17%。 随着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加剧,其他大型投资者也对中国更加警惕。据彭博社上个月报道,安大略省教师退休金计划已暂停对该国私人资产的直接投资,部分原因是地缘政治风险。
lg
...
小萧
2023-02-20
中国房市突发“重磅爆雷”!融信中国4.2亿美元离岸债务违约 佳兆业欠款1.03亿遭绿洲起诉
go
lg
...
信用评级后,从他创立的公司辞职。 随着
中国房地产
危机
的加剧,政府继续救助一些精选的房地产集团,而不太受青睐的公司则在风中挣扎。 上周,国有控股的厦门建发同意以高达63亿元人民币,约合9.38亿美元的对价收购可能成为阿里巴巴支持的家装连锁商城红星美凯龙集团的控股权。 综合近几日报道称,复星国际从一个国有银行财团获得120亿元人民币,约合18亿美元的贷款。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企业集团一直在加班加点地通过一系列资产出售来改善其信用状况。 连环违约者佳兆业集团控股被绿洲资本管理公司起诉,据称欠这家香港投资公司1.023亿美元的未付本金和利息。总部位于深圳的佳兆业拥有120亿美元的离岸债务,是仅次于中国恒大集团的中国离岸市场第二大负债开发商。
lg
...
小萧
2023-01-27
恒大宣布与普华永道解除合作,双方在经营状况及审计方面存在分歧!
go
lg
...
是中国最畅销的房地产开发商,如今却处于
中国房地产
危机
的中心,目前恒大有227亿美元的海外债务,包括贷款和私人债券,在去年年底未能按时付款后被视为违约。 普华永道在辞职信中指出,尚未收到有关恒大集团2021年合并财务报表的某些重大事项的信息。 恒大集团一直在努力筹集资金偿还债权人,目前正处于债务重组过程中,利益相关人士正在等待恒大集团完成2021年经审计的财务纲要。 普华永道还指出,恒大集团尚未清偿2021年合同到期日到期的某些有息负债,并补充说,没有向普华永道提供独立委员会进行调查的相关细节。 普华永道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恒大集团尚未披露自2022年1月起不少于12个月的某些现金流预测,包括正在开发的物业和已竣工待售物业的可变现净值。 恒大集团表示已经考虑到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建议,决定委任棱镜香港及上海有限公司为新的审计师。 上周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开发商将与美元债券持有人举行会议,讨论恒大的债务重组提议。
lg
...
白兔捣药秋复春
2023-01-17
警惕违约风险!
中国房地产
危机
不断加深 11.6万亿元地方债务面临风险
go
lg
...
中国不断加深的房地产危机正给中国1.6万亿美元的在岸债券市场带来压力,各城市和地方政府正以白衣骑士的身份介入,为陷入困境的开发商纾困,这是政府支持的一项救助该行业的行动。
lg
...
夏洛特
2022-11-10
中国房产市场危机加深 或波及银行业?旭辉集团未能按时支付债券,引发外界担忧
go
lg
...
股有限公司的股价也下跌了11%,显示了
中国房地产
危机
的进一步蔓延。根据彭博社编制的价格,碧桂园于2024年到期的6.5%美元债券在香港时间下午5点56分下跌3.5美分,达到26.7美分,逼近历史低点。 周二旭辉集团的可转换港元债券受托人在发给全球顶级结算机构之一欧洲清算所的一份通知中表示,旭辉公司未能支付原定于10月8日到期的6.95%港元可转换债券的利息。受托人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表示,逾期付款构成违约事件。 旭辉公司在周四提交给香港交易所的一份文件中说,由于中国最近的长假,公司将现金汇往海外支付预定的利息和摊销款项出现了延迟。 旭辉补充说,公司一直在积极与债权人接触解决问题,争取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同时补充说,公司的商业运营仍然正常。不过,旭辉集团也警告称,如果不能及时履行离岸债务义务,或无法与债权人达成适当的共识解决方案,“可能会发生违约事件。” 另外,旭辉集团2027年到期的4.375%美元债券的两名持有者早些时候说,尚未收到原定于周三到期的票面价款。 Forsyth Barr Asia Ltd.分析师Willer Chen表示:“旭辉集团对可转换债券的违约可能会让投资者感到紧张,并将担忧扩散到其他发行了国家担保债券的优质私营开发商身上。” 根据彭博社收集的数据,旭辉集团的可转债在10月8日到期,利息为8800万港元(合1120万美元),而公司2027年到期的美元票据票面金额为914万美元。根据美元债券发行通知,在宣布违约事件之前,中国建筑商有30天的宽限期来支付美元债券的利息。 据《证券时报》(Securities Times)周四报道,作为提振房地产市场的最新举措,中国地方政府正从开发商手中大量购买住房,或鼓励国有实体这样做,这是中国住房需求低迷的又一个迹象。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周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可能演变为银行业的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分析称,45%的中国开发商可能无法用收入偿还债务,如果他们的库存价值与当前的房地产价格挂钩,其中20%的开发商可能会破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15%的小银行可能会破产。
lg
...
Sue
2022-10-13
失业率飙升和房产危机引发焦虑!中国年轻人发起“节俭生活”运动
go
lg
...
的不确定性重塑了中国公民的消费方式。在
中国房地产
危机
日益加剧、青年失业率飙升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追求清零防疫策略,延长并加剧了人们对经济的焦虑。 如今,寄希望于消费增长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规划者们正试图扭转许多中国年轻人近来节俭的生活方式。 谨慎消费 在2010年代,跨国公司大力宣扬中国消费者的崛起——尤其是年轻消费者。 贝恩咨询公司在2018年的一份报告中写道,2017年,中国千禧一代推动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额增长了20%,达到220亿美元,为五年来的最大增幅。在那段时间里,中国的年轻购物者很乐观:网上购物变得越来越容易,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独生子女,成长在一个经济不断增长、房价不断上涨的时代。 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2020年2月,中国的零售额同比下降了21%,而去年同期的增幅为8.2%。 2020年,中国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所谓的“低欲望”和“低消费”的省钱群体激增。豆瓣用户创建了“小气男联”和“小气女联”等群组。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担忧,再加上对房价飙升的幻想破灭,以及严苛的教育系统和提供越来越少福利的工作场所,鼓励中国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今年,中国当局严厉而漫长的新冠疫情封锁措施,以及不断加深的房地产危机和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打击了消费者信心。2021年3月,中国零售额同比飙升34%,因为人们认为疫情即将结束。但一年后,也就是2022年3月,这种乐观情绪有所缓和,中国4月份零售额同比下降11.1%。最新的8月份数据显示,消费者需求较上年同期增长5.4%,但专家警告称,许多因素仍在拖累消费者需求。 非营利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经济学家Amy Huang在8月份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消费者已经变得更加谨慎,近期没有变化的迹象。”她表示,中国消费者将“在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对非必需品支出保持谨慎,并增加储蓄。” 过上节俭生活 这些事件还促使许多中国年轻人改变了消费习惯,并让他们的前景变得更加黯淡,比如25岁的上海居民达芙妮(Daphne),她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她告诉《财富》杂志,在疫情期间和之前,她觉得自己有能力把四分之一的收入花在购物、外出就餐以及卡拉OK和旅游等其他活动上。现在,“至少有一小部分”最亲密的朋友找不到工作或被降薪,而她的工作经理说,“现在不是复查薪水的时候,”她说。 因此,达芙妮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交媒体上的省钱团体。现在,她不再去餐馆吃火锅,而是在家做饭,而且已经有一段时间不买名牌包包了。 达芙妮和她的朋友们并不孤单。7月份,中国青年失业率飙升至近20%。中国经济的普遍放缓和政府对科技行业的打压导致了减薪和大规模裁员。 奥纬咨询(Oliver Wyman)合伙人Jacques Penhirin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去年,当中国消费略有回升时,“富裕的Z世代是一个关键的增长动力……占奢侈品市场增长的80%。”但“这一次,富裕的Z世代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特别是因为缺乏工作保障可能是他们第一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Penhirin写道。 担心经济放缓 随着中国年轻人开始存钱,政府推动他们增加消费。 在被称为中国硅谷的中国南方科技中心深圳,市政府在5月份推出了一项1500万美元的刺激计划,提供补贴,鼓励个人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和电动汽车的消费。此前一个月,该市发放了大约7000万美元的消费券。 研究公司Trivium China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北京几个月来一直在讨论促进消费,但没有做出大幅放松防控措施或向困难家庭发放现金等重大改变。分析师认为,消费需求“将持续低迷”。
lg
...
夏洛特
2022-10-05
中国房地产
危机
加剧!逾100城购房者威胁停止还贷 烂尾楼房主发起“占领运动”
go
lg
...
中国房地产业危机持续发酵,不少购房者因房屋半途停止建设而陷入困境。在广西桂林,就有一名女士被迫搬进未完工的公寓,面临经济和生活环境的双重打击,她只能等待地方政府的协助。
lg
...
夏洛特
2022-09-27
中国楼市危机!最大开发商碧桂园利润创纪录暴跌96% 总裁莫斌:管理层在做检讨和反思
go
lg
...
商公布创纪录的96%的利润暴跌。 由于
中国房地产
危机
冲击了这家中国销售额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碧桂园”)表示,该公司上半年收益大幅下滑96%,为2007年在香港上市以来的最大跌幅。 这家总部位于佛山的公司周二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截至6月份的六个月里,未经审计的净利润骤降至人民币6.12亿元(合8,800万美元)。经房地产重估等项目调整后的核心净利润下降68%。 碧桂园早些时候曾警告称,收益将大幅下滑,突显出该行业的困境已蔓延至一度被认为相对安全的开发商。在失去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和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 's Investors Service)的投资评级后,该公司正试图支撑其资产负债表。 与最大的几家同行不同,碧桂园专注于低端市场,在经济放缓期间更容易受到购房者需求减弱的影响。该公司的许多客户都是外来务工人员,随着收入的减少和工作保障的恶化,他们发现更难升级自己的住宅。 周二下午,碧桂园股价在香港股市下跌3.9%,今年以来的跌幅达到64%。多数离岸债券的价格低于面值的50%,今年早些时候一些债券的交易价格接近面值。 中期业绩报告的其他关键数据包括:上半年,碧桂园实现总收入约1623.6亿元,同比减少约30.89%。毛利降至10.6%的历史新低。 根据彭博社基于公司数据的计算,这家建筑商继续满足了“三条红线”中的两条:净债务与股本之比有所改善,而对短期债务的现金覆盖有所下降。资产负债比例小幅攀升至74%,仍超过了规定的70%的上限。“三条红线”是针对开发商的债务指标,是打击行业杠杆的一部分。 从债务结构来看,中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碧桂园总借贷余额2936.8亿元,比去年底下降7.6%。公司净负债率低至48.1%,连续多年保持60%以下,显著低于“三条红线”中“净负债率低于100%”的要求,继续维持在行业较低区间。 该公司为合资企业和其他各方提供了347亿元的部分债务担保,低于2021年底的432亿元。 整个行业的流动性紧缩,引发了对甚至是最大开发商的债务偿还问题的担忧,许多开发商已寻求延期。中国有关部门最近加大了对这一举债经营行业的支持力度,包括在融资方面。 积极的一面是,碧桂园是被选中发行有国有实体担保的新在岸债券的开发商之一,这是监管部门遏制现金短缺的举措之一。其竞争对手龙湖集团(Longfor Group Holdings Ltd.)上周以接近发行价区间下限的价格发行了人民币15亿元的债券。 碧桂园的一位高管在8月中旬向投资者保证,即使在极端的压力测试下,其现金流仍保持强劲。不过,中国政府已采取措施支撑融资。上个月,该公司以13%的折扣价发售股票,筹资28.3亿港元(合3.61亿美元),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偿还海外债务。 8月30日,碧桂园召开2022年中期业绩沟通会,执行董事兼总裁莫斌、常务副总裁程光煜、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伍碧君出席。会上,莫斌表示,“市场调整作为管理层我们预判到了,但剧烈程度超出了预期。”“对于业绩下滑,我和我的管理层对投资者表示深深歉意,我和我的管理层也在做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在今日召开的碧桂园2022年度中期业绩会上,谈及今年下半年公司拿地金额的问题,常务副总裁程光煜表示,“下半年公司会根据两个情况进行拿地投资,一个是现金情况,在保证了生产经营,仍有富余情况下,会考虑拿来投资,所以不设置明确的拿地金额;第二个会视机会而定,比如收并购机会及一二级联动的旧改等。”
lg
...
厉害啦
2022-08-30
上一页
1
•••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特朗普贸易谈判传大消息!金价大变脸的原因在这 日本飞出“黑天鹅”
lg
...
中国经济重大信号!中国上半年预算赤字飙升创历史新高 究竟怎么回事?
lg
...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特朗普转向交易模式 寻求与中国达成经济协议
lg
...
事关美元政策,特朗普重量级发声!特朗普政府真的对美元暴跌漠不关心?
lg
...
中美突发大消息!南华早报独家:特朗普计划秋季访华 但9月访问不在考虑之列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