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茶
百
道上
市首日就破发,折射新茶饮资本泡沫风险
go
lg
...
近日,被誉为"港股新茶饮第二股"的
茶
百
道
正式登陆港交所,但上市首日就遭遇"破发",股价从17.50港元的发售价一路下跌,最终收于12.80港元,跌幅高达26.86%。作为国内头部新茶饮品牌之一,
茶
百
道
近年来业绩亮眼,门店数量超8000家,2023年收入达57.04亿元,净利润为11.51亿元。然而,资本市场的反应却与
茶
百
道
的业绩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出新茶饮行业在资本市场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新茶饮行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获客成本上升压力 2023年,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规模达到2473亿元,
茶
百
道
以6.8%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但随着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的崛起,新茶饮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抢占市场,各大品牌纷纷加快扩张步伐,导致优质点位资源稀缺,门店租金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同时,为了吸引消费者,品牌们在营销推广上投入巨大,获客成本居高不下。在市场竞争加剧和获客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新茶饮品牌的盈利能力面临考验。 资本市场对新茶饮行业的长期增长前景存疑 尽管
茶
百
道
等头部新茶饮品牌在过去几年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资本市场似乎对新茶饮行业的长期增长前景存在疑虑。作为行业标杆,奈雪的茶自2021年6月上市以来,市值已从最高峰的293亿港元下滑至39.62亿港元。
茶
百
道上
市首日破发,更是引发了市场对新茶饮行业泡沫化的担忧。
茶
百
道
要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还需要在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lg
...
金融界
2024-04-24
港股午评:恒指涨1.67% 恒生科技指数涨2.62%
go
lg
...
哔哩哔哩涨超6%;天齐锂业跌超18%,
茶
百
道
跌10%。
lg
...
金融界
2024-04-24
中国珍珠奶茶的爆炸式增长创造了6位亿万富翁
go
lg
...
明。 中国第三大珍珠奶茶连锁企业四川百
茶
百
道
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周二(4月23日)在香港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旨在筹集超过3亿美元的资金,使其估值接近 40 亿美元,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最大规模的香港上市。 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的数据,在首次公开募股(IPO)后,创始人王霄锟和刘洧宏夫妇的净资产将达到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5.57亿元),这是基于他们将持有73%股权计算的。 百
茶
百
道上
市后,其两个最大竞争对手古茗控股(拥有9,000家门店,是中国珍珠奶茶市场第二大企业)和阿姨珍妮(上海)实业有限公司也将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这是第四大珍珠奶茶零售商。 “竞争变得激烈了,”安信国际的分析师Gloria Cao在4月16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光大证券国际策略师KennyNg表示:“市场对这个行业的估值不像以前那么高了。”“消费复苏水平并不均衡,因此企业的盈利能力仍不确定。” 中国最大的奶茶生产商蜜雪冰城也在考虑首次公开募股。该公司拥有约36,000家门店,几乎与星巴克一样大。 两位奶茶亿万富翁是张红超和张红甫兄弟,他们于1997年在河南省创立了蜜雪冰城,彭博社估计兄弟每人的净资产为15亿美元。 珍珠奶茶业务的激增尤其有利于成本较低的茶叶生产商,因为近年来中国经济整体遭受重创,而消费者对较低的价格反应良好。 这种定价动态让高端珍珠奶茶制造商奈雪控股陷入了困境。拥有1800家门店的奈雪,自三年前在香港上市以来,由于激烈的竞争,其股价已下跌近90%。 据彭博社报道,曾经的亿万富翁、奈雪的茶的创始人彭欣和赵林的净资产总和从2021年的22亿美元跌至如今的不到3亿美元。 大和资本市场分析师Steven Nie表示:“我对行业领导者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但鲜茶饮料行业正变得过于拥挤。”
lg
...
埃尔瓦
2024-04-23
【A股收市】金价崩溃拖累贵金属板块!中港股市继续分化,瑞银开始增持了
go
lg
...
业(02899.HK)收跌3.08%,
茶
百
道
(02555.HK)上市首日大跌26.86%。 在股市反弹之前,中国证券监管机构上周五公布提振香港市场的措施,包括将更多ETF纳入“沪港通”计划,并支持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这抵消市场对中国一季度喜忧参半的经济数据带来的增长前景的担忧。 恒生指数在创纪录地连续4年下跌后,今年已下跌近2%。 “在对香港市场的政策支持下,南下的资本将继续流入香港市场,”国泰君安证券驻香港分析师Huang Kaihong表示,“这将增强(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市场的定价权,并增强其稳定性和合理性。” 股市也受到美国股市隔夜上涨的提振,市场预期科技公司将公布强劲的盈利业绩。 在财报季如火如荼之际,交易员将密切关注企业业绩。包括平安保险集团和运营香港交易所的香港交易所(hkex)在内的7家恒生指数成份股公司,将于本周公布业绩报告。 瑞银(UBS)策略师将MSCI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因为该指数在消费领域的权重较高,他们看到消费领域出现早期的改善迹象,而且几乎没有受到疲弱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亚洲其他主要股市上涨。日本日经225指数上涨0.3%,韩国Kospi指数上涨0.2%,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上涨0.4%。
lg
...
欧罗巴
2024-04-23
港股收评:科技股爆发!恒科指飙涨3.38%,腾讯重回330港元
go
lg
...
一国际、中联重科均跌超3%。此外,今日
茶
百
道
、天津建发上市首日分别下跌26.86%和39.2%。 具体来看: 大型科技股大涨,快手涨超8%,美团涨超7%,京东集团涨超6%,蔚来、腾讯控股、小鹏汽车等跟涨。 手游股强势,中手游涨超12%,心动公司涨超5%,禅游科技、创梦天地、网龙等跟涨。 消息面上,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4年3月,全球手游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下载量为42.9亿次,环比增长8.2%。 影视娱乐股走高,光尚文化控股涨25%,中国星集团、比高集团涨超6%,欢喜传媒涨超5%,腾讯音乐、阿里影业等跟涨。 消息面上,11部影片定档五一档,目前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2463万元。分析人士称,大盘票房大概率难以超过去年,五天假期的总票房落点可能会在10-13亿之间。 生物医药股大涨,来凯医药涨超13%,康诺亚涨超10%,绿竹生物、再鼎医药、泰格医药等跟涨。 方正证券表示,在医改政策频出,集采常态化,OTC市场持续扩容的大背景下,该行认为业绩稳健、股息率较高、产品+品牌+渠道兼具的品牌OTC企业投资价值较高。 教育股表现活跃,卓越教育集团涨超6%,天立国际教育涨超5%,思考乐教育、华夏视听、新高教集团跟涨。 黄金及贵金属股延续弱势,中国白银集团跌超6%,集海资源跌超6%,招金矿业、灵宝黄金、紫金矿业等跟跌。 消息面上,因避险情绪降温黄金大幅下挫,现货黄金失守2320美元/盎司,为4月10日以来首次。博时基金经理王祥表示,黄金市场正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投资者需保持警惕,关注实际利率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变化。 煤炭股继续回调,中国秦发跌超7%,弘海高新资源跌超5%,力量发展、中煤能源、首钢资源等跟跌。 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3月,全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99亿吨,同比下滑4.2%,令市场对煤炭股的情绪降低。 航空货运及物流股走低,嘉泓物流跌超12%,极兔速递跌超5%,北京建设、鹰辉物流跟跌。 个股异动 嘉艺控股盘中闪崩,一度暴跌67.89%至0.07港元,股价创历史新低,截止收盘跌61.93%,市值仅剩0.7亿港元。公司发布公告称不知悉股价波动原因。 公告称,公司注意到近期股价及成交量出现不寻常波动,作出合理查询后确认,并不知悉导致股价及成交量出现波动的任何原因,或须予披露以避免公司的证券出现虚假市场的任何资料,或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须予披露的任何内幕消息。公司亦确认,业务运作并无重大变动。 今日,南向资金净买入23.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6.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6.99亿港元。 港股近期再度获外资唱多。近日,瑞银在一份报告中将A股和港股的股票评级上调至“超配”。此外,瑞银将中资股评级上调至超配,称在MSCI中国指数的成份股中,消费和互联网行业比重居高,随着消费出现初步回暖迹象,业绩料有更佳表现。 国信证券认为,在接下来的短线波动中,恒指有可能出现小幅波段性反弹。港股业绩预期已经连续两周止住了长期的下修趋势。如果基本面发生反转,相信港股的长线机会将有望显现,这种可能性在目前仍有待观察。建议以守势应对,关注高速公路、公用事业、海外/出海公司、电信运营商、传统医药。
lg
...
格隆汇
2024-04-23
茶
百
道
港股上市首日收跌26.86% 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go
lg
...
4月23日消息,
茶
百
道上
市首日低开10.06%,盘中跌幅一度扩大至38%,最终收跌26.86%,现报12.8港元,成交额2.11亿港元,总市值189.14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
茶
百
道
此次上市发行价为17.5港元/股,发行1.48亿股,募资总额为25.86亿港元。中金公司(8.64,0.03,0.35%)为其独家保荐人、独家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花旗为其联席全球协调人;其他包销商包括招银国际、建银国际、申万宏源、招商证券国际、富途证券、老虎证券、复星国际证券、迈时资本、恒宇证券。 上市费用高达1.226亿港元 根据4月22日
茶
百
道
发布的分配结果公告,
茶
百
道
所得款项总额为25.86亿港元,上市费用为1.226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为24.63亿港元。 据悉,上市费用中约7780万港元包销佣金(2%的包销佣金、1%的酌情奖金)、法律顾问及申报会计师专业费用4070万港元、其他费用开支1150万港元等。 港股年内最大规模IPO 此外,以
茶
百
道
募资规模看,它是今年以来香港市场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 LiveReport大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今年港股IPO的累计募资规模为47.32亿港元,其中速腾聚创以10.59亿港元募资额位列首位,按
茶
百
道
公告,公司全球发售1.48亿股,最终发售价每股股份17.5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24.63亿港元,已超出速腾聚创,为一季度港股IPO总募资规模的近一半。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6.4亿、42.3亿和5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1%;毛利分别为13.0亿、14.6亿和1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9%,且毛利率维持在34.4%。公司在2021年至于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9.0亿、9.7亿和12.6亿元,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8.2%,2023年的经调整净利率达到22%。
lg
...
金融界
2024-04-23
港股收评:科技股爆发!恒科指飙涨3.38%,腾讯重回330港元
go
lg
...
一国际、中联重科均跌超3%。此外,今日
茶
百
道
、天津建发上市首日分别下跌26.86%和39.2%。 具体来看: 大型科技股大涨,快手涨超8%,美团涨超7%,京东集团涨超6%,蔚来、腾讯控股、小鹏汽车等跟涨。 手游股强势,中手游涨超12%,心动公司涨超5%,禅游科技、创梦天地、网龙等跟涨。 消息面上,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4年3月,全球手游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下载量为42.9亿次,环比增长8.2%。 影视娱乐股走高,光尚文化控股涨25%,中国星集团、比高集团涨超6%,欢喜传媒涨超5%,腾讯音乐、阿里影业等跟涨。 消息面上,11部影片定档五一档,目前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2463万元。分析人士称,大盘票房大概率难以超过去年,五天假期的总票房落点可能会在10-13亿之间。 生物医药股大涨,来凯医药涨超13%,康诺亚涨超10%,绿竹生物、再鼎医药、泰格医药等跟涨。 方正证券表示,在医改政策频出,集采常态化,OTC市场持续扩容的大背景下,该行认为业绩稳健、股息率较高、产品+品牌+渠道兼具的品牌OTC企业投资价值较高。 教育股表现活跃,卓越教育集团涨超6%,天立国际教育涨超5%,思考乐教育、华夏视听、新高教集团跟涨。 黄金及贵金属股延续弱势,中国白银集团跌超6%,集海资源跌超6%,招金矿业、灵宝黄金、紫金矿业等跟跌。 消息面上,因避险情绪降温黄金大幅下挫,现货黄金失守2320美元/盎司,为4月10日以来首次。博时基金经理王祥表示,黄金市场正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投资者需保持警惕,关注实际利率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变化。 煤炭股继续回调,中国秦发跌超7%,弘海高新资源跌超5%,力量发展、中煤能源、首钢资源等跟跌。 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3月,全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99亿吨,同比下滑4.2%,令市场对煤炭股的情绪降低。 航空货运及物流股走低,嘉泓物流跌超12%,极兔速递跌超5%,北京建设、鹰辉物流跟跌。 个股异动 嘉艺控股盘中闪崩,一度暴跌67.89%至0.07港元,股价创历史新低,截止收盘跌61.93%,市值仅剩0.7亿港元。公司发布公告称不知悉股价波动原因。 公告称,公司注意到近期股价及成交量出现不寻常波动,作出合理查询后确认,并不知悉导致股价及成交量出现波动的任何原因,或须予披露以避免公司的证券出现虚假市场的任何资料,或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须予披露的任何内幕消息。公司亦确认,业务运作并无重大变动。 今日,南向资金净买入23.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6.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6.99亿港元。 港股近期再度获外资唱多。近日,瑞银在一份报告中将A股和港股的股票评级上调至“超配”。此外,瑞银将中资股评级上调至超配,称在MSCI中国指数的成份股中,消费和互联网行业比重居高,随着消费出现初步回暖迹象,业绩料有更佳表现。 国信证券认为,在接下来的短线波动中,恒指有可能出现小幅波段性反弹。港股业绩预期已经连续两周止住了长期的下修趋势。如果基本面发生反转,相信港股的长线机会将有望显现,这种可能性在目前仍有待观察。建议以守势应对,关注高速公路、公用事业、海外/出海公司、电信运营商、传统医药。
lg
...
格隆汇
2024-04-23
港股收评:恒指收涨1.92% 科指收涨3.38%
go
lg
...
指收涨1.92%,科指收涨3.38%。
茶
百
道
跌近27%,快手涨超8%,京东集团涨超6%。
lg
...
金融界
2024-04-23
茶
百
道破
发,蜜雪冰城们慌不慌?
go
lg
...
新式茶饮第二股——
茶
百
道
今日上市,一度破发近40%: $
茶
百
道
(02555)$ 联想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首日下跌13.5%,新式茶饮这条赛道在资本市场算是凉了! $奈雪的茶(02150)$ 单纯的财务数据上看,
茶
百
道
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21倍的发行估值也不算太贵,但港股还是人间清醒,明白茶百道的经营模式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未来崩盘是迟早的,因此,晚崩不如早崩! 简单来说,
茶
百
道
暗藏的隐忧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往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 二是奶茶赛道竞争激励,
茶
百
道
依靠加盟起家,若未来遭遇产品质量危机、竞争危机,加盟商或瞬间倒戈,导致财务数据急速恶化。 以上2个隐忧,叠加21倍的估值,让IPO前景蒙尘,本来我觉得今年港股IPO打新有所回暖,值得申购,但没想到,今日上市的2支新股全部大跌。 打新还是偏短线投机,市场情绪很难捉摸,如果没有长期投资价值,新股还是得慎重。
茶
百
道破
发之后,后面排队上市的还有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茶颜悦色等奶茶企业,估计发行压力会比较大,定价估值可能受到影响。
lg
...
老虎证券
2024-04-23
90后云南小伙创业做茶饮,开了超4000家门店,要赴美上市?
go
lg
...
最近新式茶饮赛道颇为热闹,
茶
百
道
在今天(4月23日)成功登陆港股,蜜雪冰城、古茗均已在今年1月递表港交所,霸王茶姬则再次被曝将赴美上市。 近期,有消息称,霸王茶姬预计今年赴美上市,预计最多筹集3亿美元,将由花旗银行及摩根士丹利负责上市事宜。 其实,早在2023年7月就有媒体称,霸王茶姬正在与美国银行和花旗合作,探讨潜在的美国IPO,不过当时霸王茶姬回应没有明确的IPO计划;同时对于“美国对冲基金Coatue投了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投后估值30亿人民币”的消息也回复称信息不实。 据公司官网信息,2017年霸王茶姬诞生于云南,7年时间其不仅走出了云南,把门店拓展到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还在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开了上百家门店,全球门店已突破4000家。 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天眼查显示,北京茶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2021年先后拿到A轮和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复星集团、XVC等。 北京茶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融资历程,图片来源:天眼查 1 90后云南小伙创业做茶饮 霸王茶姬发展起来的背后离不开其创始人张俊杰。 张俊杰曾在访谈中描述过创业历程。2010年,17岁的他到一家台湾茶饮企业打工,从店员做到店长、区域督导、区域运营负责人。三年时间他不停的轮岗,把除了财务和法务之外的岗位都轮完了。后来他又做了两年加盟商,体会到加盟商的需求和痛点。 做加盟商的时候,张俊杰去了马来西亚和韩国,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茶饮市场,他意识到茶饮赛道不仅是一个国内的生意,还有机会做成全球化的事业。他在广东的时候,看到一些茶饮品牌已经在产业链上做了升级,觉得茶饮在消费升级的时代下有望实现突围,于是想自创一个茶饮品牌。 图片来源:开店邦 但他觉得自己还需要积累提升一下,于是到上海加入了一家科技创业公司,在那里学到了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如何进行投融资等许多公司治理的要点。 在上海工作两年后,张俊杰看到有新兴的新式茶饮品牌已经陆续进入上海,茶饮赛道正在趋于集中化,于是不想错失机会的他在2017年创立了霸王茶姬,并在老家云南开了第一家店。 霸王茶姬的品牌形象和装修风格与2013年创立于长沙的茶颜悦色相似,都是走的国风,这也让一些人对这两个茶饮品牌傻傻分不清,甚至于在今年3月霸王茶姬邀请男星翟潇闻参加线下活动时,翟潇闻还当场喊出“大家多多支持茶颜悦色”。 图片来源:网络 在价格定位方面,霸王茶姬深耕15-20元价格带的茶饮产品,巧妙地避开了当时喜茶、奈雪所在的20元以上细分市场和蜜雪冰城所在的10元以下细分市场。 产品上,当时的茶饮品牌集中在做水果茶或多料奶茶,霸王茶姬则另辟蹊径选择用“原叶茶+鲜奶”做经典大单品,并高度关注复购。 据公司官网信息,霸王茶姬的招牌产品“伯牙绝弦”平均每年卖出1亿多杯,可见其热销程度。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喝完霸王茶姬后晚上睡不着,导致失眠,甚至还有网友称“伯牙绝弦”为“伯牙绝眠”。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除了爆款产品伯牙绝弦被吐槽喝了失眠之外,霸王茶姬推出的一些新品也不乏槽点,像其推出的熊猫戏竹被部分网友认为“看着像黑暗料理”、“味道怪怪的”;椰子水系列产品上市后也有很多不好的反馈,比如神仙椰水被消费者吐槽“味道寡淡”、“冰太多”、“报喝”,面对这些差评,创始人张俊杰也坐不住了,曾出来亲自发文道歉。 作为一家新式茶饮品牌,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把控好产品的品质,不断积攒口碑。同时消费者的口味也是多变的,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喜好,霸王茶姬等茶饮品牌需要持续开发新品,但如果推出的新品市场接受度不足,可能会直接影响产品销量和公司业绩。 2 疯狂开店扩张 如今奶茶和咖啡成了日常生活中两种常见的饮品,而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在国内市场中比咖啡的市占率更高一些。 茶跟咖啡一样,本身有一定成瘾性,加上奶茶的休闲社交属性,导致消费者粘性较高、购买频繁。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新式茶饮行业的市场规模也持续增加。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3年我国现制茶饮店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473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5385亿元,其中2018年至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5.2%,预计2023年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将降至16.8%。 图片来源:
茶
百
道
招股书 随着新式茶饮行业玩家的增多,以及行业内品牌的加速扩张,尤其是在新茶饮纷纷回归15-20元主流价格带、产品同质化加剧的背景下,茶饮品牌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目前我国现制茶饮店市场较为分散,市场上的现制茶饮品牌逾2000个,按2023年零售额来算,前五大参与者的市场份额合计约为40%。 从门店数量来看,据窄门餐眼数据,截止2024年4月18日,霸王茶姬现有门店数量约4000家,其中超过2000家为2023年新开的门店。 霸王茶姬采用“直销+加盟”模式进行开店,这种模式要比只做直营发展得更快,但即便其近年来开店速度有所加快,从门店总数来看也远不及蜜雪冰城、古茗、
茶
百
道
等同行。 图片来源:窄门餐眼 霸王茶姬等新式茶饮品牌通常需要从上游供应商那里采购茶叶、水果、奶制品等原料,进行产品制作之后,再通过线下门店或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外卖平台把产品卖出去。 这也意味着霸王茶姬不仅面临着原材料和人力成本涨价的风险,而且为了提升销量还得砸钱进行营销推广,可见其花钱的地方也不少,在成本压力之下,门店如果经营不善还有倒闭的风险。所以说,新式茶饮这条赛道其实很残酷。 中国新式茶饮产业图谱,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3 结语 新式茶饮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随着入局的新玩家越来越多,以及行业内品牌的持续扩张,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尽管目前霸王茶姬已经开了几千家全球门店,但在“强敌环伺”的背景下,未来想要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lg
...
格隆汇
2024-04-23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
2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宣布“重大决定”!美英“首发协议”或重塑关税谈判格局
lg
...
特朗普刚刚传出重大“关税”信号!中美贸易谈判前,美国总统罕见提起TA……
lg
...
特朗普刚刚又发帖了!“兴奋的日子”刺激全球股市,美元强势重返100大关
lg
...
市场老兵警告:台币突然飙升,预示美元“雪崩”风险!最大的脆弱点在中国
lg
...
决策分析:特朗普将宣布与英国达成协议!中美贸易战混乱信号,美联储降息恐推迟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2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