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领域,钠电产线规模化生产的电芯,全生命周期成本相比铁锂已有竞争优势,公司首创新型钠电一体化工艺装备已完成中试认证,独创技术将显著降低钠电制造成本。 五、公司固态电池领域的进展如何? 答:公司于2017年前后开始固态电池领域的研究,重点布局固态正极和固态电解质。 公司半固态电池用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保持稳定批量出货;全固态电池方面,包括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全固态电池用电解质材料,以及电解质关键原料等都在进行同步开发,已向全球主流电芯厂、整车厂及相关企业送样测评并得到充分认可,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容量与循环性能保持领先。 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性能行业领先,预计于2025年建成中试线,打通量产工艺。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开发硫化锂制备技术,规模化后降本预期显著。尖晶石镍锰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持续配合多家客户进行验证,性能优秀,获多家客户认可,尖晶石镍锰已实现批量出货,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装车。公司氧化物与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均在同步开发中,其中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向国内外电芯厂送样测试。 2025年,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在高镍领域的领先优势,巩固并提高公司高镍/超高镍产品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市占率,实现固态用超高镍正极材料关键客户批量试生产,硫化物电解质也将推动完成小批量出货。同时,公司将利用自身在高镍/超高镍的龙头优势,积极开拓低空及机器人市场,抢占新兴市场份额。 六、如何看待2025年欧美区域的市场需求? 答:2025年一季度,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有大幅增长,欧洲新能源市场已经迎来拐点。得益于碳排压力和终端消费者对电动车需求的恢复,欧洲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公司已于2024年并购波兰工厂,首期2万吨中/高镍三元材料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公司在韩国、波兰的产线布局,可满足定位于北美市场的供应需求。此外,随着欧美市场新车型的推出,公司三元产品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七、近期钴价上涨,是否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答:首先,公司产品对于钴用量相对较少;其次,公司会根据价格变化及时调整库存储备,所以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较小。 八、韩国二期及三期工厂的投产规划? 答:2024年一期2万吨/年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已建设完成,并于四季度实现单月满产。二期4万吨/年项目现已建成,目前处于调试阶段,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试生产状态。此外,基于客户需求和公司建设计划,公司自主设计的3000吨级的三期大产线工程也已进入论证与布局阶段。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