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上市银行普惠金融:建行、农行普惠小微信贷超3万亿
go
lg
...
行的有贷客户数超100万户,平安银行、
浙商银行
均超70万户。 已披露数据银行中,较上年末相比,工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增长最快,达42%;中行、上海银行、浦发银行的有贷客户数增速紧随其后,分别达39.62%、35.19%、31.16%。 新发放贷款利率方面,2024年度,中行、工行、成都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偏低,不高于3.3%。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7家银行的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低于4%。 涉农贷款:工行余额高,长沙银行、青岛银行增速快 截至2024年末,有36家上市银行披露了涉农贷款相关数据。 图3:2024年上市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及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 从规模来看,国有银行的涉农贷款投放规模普遍较高。其中,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4.4万亿元,排名第一,建行、中行、邮储银行的贷款投放均超2万亿元。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超过4000亿元。城商行中,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的涉农贷款投放超过1000亿元。农商行中,渝农商行、常熟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2416.3亿元、1559.34亿元。 从增速来看,各大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增速各异。数据显示,长沙银行、青岛银行的增速居前,分别为44.32%、43.24%;农行(惠农e贷)、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工行的增速超过20%。 总贷款占比方面,常熟银行、江阴银行的涉农贷款总贷占比超过50%,瑞丰银行、与农商行、邮储银行、青农商行的总贷款占比超过25%。相比之下,西安银行、招商银行等16家银行的涉农贷款总贷款占比低于10%。 此外,中行、交通银行的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5136亿元、1200.99亿元,兴业银行、
浙商银行
的贷款余额超过500亿元。增速方面,上海银行、民生银行的同比增幅不低于50%。 监管标准日趋标准化,上市银行将普惠落到实处 近年来,监管部门发布多项普惠金融相关政策,支持做好“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普惠金融的监管标准日趋标准化、细分化。 202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实现统计对象和业务的全覆盖;实现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统计指标及其标准和口径的统一、协同;建立统筹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同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各银行机构要继续单列涉农信贷计划,努力实现同口径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持续增长,完成差异化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目标,加大对粮食重点领域信贷投入。大中型商业银行要注重区域均衡发展,统筹合理安排东中西部信贷计划。大中型商业银行力争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本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各金融监管局结合辖内情况,坚守农村中小银行支农支小定位,坚持改革化险促发展,指导当地法人银行科学制定普惠型涉农贷款差异化增长目标。 工商银行打造经营快贷、网贷通、数字供应链三大产品线,提升制造业、农户、商户、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细分领域服务能力;鼓励特色化产品创新,因地制宜拓展服务场景,灵活支持地区产业发展。另外,该行焕新升级经营快贷,推出面向制造业小微企业的数字普惠信用贷款产品“制造e贷”,进一步丰富小额化、信用类产品供给,并打造“e扩快贷”网贷通产品,支持小微企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中长期资金需求。 宁波银行以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场景为出发点,推出“线上小微贷”、“出口极贷”等主要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精准对接其融资痛点,简化申请材料、延长授信期限、提高办理效率,灵活满足小微企业短周期、高频次的资金周转需求。 平安银行推出“信用贷”、“担保贷”、“抵押贷”等产品,满足中小微企业金融需求;构建“信贷+”服务模式,提供结算、代发等综合服务;通过发送利息券、减免结算费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服务成本;四是深耕“圈、链、平台”场景化业务模式,深度经营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lg
...
面包财经
06-11 10:13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最新规模109.88亿元,红利资产资金池有望持续扩容
go
lg
...
SI)的3.71%。 指数成分股方面,
浙商银行
涨幅居前。国盛证券表示,考虑到银行业绩波动较小,利润基本保持稳定正增长,同时分红比例长期稳定,从中长期视角来看,仍具较高配置价值。(注:上述个股仅为举例说明,无特定推荐之意,并可能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调整。) 消息面上,六月以来,港股市场持续韧性表现,南向资金呈现加码之势,自2025年5月27日至6月10日已连续10个交易日单日净买入。年内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总额已超6600亿港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八成。 东兴证券表示,在政策持续的推动下,有望增加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入市的规模,同时完善长期考核机制,使得资金从追求短期收益转变为注重长期价值创造,而红利资产作为稳定低风险稳定分红回报的资产,有望继续得到长线资金的青睐,红利资产的资金池有望持续扩容,继续利好红利的投资策略。 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致力于为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推出的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1 08:07
6月10日MSCI中国概念下跌0.68%,板块个股翱捷科技U、深信服跌幅居前
go
lg
...
(2.77%)、森麒麟(2.14%)、
浙商银行
(2.13%)、鲁西化工(2.08%) 序 代码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幅 主力资金净额 主力资金净占比 1 688220 翱捷科技-U 75.7 -6.45 -3337.29万 -5.41 2 300454 深信服 93.52 -5.73 -5278.34万 -7.52 3 600588 用友网络 13.74 -4.98 -8801.67万 -8.85 4 688111 金山办公 279.27 -4.83 -10521.19万 -7.37 5 688213 思特威-W 92.45 -4.7 381.06万 0.73 6 302132 中航成飞 79.83 -4.33 -23152.94万 -10.89 7 688072 拓荆科技 144.4 -4.29 3388.95万 7.13 8 688347 华虹公司 48.2 -4.21 -3917.40万 -8.67 9 688012 中微公司 171.3 -4.19 -2188.46万 -1.86 10 688047 龙芯中科 125.44 -4.1 -3348.52万 -8.20 11 603893 瑞芯微 143.79 -3.88 -19619.69万 -15.86 12 002080 中材科技 16.59 -3.71 -2636.60万 -3.87 13 300442 润泽科技 44.9 -3.61 -3244.37万 -2.24 14 000977 浪潮信息 50.55 -3.59 -53706.36万 -16.82 15 688385 复旦微电 47.21 -3.48 -2216.74万 -6.44 16 300661 圣邦股份 92.98 -3.33 -14406.96万 -17.12 17 600760 中航沈飞 52.89 -3.22 -21082.30万 -7.42 18 002179 中航光电 38.6 -3.19 -22944.21万 -25.72 19 300699 光威复材 30.73 -3.12 -9202.32万 -17.17 20 688303 大全能源 19.12 -3.09 -671.19万 -6.02 板块涨幅居前的股票包括:中科曙光(10.0%)、君实生物-U(9.24%)、华海药业(7.41%)、璞泰来(6.01%)、海光信息(4.3%)、丽珠集团(4.15%)、安克创新(4.12%)、乐普医疗(4.1%)、华峰化学(4.02%)、胜宏科技(3.78%)、海思科(3.62%)、中远海发(3.21%)、新城控股(3.17%)、巨星科技(3.07%)、民生银行(2.83%)、甘李药业(2.82%)、康龙化成(2.77%)、森麒麟(2.14%)、
浙商银行
(2.13%)、鲁西化工(2.08%)
lg
...
金融界
06-10 18:07
上市银行绿色金融透视:国有四大银行总额高
go
lg
...
色贷款占比较高,达16.87%。其次是
浙商银行
和华夏银行,占比分别为13.40%和12.80%。 城商行中,南京银行和江苏银行的占比较高,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绿色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分别为17.64%和17.35%。西安银行偏低,占比仅2.19%。 农商行中,沪农商行和渝农商行的占比较高,均超10%,常熟银行的占比偏低,绿色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为1.14%。 上市银行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绿色产品创新 2024年,各家银行都加大了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投入力度,围绕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国有银行中,工商银行推出补贴确权贷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新型贷款产品,推广绿色债、两新债、科创票据等新型债券,优化电力企业债转股、产业基金等降杠杆业务模式,推广ABN、REITS等盘活资产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组合式融资服务。农业银行遵循“先立后破”原则,丰富绿色金融手段,支持传统行业低碳转型,积极打造多样化“碳中和”网点。 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成立绿色银行战略推动工作组。深化“区域+行业”策略,持续优化完善“集团多元产品+双碳服务专业产品+重点行业解决专案”三个层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城商行中,北京银行丰富“绿融+”绿色金融品牌体系,创新发布“无废贷”“节水贷”“绿棕贷”和“京行绿e贷”四款绿色金融产品,并完成首单业务落地。上海银行聚焦绿色领域,迭代推出“能源管理贷”,延伸绿色普惠服务链条,将支持范围由节能服务项目拓展至产能、储能、节能、能源管理一体化项目。 农商行中,沪农商行制定《转型金融服务方案(试行)》《“绿电贷”金融服务方案》《关于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领域金融服务的工作提示》等,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同时扩大绿色金融支持范围,落地国内首笔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上海市首批气候投融资项目。渝农商行则持续发挥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对绿色发展的定向支持作用,*“碳挂钩”贷款产品方案,提升绿色信贷投放力度。 与此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支持力度。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2025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202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支持,并对重点统计指标及其标准和口径的统一、协同。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lg
...
面包财经
06-10 10:21
中证银行ETF(512730)冲击3连涨,机构:银行盈利价值被显著低估
go
lg
...
业银行(601166)上涨1.26%,
浙商银行
(601916)上涨1.22%。中证银行ETF(512730)上涨0.66%, 冲击3连涨。 申万宏源发布研报表示, 以PE视角切入,关注银行被显著低估的盈利价值:在当前银行ROE或已重新进入趋稳阶段,紧盯资产定价反而会显著低估银行ROE稳定性优势,银行平均ROE约10%,位居全市场各板块前5,而PE仅约6倍,位居全市场最低,这意味着银行板块存在系统性重估的合理性。 该机构指出,对于银行内部,通过“PE-ROE”划分四个象限,其中第四象限的银行,拥有好于行业的ROE表现但PE反而更低,隐含极为悲观的ROE深度下行预期,在行业整体PE修复过程中,这类银行也有望实现估值回归,尤其以股份行和城农商行为代表。 中证银行ETF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为反映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分析工具,将中证全指指数样本按中证行业分类分为11个一级行业、35个二级行业、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再以进入各一、二、三、四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指数,形成中证全指行业指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30日,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招商银行(600036)、兴业银行(601166)、工商银行(601398)、交通银行(601328)、农业银行(601288)、江苏银行(600919)、浦发银行(600000)、中国银行(601988)、平安银行(000001)、民生银行(600016),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6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0 10:17
银行板块异动拉升,银行ETF南方(512700)涨超1%,冲击3连涨,机构研判银行业仍具较高配置价值
go
lg
...
涨3.49%,华夏银行上涨1.95%,
浙商银行
上涨1.83%,兴业银行,南京银行等个股跟涨。 截至6月9日,银行ETF南方(512700)近1周规模增长758.76万元,近1周份额增长500.00万份。资金流入方面,银行ETF南方(512700)近20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3565.05万元。 据上市公司公告,截至2025年6月6日,多家银行披露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节奏上看,相比往年,今年银行派息日期明显前置,特别是国有大行分红时间点往年大多是7月,今年提前至4-5月。另外有6家银行年末分红即将在本周(6月9日-6月13日)实施。 国盛证券认为,考虑到银行业绩波动较小,利润基本保持稳定正增长,同时分红比例长期稳定,从中长期视角来看,仍具较高配置价值。中长期看,国内稳地产、促消费、加大民生保障等扩张性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托底经济稳增长。而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顺周期主线的个股或有α;同时,由于经济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且预计降息仍有空间,红利策略或仍有持续性。 银行ETF南方(512700)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为反映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分析工具,将中证全指指数样本按中证行业分类分为11个一级行业、35个二级行业、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再以进入各一、二、三、四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指数,形成中证全指行业指数。 中证银行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江苏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 相关产品: 银行ETF南方(512700),场外联接(A类:004597;C类:004598)。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0 10:17
上市银行科技金融透视:信贷余额普增
go
lg
...
银行增速超过30%。 总贷款占比方面,
浙商银行
、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的科技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居前三,均超16%。此外,沪农商行、苏农银行等12家银行的科技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均超10%。 国有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规模居前 翻阅资料发现,部分上市银行披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情况。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均超2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超过3.1万亿元。从增速来看,华夏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超25%。 图2:2024年上市银行战略性新兴贷款余额及增速 工商银行表示,该行锚定各类创新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科技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坚持全主体、全周期、全产品、全球化,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大中小微各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上海银行称,该行聚焦重点行业赛道、开展专项经营,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上海市“(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六大产业、31个细分赛道推进行业研究及专业化经营,提高科技企业客群覆盖,加大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支持力度。 中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专精特新贷款余额位居前三 有10家上市银行针对专精特新贷款情况进行了披露。 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的专精特新贷款余额达6034.23亿元,位居第一。其次是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专精特新贷款余额均超1000亿元。农商行中,渝农商行、青农商行的相关贷款余额均超200亿元。 增速方面,中国银行、张家港行的专精特新贷款余额增速超过50%,相对靠前。 图3:2024年上市银行专精特新贷款余额及增速 中国银行将金融资源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的初创科技型企业倾斜,推出“专精特新”贷、科创贷、知惠贷、创新积分贷等信贷产品。 民生银行重点围绕中小民企、专精特新、战略民企等细分民企客户,分层完善产品权益体系。该行升级迭代“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产品,推广“易创e贷”信用贷产品,便捷融资服务。此外,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合作,加速“易创知识贷”产品推广,帮助企业转化关键技术为资金流。2024年末,该行专精特新客户达2.5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9%。 监管部门持续推出政策 上市银行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 2025年以来,监管部门发布多项科技金融相关政策,支持做好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主要内容包括实现统计对象和业务的全覆盖;实现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统计指标及其标准和口径的统一、协同;建立统筹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5月,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重点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支持科技创新,加强财政政策引导。 各家上市银行在2024年报中提到持续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深度赋能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全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农业银行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产品矩阵,积极研发专属信贷产品,力争生命周期、额度需求、典型客群全覆盖。该行创新推出新兴产业赋能贷,探索“贷款+外部直投”业务模式。此外,筹组股权投资试点基金,与18个AIC股权投资试点城市签署股权投资试点基金战略合作协议,储备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等。 浦发银行发布“浦科5+7+X”产品体系,以“全周期、数智化、伙伴式、定制化”为着力点,打造“浦创贷”“浦投贷”“浦新贷”“浦研贷”“浦科并购贷”5大拳头产品、7大重点产品和X个适配产品,适配不同区域、客群和产业,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北京银行发布“京心领航”科技金融服务品牌,打造“1+18+N”科技金融专营架构,包括总行科技金融部、18家分行科技金融部、N家科技金融特色经营机构。此外,该行推出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贷产品“领航e贷”4.0版本,截至2024年末“领航e贷”累计放款突破1000亿元。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lg
...
面包财经
06-09 11:15
6月6日银行概念上涨0.46%,板块个股常熟银行、青农商行涨幅居前
go
lg
...
1.73%)、苏农银行(1.65%)、
浙商银行
(1.23%)、江苏银行(1.18%)、苏州银行(1.05%)、XD贵阳银(1.03%)、长沙银行(1.01%)、中信银行(0.96%)、张家港行(0.89%)、江阴银行(0.87%)、瑞丰银行(0.86%)、北京银行(0.79%)、农业银行(0.72%)、成都银行(0.68%)、民生银行(0.67%)、无锡银行(0.65%)、南京银行(0.62%)、西安银行(0.52%)、华夏银行(0.39%) 序 代码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幅 主力资金净额 主力资金净占比 1 601128 常熟银行 7.24 3.72 -4461.75万 -7.98 2 002958 青农商行 3.52 1.73 -673.08万 -2.19 3 603323 苏农银行 6.16 1.65 -747.75万 -2.68 4 601916
浙商银行
3.29 1.23 3186.57万 6.22 5 600919 江苏银行 11.15 1.18 -101.84万 -0.10 6 002966 苏州银行 8.67 1.05 1003.27万 5.69 7 601997 XD贵阳银 5.91 1.03 2089.48万 5.15 8 601577 长沙银行 10.05 1.01 -622.25万 -3.02 9 601998 中信银行 8.41 0.96 3137.92万 7.62 10 002839 张家港行 4.52 0.89 -271.12万 -1.76 11 002807 江阴银行 4.64 0.87 130.07万 1.13 12 601528 瑞丰银行 5.85 0.86 341.35万 2.24 13 601169 北京银行 6.41 0.79 2960.35万 5.73 14 601288 农业银行 5.61 0.72 6053.09万 3.86 15 601838 成都银行 19.27 0.68 -40.55万 -0.16 16 600016 民生银行 4.48 0.67 -54.15万 -0.08 17 600908 无锡银行 6.2 0.65 537.73万 5.03 18 601009 南京银行 11.29 0.62 1.63亿 22.53 19 600928 西安银行 3.85 0.52 -449.92万 -4.67 20 600015 华夏银行 7.66 0.39 1623.97万 6.30 板块跌幅居前的股票包括:厦门银行(-1.08%)、重庆银行(-0.87%)、上海银行(-0.56%)、郑州银行(-0.49%)、兰州银行(-0.41%)、中国银行(-0.37%)、渝农商行(-0.27%)、光大银行(-0.25%)、宁波银行(-0.08%)
lg
...
金融界
06-06 20:07
公司债ETF(511030)6月6日起可进行通用式质押回购交易,平安债券ETF三剑客集体上涨,国债ETF5至10年(511020)冲击4连涨
go
lg
...
A股江浙银行(宁波、南京、杭州、江苏、
浙商银行
)。 平安基金债券ETF三剑客成员包括公司债ETF(511030)、国开债券ETF(159651)和国债ETF5至10年(511020),产品类型包括国债、政金债和信用债,久期横跨长、中、短,能够助力投资者穿越债市周期。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05 10:57
港股内银股集体上扬:中信银行涨超4%,
浙商银行
、郑州银行领涨
go
lg
...
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领涨,涨幅均超4%,
浙商银行
、郑州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等涨幅超3%,其他主要银行股如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邮储银行涨幅均超2%。此次上涨与内地经济复苏预期、政策支持及银行板块低估值吸引力密切相关,市场成交活跃,投资者信心显著回升。 银行股表现分析 港股内银股当日表现亮眼,以下为主要银行股的涨幅对比: 银行 涨幅 市场表现亮点 中信银行 4.73% 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4.20%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资产质量改善
浙商银行
3.50% 数字化转型加速,供应链金融表现突出 郑州银行 3.20% 区域经济复苏,中小微贷款增长 农业银行 3.01% 零售银行业务稳健,存款规模扩大 建设银行 2.75% 跨境业务扩展,资产负债表优化 招商银行 2.60% 财富管理业务增长,估值吸引力上升 中信银行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涨幅领先,反映了市场对其盈利能力和区域经济支持的信心。
浙商银行
和郑州银行的强劲表现得益于数字化转型和区域金融需求的增长。 推动因素分析 港股内银股的集体上涨受多重因素推动。首先,内地A股银行股的强势表现为港股市场提供了联动效应,投资者对银行板块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青睐增加。其次,内地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尤其是制造业和消费领域的回暖,提振了银行信贷需求。第三,政策层面支持力度加大,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金融改革措施为银行资产质量改善提供了保障。中信银行高管在近期财报会上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抓住大湾区发展机遇。”此外,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内银股受益于跨境资本流动的增长。 市场影响与展望 内银股的集体走强对港股市场信心起到显著提振作用,恒生指数当日上涨1.13%,银行板块成为主要驱动力之一。然而,高涨幅也可能引发短期获利回吐压力,投资者需关注市场波动风险。从长期看,内银股低估值和高股息率使其成为价值投资的优选标的。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Robin Xing表示:“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正在改善,港股内银股的估值修复空间依然较大。”与此同时,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人民币交易枢纽的角色,为内银股提供了结构性机会,特别是在跨境支付和RWA代币化领域。 编辑总结 港股内银股6月3日的集体上涨反映了市场对内地经济复苏和银行板块基本面改善的乐观预期。中信银行、
浙商银行
等表现突出,显示了投资者对其盈利能力和政策红利的认可。然而,短期市场波动和获利回吐风险仍需警惕。未来,内银股的估值修复和跨境金融业务的增长将是关键看点,投资者应关注经济数据和政策动态以优化配置策略。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30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内银股跨境支付业务获政策支持,中信银行股价上涨4.5%。 2025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政,银行板块受益,
浙商银行
和郑州银行单日上涨3.8%。 2025年3月15日:内地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数据,超市场预期,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股价上涨3.2%。 2025年2月10日:中信银行宣布与Visa合作推出新跨境支付产品,股价单日上涨4.1%,市场认可其国际化布局。 2025年1月18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发布2024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5%,股价上涨3.5%,农村金融板块受关注。 专家点评 2025年6月2日,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Robin Xing表示:“港股内银股的低估值和高股息率使其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跨境金融业务增长将进一步推高估值。”——来源于彭博社 2025年5月30日,瑞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投资官Bin Shi指出:“中信银行和
浙商银行
的数字化转型和跨境业务布局为其提供了长期增长动力。”——来源于瑞银官网 2025年5月28日,高盛集团亚洲市场策略师Timothy Moe评论:“内银股的上涨与内地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密切相关,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价值。”——来源于路透社 2025年525日,巴克莱银行亚洲市场分析师Vishal Shah分析:“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和郑州银行的区域金融优势使其在中小微贷款市场表现突出。”——来源于彭博社 2025年5月20日,摩根大通亚太区首席策略师David Koh表示:“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枢纽的地位为内银股提供了独特优势,招商银行等龙头值得关注。”——来源于摩根大通官网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04 00:10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
8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特朗普贸易谈判传大消息!金价大变脸的原因在这 日本飞出“黑天鹅”
lg
...
中国经济重大信号!中国上半年预算赤字飙升创历史新高 究竟怎么回事?
lg
...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特朗普转向交易模式 寻求与中国达成经济协议
lg
...
事关美元政策,特朗普重量级发声!特朗普政府真的对美元暴跌漠不关心?
lg
...
中美突发大消息!南华早报独家:特朗普计划秋季访华 但9月访问不在考虑之列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