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 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 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则优先考虑未来现金流足以覆盖成本的项目,因此,当前投放项目仍以铁路、公路项目为主,同时还有部分运河、港口项目等。 银行业布局稳增长,国有大行率先落地基建配套融资 近期银行业密集召开年中工作会议,部署下半年工作,其中,“稳增长”依旧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领域,也将迎来更进一步的信贷支持。 工商银行指出,下半年要全力以赴服务稳增长。“进一步发挥大行引领作用,带头落实逆周期调节要求,高质量落实中央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推动信贷投放同比多增、市场领先、既增又优,助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中信银行(4.31 +0.23%,诊股)也表示,下半年要将助力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光大银行(2.84 -0.35%,诊股)则明确指出,助力稳住经济大盘,要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重点战略区域,统筹协调,优化结构,均衡发展。 更早以前,农业银行提出,要落实落细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做好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央行日前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同样明确表示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包括指导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加快项目储备,“提高基础设施领域的贷款投放能力。同时,通过银团贷款、PPP模式等,撬动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加大融资支持。” 目前来看,多家国有大行已率先落地基础设施基金重大项目的配套融资支持。 8月8日,农业银行宣布,已于7月31日完成苏台高速项目1.32亿元贷款投放,实现全国商业银行首笔基础设施基金项目配套融资;8月11日,建设银行表示,已为柯诸高速提供配套融资授信,并发放了首笔配套贷款7000万元;8月12日,工商银行消息称,截至目前,已实现对基础设施基金投资涉及的5个省、8个项目完成贷款审批金额近370亿元,累计实现配套融资投放合计逾26亿元。 中信证券(19.94 -0.05%,诊股)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对于3000亿金融工具而言,除了本身直接为项目注资,作为项目资本金,可以更大程度撬动市场资金,预计对社融增量可以贡献0.3-1.2万亿元。 国泰君安(14.56 -0.34%,诊股)证券7月初发布的研报分析指出:“考虑到目前各行业资本金比率平均为25-30%,且此次资本金支持规定不能超过项目资本金的50%以及此次财政贴息期限为2年,预计全面落地将在2年内实现,进而撬动年内投资资金增加约1-1.2万亿元。” 基建增速料将保持高位 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在8月16日召开的8月份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从昨天公布的统计数据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势头较好。”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9812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4%,连续三个月加快。 “支撑当前基建投资提速的主要原因是资金和项目制约因素全面缓解”,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 罗国三透露,近期发改委正在抓紧筛选推荐备选项目,“项目筛选时注重投资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优先支持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项目,支持‘十四五’规划内的相关项目,支持前期工作成熟、三季度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以尽快发挥作用。” 此外,罗国三还表示,三季度,发改委加快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建设实施,将对下一步投资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民生银行(3.63 +0.28%,诊股)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撰文指出,此前公布的7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升2.6个百分点至59.2%,已升至去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6月专项债发行完毕后需在8月底前使用完毕,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陆续到位,共同推动各地加快基建投资速度。叠加去年同期基建受到汛情等影响基数偏低,共同推升今年基建投资增速。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