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国资管公司:中国通缩对西方央行来说是近期利好?
go
lg
...
了数十种投资产品的还款,这加剧了人们对
中国房地产
危机
将对金融业产生更广泛影响的担忧。 Wilding说:“对中国来说,更明显的通缩压力的风险主要取决于政府未来几个月的政策。” 她表示:“为提振内需而采取的充分财政刺激措施可能会再次加速通胀,而政策措施的延迟或不足可能会导致经济螺旋式下降。”
lg
...
Peng
2023-08-17
中融信托爆雷,引发中国“散户”担忧!或将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
go
lg
...
家公司支付数十个投资产品的票息与本金,
中国房地产
危机
的冲击波正逐渐显现。 中融信托公司成立于1987年,注册地为哈尔滨市,前身为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经中国银监会(现银保监会)批准设立和监管的金融机构,业内人士认为其拥有央企背景。 上周五晚间,两家上市公司披露尚未收到中融到期信托产品的付款后,投资者通过投资者关系平台向数十家沪深上市公司提出了100多个问题,询问是否购买了中融的产品。 一长串不断增加的询问表明,中融的流动性紧缩可能会引发更广泛的担忧,以及本已面临中国经济放缓压力的金融体系蔓延的风险。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上海秋阳资本有限公司总经理Huang Yan表示,这表明中融事件的负面影响已经“部分被市场消化”。 中融由中国金融集团中植企业集团控股,传统上拥有大量房地产业务。拖欠的付款加剧了中国不断恶化的房地产危机给金融部门带来的压力。 周三,一位投资者询问上海上市的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是否存在拖欠付款的风险。该公司去年底拥有中融价值140亿元人民币(合19.2亿美元)的产品。 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没有回复。 KBC Corp 在披露其拥有中融6000万元未兑付成熟信托产品后,周三向投资者表示,该公司购买的其他理财产品均来自银行和券商的低风险产品。 投资者还询问了贝信科技、新视野微电子、南华仪器、江苏蔚蓝股份等数十家上市公司是否持有投资。与中融或中植相关的产品。 大多数公司要么表示他们不拥有此类产品,要么没有回应。 鼎盛证券表示,约有60家公司披露拥有中融信托产品,其中大多数是市值不足100亿元的小公司。 该经纪商的分析师表示,某些产品的违约“并不意味着信托行业存在整体风险”。 他们表示:“这更像是情绪困扰,但可能会对金融业和一些相关公司产生短期影响。”
lg
...
Peng
2023-08-16
中国房地产
危机
蔓延之际,数据又一记重拳!日元底线有待观察
go
lg
...
周二(8月15日)亚洲将有一系列经济事件,令投资者忙碌不安,中国公布的又一组疲弱经济数据打压了市场。此前一天,对房地产行业危机蔓延的担忧也打击了市场人气。
lg
...
风起
2023-08-15
中国房地产
危机
令经济复苏面临新风险 为周二“丑陋”房市数据做好准备
go
lg
...
中国的经济复苏正受到房地产市场日益低迷的拖累,最新的数据可能显示经济增长几乎没有反弹的迹象。定于周二发布的中国官方数据预计将显示,7月份工业产值、零售额和固定资产投资仅出现温和增长,而房地产投资萎缩的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
lg
...
风枫
2023-08-14
恒大及碧桂园“债可敌国”!传媒大佬谢金河:中国房地产市场噩耗、灾难会频传
go
lg
...
升高。 谢金河称:“我在2018年提到
中国房地产
危机
会引发90年代的台湾病,银行体质弱化,进一步拖累未来经济表现。” 最近公布的中国四大国营银行不良放款率,中国银行7.23%,工商银行6.14%,农业银行5.48%,建设银行4.36%。银行的逾放比正快速上升,银行及寿险公司股价下跌。谢金河表示,这让他想到1997,1998年台湾房地产崩盘后,2000年陈水扁上台,为银行打销2万亿台币呆账的往事。 谢金河在文章最后警告称,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噩耗”、“灾难”会频传,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台湾是怎样走过那段坎坷崎岖的岁月?中国房地产业的危机很快会撞击金融体系。 谢金河于2016年、2017年荣获蔡英文指派担任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台湾特使团领袖代表顾问。 除了擅长政经分析外,谢金河长期追踪产业动态、娴熟两岸投资议题,在财经投资专业媒体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日本《日经亚洲》8月14日撰文称,上个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7月会议结束时发表了一项声明,给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者带来希望。该声明被广泛解读为可能会对陷入困境的开发商提供支持的信号。但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没有出台任何拯救房地产行业的重大措施,而开发商的困境只会加剧。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Wei Yao表示,随着房价下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房地产市场仍存在很大问题。Wei Yao说:“再加上整体经济复苏乏力,人们对收入和就业的预期降低,人们变得更加现实,所有这些担忧可能在7月份爆发出来了。” 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Bruce Pang说:“房价跌得越多,人们就越没有信心。越没有信心,就越不可能购房。”Pang指出,在房地产市场出现转变之前,购房者几乎没有动力采取行动。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底发文警告称,中国可能在重蹈日本“失落的十年”。日本选择了将房地产泡沫带来的痛苦分摊到数十年的疲弱增长中,而不是承受短期的剧烈冲击。因为担心短期冲击可能导致预料之外的创造性破坏。
lg
...
风枫
2023-08-14
FX168早自习:中国楼市陷入螺旋式下降 黄金创6月底以来最糟表现
go
lg
...
会议后没有出台任何重大拯救措施!日媒:
中国房地产
危机
蔓延 加重经济阴霾 汇市 欧元:欧元/美元下跌,收报1.0944,跌幅0.33%。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1041,进一步阻力位于1.1102,关键阻力位于1.1139;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0943,进一步支撑位于1.0905,更关键支撑位于1.0844。 英镑:英镑/美元收低,收报1.2692,涨幅0.13%。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2773,进一步阻力位于1.2870,关键阻力位于1.2922;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2624,进一步支撑位于1.2572,更关键支撑位于1.2475。 日元:美元/日元收高,收报144.93,涨幅0.15%。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45.272,进一步阻力位145.818,关键阻力位于146.818;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43.726,进一步支撑位于142.726,更关键支撑位于142.18。 股市 周五(8月11日),由于投资者继续消化财报和最新的美国通胀数据,欧洲市场收低。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市下跌5.06点,涨幅1.09%,报459.17点;德国DAX30指数收盘下跌167.77点,跌幅1.05%,报15828.75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盘下跌95.47点,跌幅1.25%,报7523.13点;法国CAC40指数收盘下跌93.43点,跌幅1.26%,报7340.19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收盘下跌63.39点,跌幅1.45%,报4320.65点;西班牙IBEX35指数收盘下跌69.43点,跌幅0.73%,报9432.77点;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收盘下跌302.05点,跌幅1.06%,报28273.00点。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所有板块均下跌。科技股领跌,收盘下跌2.1%,汽车股和矿业股分别下跌1.8%和1.7%。 周五(8月11日),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低,双双录得连续第二周下跌,原因是美国生产者价格数据热于预期,推高美国国债收益率,并导致对利率敏感的大型成长股下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6%,受AMD、英伟达和美光科技等半导体股票抛售的拖累。标准普尔500指数小幅下跌0.1%。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约105点,即0.3%,受益于默克公司和雪佛龙的上涨。 商品市场 现货黄金收报1913.51美元/盎司,上升1.35美元或0.07%,日内最高触及1920.92美元/盎司,最低触及1910.56美元/盎司。过去一周,现货黄金下跌29.03美元,跌幅1.49%。COMEX 10月黄金期货收跌0.12%,报1927.70美元/盎司,本周累计下跌1.48%。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跌0.12%,报1946.60美元/盎司,本周累跌1.49%。COMEX 10月白银期货收跌0.34%,报22.851美元/盎司,本周累计下跌4.13%。COMEX 12月白银期货收跌0.35%,报23.082美元/盎司,本周累跌4.15%。在现货黄金微升之际,其他现货贵金属升跌不一:现货白银收跌0.06%,收报22.678美元/盎司;现货铂金收升0.47%,报915.41美元/盎司;现货钯金收升0.95%,至1291.99美元/盎司。 本周油价录得自2022年年中以来最长的连续上涨,多份报告预测需求增加,为供应中断风险增加和沙特延长减产所建立的涨势提供了新的推动力。周五(8月11日)国际油价小幅波动上涨,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延续了自2022年6月以来最长的7周涨幅。周四原油期货触及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盘中水平。西德克萨斯中质(WTI)原油交易价格上行0.16美元,涨幅0.19%,现报82.58美元/桶。布伦特(OIL0)原油交易价格上行0.21美元,涨幅0.24%,现报86.30美元/桶。 周一(8月14日)关注重点: 20:00 加拿大全国经济信心指数 更多重要事件请点击此处
lg
...
Cherry
2023-08-14
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没有出台任何重大拯救措施!日媒:
中国房地产
危机
蔓延 加重经济阴霾
go
lg
...
日本《日经亚洲》周一(8月14日)最新撰文称,上个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7月会议结束时发表了一项声明,给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者带来希望。该声明被广泛解读为可能会对陷入困境的开发商提供支持的信号。但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没有出台任何拯救房地产行业的重大措施,而开发商的困境只会加剧。
lg
...
tqttier
1评论
2023-08-14
这一中国交易是“世纪交易”还是“毁灭之路”?管理着6400亿美元的三位好友罕见发生冲突
go
lg
...
中,我“从未”投资过中国债券。他列举了
中国房地产
危机
、资本管制以及与西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等原因。“如果我们投资中国政府债券,就有可能拿不回这笔钱。” Higuchi则没有那么多疑虑。“日本经济放缓的速度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快得多,所以投资中国政府债券是有回报的,”Higuchi在他位于Yurakucho的办公室说,他的办公室距离武井在Maranouchi的办公室大约一英里。“我们找不到任何收益率超过2%的市场”和“更陡峭的收益率曲线”。 中国的困境 他们的做法凸显了全球金融中最大的困境之一:如何投资一个大到不容忽视的市场,同时又容易受到中国政府不可预测的决策和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地缘政治竞争的影响。中国的决策曾让一些最大的企业巨头屈服。 从人工智能到军事技术,再到台湾的命运,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只会加剧这种局面。 反过来,日本投资者也可以为中国提供很多东西。作为超低利率的最后堡垒,他们已经向投资界注入了4.2万亿美元的资金,并渴望购买有更高收益机会的资产。问题是他们愿意冒多大的风险来获得这些回报。 中国的投资者以前就遭受过损失,甚至在债券领域也是如此。彭博衡量中国政府债务的指标去年下降了5%,按美元计算,2016年下降了5%。中国在2015年让人民币突然贬值,这在市场上仍有很多讨论,尤其是在人民币再次承压的情况下。 虽然近年来中国债券的表现优于全球同行,但这并没有阻止外国投资者退出中国债券市场——去年中国债券流出资金达到创纪录的人民币6160亿元(合863亿美元)。他们只是刚刚开始试探性的回归。 对于Shimomura来说,中国资产目前的价格太高了。 Shimomura说:“我认为我们现在不会想要进入,因为围绕他们债券市场的监管问题,这是一个整体上不完全自由的市场。”“我不看好中国,目前也不打算投资。” 为了反驳这样的观点,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努力,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来中国投资。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推出了互换通(Swap Connect),允许海外投资者参与在岸利率互换交易,并开放了30年期国债期货交易,为较长期债券提供了一种新的对冲机制。 中国还暗示,可能会允许全球投资者更广泛地进入回购市场,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融资工具。 中国债券表现优异 所有这些都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现在避开中国的市场可能代价高昂。 虽然中国在疫情后重新开放的表现平平,但这刺激了额外的刺激措施和货币政策宽松措施,以重启18万亿美元的经济。中国最高领导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周一承诺,将刺激消费,并为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提供更多支持。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中国政府债券今年上涨了3%以上,超过了全球债务指标近2%的涨幅。 彭博首席亚洲外汇和利率策略师Stephen Chiu说:“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在下半年动用所有货币工具,以保障日益令人担忧的宏观经济复苏,其中包括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扩大结构性政策工具。” 过去6年,流入中国债券市场的日本资金有所增加,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社的全球综合指数(Global Aggregate Index)和富时罗素(FTSE Russell)的全球政府债券指数(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等全球基准,支撑了需求。不过,据日本国际收支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日本累计购买的国债总额仅为1.76万亿日元(125亿美元),仅为购买美国国债的2%。 (图源:彭博社) 他说:“总的来说,投资中国政府债券非常好,因为它们的收益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在中国债券市场,存续期风险要容易得多。” 不过,如果牺牲业绩意味着保护自己的投资组合,Takei是愿意的。他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尤其警惕,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大量债务问题,以及由政府扶持的“僵尸公司”。 “很难想象中国强劲的经济从何而来,尤其是在债务方面,”他表示。
lg
...
财经风云
2023-07-26
这家开发商再违约!流动性危机恶化,中国垃圾债遭今年来最严重抛售
go
lg
...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中国房地产
危机
愈演愈烈。随着违约增多,中国垃圾债遭遇2023年来最大跌幅。 中国高收益美元债遭遇今年以来最严重的三天抛售,一家政府支持的开发商再次违约,突显出流动性危机正在恶化,即使对那些有融资渠道的公司也是如此。 彭博新闻看到的发给债券持有人的通知显示,部分由地方政府实体拥有的绿地控股集团担保的6.75%美元债违约。与此同时,国有背景的远洋集团提议分一年偿还一笔地方债券。 据信贷交易员说,这些垃圾债周三上午整体下跌约1美分。这使得一项追踪这些债券的指数录得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大三天跌幅。 这一下跌标志着与上周不同的趋势。上周,随着中国政府采取进一步措施支持境况不佳的银行业,包括延长未偿还贷款期限,该指数出现了上涨。但事实证明,市场反弹是短暂的,因为一系列事件和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收缩突显出根深蒂固的债务偿还问题。 本周早些时候,大连万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在一笔关键的美元债券到期前几天警告称,公司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瑞安房地产确定债券持有人身份的举动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情绪,这通常被视为延迟付款的前奏。 彭博经济的经济学家Eric Zhu说,中国房地产销售的疲软给开发商的财务状况带来了更大压力。他说:“扩大对开发商的现有资金支持是正确的方向,但可能还不够。” 随着今年早些时候房价上涨,房地产行业可能出现转机的希望已经落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细项显示,在经历了前三个月的短暂扩张后,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二季度再次收缩。尽管一些投资者期待本月晚些时候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能提供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但由于当局热衷于控制杠杆,出台突破性刺激措施的可能性很小。 截至香港时间周三下午2点02分,万达旗下一家子公司7月23日到期的债券暴跌11.4美分,至56美分,进一步陷入困境。瑞安房地产2025年到期的5.5%债券下跌10.3美分,至57美分。 彭博情报的中国开发商股指数周三小幅走高,前一交易日收跌3%。
lg
...
超启
2023-07-19
会员
中国政府“拯救”经济的背后:银行业遭遇770亿美元的“大溃败”!
go
lg
...
中国货币宽松和不温不火需求的压力,随着
中国房地产
危机
的持续,当局要求银行业向开发商提供债务减免,银行正面临新的审视。 一些华尔街分析师也变得谨慎起来,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对该行业持悲观看法。上周,一家中国国有报纸罕见地反驳了高盛的观点。 包括Griffin Chan和Judy Zhang在内的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对开发商的救助措施的延长“可能会更多地提振投资者的情绪,而不会从根本上缓解投资者对陷入困境的开发商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担忧”。他们补充称,抵押贷款敞口较高的银行可能更容易受到冲击。 中国监管机构周一晚间说,他们已要求银行通过鼓励协商延长未偿还贷款来放宽对房地产公司的贷款条件,此举旨在确保在建房屋的交付。一些未偿贷款,包括2024年底到期的信托贷款,将获得一年的还款延期。 中金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分析师团队估计,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各银行在房地产方面的风险敞口约为人民币20万亿元(约合2.8万亿美元),其中包括贷款和债券,约占其总资产的5%。他们补充说,当时房地产债务的不良贷款率约为4%。 随着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累积9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房地产行业显然也处于风险的接收端。 彭博社此前报道称,大型国有银行为防止信贷紧缩,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超长期限贷款和临时利息减免后,这一报道出炉后,外界对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负债表健康状况的担忧有所加剧。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ory Commission)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降至1.74%的历史低点,低于分析师和业内人士认为维持合理盈利能力所需的1.8%的门槛。
lg
...
tqttier
2023-07-11
上一页
1
•••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特朗普贸易谈判传大消息!金价大变脸的原因在这 日本飞出“黑天鹅”
lg
...
中国经济重大信号!中国上半年预算赤字飙升创历史新高 究竟怎么回事?
lg
...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特朗普转向交易模式 寻求与中国达成经济协议
lg
...
事关美元政策,特朗普重量级发声!特朗普政府真的对美元暴跌漠不关心?
lg
...
中美突发大消息!南华早报独家:特朗普计划秋季访华 但9月访问不在考虑之列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