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港股全线回调!创新药纯度最高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收跌2.68%,连续4日获资金净流入,近60日净流入近3.6亿元!机构:医药跨年行情
go
lg
...
:关注创新药出海机会】 国元国际认为,
医药行业
集采及医保降价、控费的政策趋缓,医疗反腐边际缓和,对
医药行业
整体冲击已见底,DRG的实施也促进真正有临床疗效的创新药推广。
医药行业
的需求依然强劲,行业的结构性机会非常明显。创新药出海的空间非常广阔。 数据方面,2023年全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数量为96个,总金额达到85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创新药研发工程师素质及数量全球领先,国内三甲医院提供良好的临床研究基地,未来中国创新药扎根国内,走向全球的趋势会延续。 来源:国元证券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旨在反映港股通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前十大持仓股和对应权重如下: 注:仅为成分股展示,不做个股推荐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公司,截至2024.11.30 从上述成份股列表中可以看出: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超70%,龙头属性突出! 成份股中进一步细分行业来看,创新药权重占比高达83%,CXO(医药研发外包等)权重占比17%。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公司,截至2024.11.30 综合来看,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的创新药含量83%,是全市场医药指数中创新药含量最高的。作为最纯的创新药新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以其高锐度和高弹性的特征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特点鲜明: 更纯粹的创新药(高达83%的创新药权重占比,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最高); 最低估的创新药(截至12月5日,指数市销率处于近5年24%分位点);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目前,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基金(A类:021030;C类:021031)也已经正式开放申赎,主流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均有售,喜欢场外买基或者定投的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2-13
明年首要任务“大力提振消费”,中药板块受关注!规模最大中药ETF(560080)回调跌超1%,指数成份股调仓即将生效,盘中持续溢价!
go
lg
...
,并购驱动成长将成为未来重要主线之一。
医药行业
技术变化层出不穷、IPO向并购重组发展与股东层面推动公司治理优化是推动行业并购的主要原因。分领域来看,并购重组有望在医疗器械、中药、医疗服务、血制品与科研服务等细分行业密集发生。近年来医药上市公司间大型并购项目逐步增多,如华润三九收购昆药集团、迈瑞医疗收购惠泰医疗等重要交易。以“华润系”为代表的诸多中药上市公司现金流充裕,且具备较强的并购整合能力,并购有望成为助推中药行业未来成长的重药主线之一。同时跨领域并购也值得关注,例如近期康缘药业并购生物创新药企业中新医药、羚锐制药并购银谷制药等交易。(来源:《海通国际药品中药行业跟踪报告:看好行业底部反转,国企改革与并购重组共振发展》,2024/12/12) 【中证中药指数调仓:三进三出,12月16日起生效】 中药ETF(560080)标的指数拟于12月16日正式调仓。现有指数成分股中,沃华医药、佛慈制药、恩威医药调出。益盛药业、新光药业、维康药业调入。 根据中证指数官网,中证中药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中证中药指数的选样方法为:(1)对中证全指指数内证券按过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20%的证券;(2)对样本空间的剩余证券,选取涉及中药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纳入中药主题;(3)将(2)中剩余证券按过去一年的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50的证券作为样本。 对于新调入的成分股,据了解,益盛药业是贯穿人参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集团,横跨药品、化妆品、健康食品三大行业;新光药业所产药品治疗范围以心血管疾病、外伤科疾病为主,主导产品黄芪生脉饮;维康药业集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益母草分散片等。 【看好中药板块,认准全市场规模领先的中药ETF(560080)】 看好中药板块长线机会和超跌反弹机会的投资者,不妨关注全市场规模最大的中药ETF(560080),场外可关注汇添富中证中药ETF联接基金(A:501011;C:501012)。 公开资料显示,中药ETF(560080)跟踪复制中证中药指数,该指数以中证全指为样本空间,选取涉及中药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以反映中药概念类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从中证中药指数权重股来看,重仓股为行业龙头且集中度较高。指数第一大重仓股为云南白药,占比近11%,第二大重仓股片仔癀占比9.95%。此外,前十大重仓股还包括同仁堂、东阿阿胶、华润三九、白云山、吉林敖东、以岭药业、天士力、佐力药业等国内老字号中药龙头。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达54.46%。 来源:中证指数官网,截至2024.12.12,指数成份股不代表个股推荐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2-13
午评:沪指半日跌1.49%,创业板指跌1.78%,AI应用端走强,食品及白酒概念股走低
go
lg
...
压,展望25年有望恢复向好态势。此外,
医药行业
技术变化层出不穷、IPO向并购重组发展与股东层面推动公司治理优化是推动行业并购的主要原因。分领域来看,并购重组有望在医疗器械、中药、医疗服务、血制品与科研服务等细分行业密集发生。 国泰君安:锂价于2024年底已进入探底区间,锂板块的上涨会先于现货价格反转前启动 国泰君安认为,锂价于2024年底已经进入探底区间,2025年如需求维持当前中性估计,锂价将进入底部区间震荡。当前看市场对2025年需求持乐观态度,且行业供给已经放缓增速。预计2025年锂价走势在底部区间震荡,其中阶段受季节因素影响,有较强反弹机会和空间。市场对锂板块的交易预期更早,即商品价格探底阶段时,锂板块已经包含了对产业出清的预期。当产业实际进入供给出清阶段时,板块将会交易商品价格反转预期。由此推断,锂板块的上涨会先于现货价格反转前启动。
lg
...
金融界
2024-12-13
开盘:沪指跌0.54%、创业板指跌0.87%,零售板块表现活跃、Sora概念股回调
go
lg
...
压,展望25年有望恢复向好态势。此外,
医药行业
技术变化层出不穷、IPO向并购重组发展与股东层面推动公司治理优化是推动行业并购的主要原因。分领域来看,并购重组有望在医疗器械、中药、医疗服务、血制品与科研服务等细分行业密集发生。 国泰君安:锂价于2024年底已进入探底区间,锂板块的上涨会先于现货价格反转前启动 国泰君安认为,锂价于2024年底已经进入探底区间,2025年如需求维持当前中性估计,锂价将进入底部区间震荡。当前看市场对2025年需求持乐观态度,且行业供给已经放缓增速。预计2025年锂价走势在底部区间震荡,其中阶段受季节因素影响,有较强反弹机会和空间。市场对锂板块的交易预期更早,即商品价格探底阶段时,锂板块已经包含了对产业出清的预期。当产业实际进入供给出清阶段时,板块将会交易商品价格反转预期。由此推断,锂板块的上涨会先于现货价格反转前启动。
lg
...
金融界
2024-12-13
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奋力谱写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强国建设
go
lg
...
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为石油、化工、冶金、
医药行业
等超200家企业提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船舶污染责任保险。 在服务绿色产业方面,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于行业首创针对户用储能系统的保险产品,落地全国首单全球储能系统性故障保险,并推出光伏组件能效保险,护航我国光伏组件出海。此外,针对新能源车这一新兴产业,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除深耕新能源车保险领域之外,也不断推出车电分离保险、充电桩组合保险等创新产品。 在服务绿色生活方面,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于业内首创订单承保模式,为共享单车用户提供场景化、碎片化的绿色骑行意外险,目前,该产品日均订单达千万单,每年服务60亿人次,为共享单车用户累计提供风险保额130万亿,安全护航广大社会公众低碳出行。 拓宽普惠民生保障覆盖面,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石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积极履行社会担当,通过商业保险模式深度参与上海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建立高能级的普惠保险工作机制,切实从保险供给侧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市民等社会群体的风险抵御能力,提振其生产经营信心。 在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方面,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于业内首创“小微企业保”项目,建立小微客群智能自核模型,打造产品工厂体系,荣获2023年上海市金融创新成果奖。此外,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的指导下,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联动业内6家保司,创新推出专门面向上海地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上海小微普惠保险”,解决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风险保障不充分、投保渠道不丰富、理赔链路不快捷等问题,切实满足其风险保障需求。 在服务居民生活方面,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于2023年加入上海市首个城市定制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沪家保”服务联盟,推广投保范围更广泛,风险保障更全面,便民服务更贴心的新型家财险,累计为全市68000余名客户提供保障。 在服务新市民群体方面,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针对外卖快递人员、家政人员、网约车司机等保障城市生活便利性的特殊群体,提供涵盖网络配送人员及家政人员雇主责任、网约车平台承运人责任等保险保障,2023年保障人员超过30万人。 搭建养老生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潜在挑战 当前,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老龄化程度在全球属于中上水平。人口老龄化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面临的潜在挑战和必须系统性考虑的重点议题。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不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及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保障需求,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保险支持,并持续开展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服务体验。 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创新研发“沪智保”普惠型脑健康预防式医疗保险,参与承保国内首款综合性护理保险产品“沪理保”,还根据低龄活力老人的特征,开发专属银发保险产品,提供风险保障近500亿元,并提供养老服务机构责任险、为老服务机构责任险,2023年开展30余场老年人专场金融反诈活动,帮助老年消费者树立理性投资观念,远离欺诈、误导等非法金融活动的侵害,为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推动数字金融转型升级,锻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驱动数字化与金融业相结合,形成数字金融新业态,助力金融业自身产品与服务优化升级的同时,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立足“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数字化服务和数字化风控方面持续探索,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三省”极致服务,借助数据模型更加精准高效的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服务企业客户方面,依托平安企业宝APP、鹰眼DRS等系统,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为企业提供“线下现场+线上平台”的承保及风险减量服务,客户可通过平台实现线上投保、保单咨询等一站式技术服务,也可自主选择风险管理培训、隐患排查等风险减量服务。 在服务车险客户方面,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采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好的了解客户需求和行为,并通过新策略平台配置差异化策略,构建更个性化的专属服务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服务农险客户方面,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运用卫星遥感、气象预警、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农险全流程线上化、智能化运营。例如,在水稻绿色种植保险的理赔定损过程中,采用远程红外遥感测亩,提升保险服务效能,帮助农户降低风险。 从“新”出发,向“新”而行。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宗旨,以“三省”优质金融服务,奋力谱写金融“五篇大文章”,践行使命担当,以更大力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lg
...
金融界
2024-12-12
港股全天反弹,港药表现活跃!康方生物涨超5%,创新药纯度最高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近1%份额创新高,今日再获资金净申购500万!
go
lg
...
药接连实现出海授权,我们认为2025年
医药行业
基本面有望进一步提升,板块情绪有望进一步上涨,叠加医药板块整体低估值水平,我们对2025年医药板块整体呈乐观态度,重申看好创新药、创新高值耗材的观点。此外,我们也认为CXO或具备短期反弹机会。对于创新药,看好研发能力强、核心产品商业化潜力大、出海前景光明、短期有重磅创新药物获批销售和重点研发管线数据读出的生物科技企业或龙头创新药企。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旨在反映港股通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前十大持仓股和对应权重如下: 注:仅为成分股展示,不做个股推荐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公司,截至2024.11.30 从上述成份股列表中可以看出: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超70%,龙头属性突出! 成份股中进一步细分行业来看,创新药权重占比高达83%,CXO(医药研发外包等)权重占比17%。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公司,截至2024.11.30 综合来看,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的创新药含量83%,是全市场医药指数中创新药含量最高的。作为最纯的创新药新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以其高锐度和高弹性的特征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特点鲜明: 更纯粹的创新药(高达83%的创新药权重占比,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最高); 最低估的创新药(截至12月5日,指数市销率处于近5年24%分位点);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目前,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基金(A类:021030;C类:021031)也已经正式开放申赎,主流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均有售,喜欢场外买基或者定投的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2-12
收评: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涨创业板指涨1.35% 消费股爆发、两市成交额1.86万亿元
go
lg
...
望再度走强。 中信建投:看好2025年
医药行业
投资机会,重点关注新增量和行业整合机会 中信建投表示,展望2025年,医药领域的改革政策已经常态化,医保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增量政策是建立多元化支付体系,医疗领域即将迎来薪酬制度及分级诊疗等“深水区”的改革,整体符合预期。与此同时,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逐步登上国际舞台,部分细分行业将出现边际改善,行业整合拉开帷幕,看好2025年
医药行业
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新增量(创新、出海、边际变化)和行业整合机会。
lg
...
金融界
2024-12-12
午评:沪指半日涨0.64%,创业板指涨1.47%,大消费、大金融及冰雪产业概念股走高
go
lg
...
望再度走强。 中信建投:看好2025年
医药行业
投资机会,重点关注新增量和行业整合机会 中信建投表示,展望2025年,医药领域的改革政策已经常态化,医保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增量政策是建立多元化支付体系,医疗领域即将迎来薪酬制度及分级诊疗等“深水区”的改革,整体符合预期。与此同时,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逐步登上国际舞台,部分细分行业将出现边际改善,行业整合拉开帷幕,看好2025年
医药行业
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新增量(创新、出海、边际变化)和行业整合机会。
lg
...
金融界
2024-12-12
枪杀医保公司CEO凶嫌落网,枪击为何引来网友欢呼
go
lg
...
的国家。美国政府对医疗行业的监管有限,
医药行业
的费用水涨船高,导致保费年年上涨,成本回过头来又摊在患者头上。过去的一二十年,美国医保的保费年年增长,已经远超过个人收入的涨幅和通胀的幅度。 政府似乎也没有拿出什么有效的对策。奥巴马时期颁布的《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 又称奥巴马医保法)改革力度很大,为更多买不起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医保。 奥巴马医保提出后,保险公司又趁机上涨一波保费。 从CEO汤普森遇袭身亡以后网友的普遍反应(一片欢呼声)来看,天下人苦秦久矣。 在周三早间枪击事件发生后的几个小时里,社交媒体上爆发了对保险业愤怒声讨。成千上万的社交媒体用户对这起谋杀案几乎没有表达任何同情。截至周五,联合健康保险公司母公司发布的一则悼念汤普森的帖子获得了超过8.2万个回应,其中7.6万是“大笑”的表情符号。该帖子已被禁止评论。 CNN在网上发布的一段枪击视频下有这样的评论:“向他的家人致以哀思和免赔额(deductible),但是很不幸我的哀悼不属于赔付网络之内。” 在TikTok上,一位用户写道:“我是一名急诊室护士,我看到垂死的病人被保险拒绝,让我觉得恶心。因为这些病人和他们的家人,我实在没法同情他。” “我每月支付1300美元的健康保险,免赔额为8000美元(每年23000美元)。当我最终达到免赔额时,他们拒绝了我的索赔。可他,一个月赚100万美元,”TikTok上的一条评论写道。 TikTok上的一位女性表示,她曾为残疾的儿子申请一张专用床,却难以获得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的理赔。 在调侃之余,也有许多用户提醒人们真正去关注医疗保险体系运作的方式,以及它对医护人员带来的威胁和伤害。 Reddit的r/nurses论坛上一位帖主(其个人资料显示她是一名重症监护室护士)写道: “老实说,我并不希望任何人受到伤害,但如果你是不辞辛劳、通过为别人平添痛苦赚了很多钱,我很难对你的死亡产生同情。我相信在某地,总会有人对事件感到难过。我无非是在效仿他的冷漠态度罢了。” 私人保险公司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并为高管们支付了数百万美元的薪酬。医疗保健公司已投入数十万美元来保护高管,而医护人员同样被要求承受医疗体系带来的愤怒和恐慌——但他们无法得到专业的保护。研究发现,医护人员遭遇职场暴力的可能性是其他行业员工的五倍,而且他们成为枪支暴力受害者的风险也在上升。 研究发现,在大规模枪击案中,行凶者并不认识受害者,而医疗保健环境中的袭击通常是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美国护士联合会最近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场所暴力风险是护士和其他医护工作者面临的严重职业危害。医疗机构中经常发生的无数袭击、殴打、侵犯和暴力威胁行为表明,全国医护工作者面临的暴力行为呈日益增多的可怕趋势。” 谋杀不能解决美国医疗保健系统的缺陷 纽约客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对汤普森的谋杀是美国人嗜好暴力的一个表象。 美国人对保险公司高管死亡的“幸灾乐祸”既表明了公众言论的粗俗化,也表明了许多美国人对美国医疗保健系统的缺陷感到愤怒。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只有31%的美国人对医疗保健行业持积极看法。在盖洛普民意调查的25个行业中,只有石油和天然气、联邦政府和制药公司受到的批评比它们更多。 大多数美国人完全依赖私人医疗保险公司的服务。该系统旨在将成本控制在足够低的水平,以便盈利。因此,保险业急于通过拒绝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来节省资金,而这确实给民众、尤其是最脆弱的民众造成了实际的、可预防的伤害。对于那些既没有钱也没有社会关系的病人来说,医疗保险理赔被拒绝,可能会立即让他们的生活轨迹转向破产、痛苦和死亡。 但那些为汤普森之死欢呼的人认为,取消病人的药物或拒绝他们接受必要的手术是不道德的,应该被处以死刑。这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人们确实有愤怒的理由——但即使是合理的愤怒也不能成为谋杀的理由。问题在于医疗保险系统,而不是首席执行官。只要美国大部分医疗保险都是私营企业经营,它就会按照这种逻辑运作。不满的美国人应该采取的补救措施是更换保险公司,或选出能够改革现行制度的政客。汤普森去世后引发的反应表明,许多人显然认为这两种选择都不符合国家的真正需求。 暴力可能会让医疗保险系统暂时收敛。安泰蓝十字蓝盾公司(Anthem Blue Cross Blue Shield)提出了一项新政策,从2025年开始,在某些州,如果手术时间超过预先规定的时限,公司将不再支付麻醉费用。 周四,该公司暂时撤回了这一政策,以回应公众的愤怒,尽管目前仅限于康涅狄格州。但这种回应显然表明,美国社会存在着更大的问题。 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 关注我们,不再失联 电报频道t.me/piyaoba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前往正义补丁网站justicepatch.org 参考资料: https://www.cbsnews.com/news/united-healthcare-ceo-brian-thompson-shooting-bullets-words-written-on-them/ https://www.cbsnews.com/news/unitedhealth-lawsuit-ai-deny-claims-medicare-advantage-health-insurance-denials/ https://www.nytimes.com/2024/12/05/nyregion/peak-design-backpack-brian-thompson-shooting.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bMTH0priU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4/12/05/nyregion/unitedhealthcare-brian-thompson-shooting-maps-photos.html https://www.newyorker.com/news/the-lede/what-the-murder-of-the-unitedhealthcare-ceo-brian-thompson-means-to-america https://www.reddit.com/r/TrueReddit/comments/1h9bciv/a_man_was_murdered_in_cold_blood_and_youre/ https://www.nytimes.com/2024/12/05/nyregion/social-media-insurance-industry-brian-thompson.html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4/12/09/nyregion/uhc-ceo-murder-suspect https://people.com/luigi-mangione-suspect-fatal-shooting-brian-thompson-ghost-gun-8758386 https://nymag.com/intelligencer/article/luigi-mangione-unitedhealthcare-ceo-shooting.html https://www.linkedin.com/in/luigi-mangione/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12-12
“A+H”双重上市热情高涨,恒瑞医药拟赴港上市
go
lg
...
2018年开始的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整个
医药行业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21年至2022年是恒瑞医药受集采影响最大的两年,这两年业绩出现了上市以来罕见的负增长,营收分别同比下滑6.59%和17.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28.41%和13.77%。公司股价也自2021年的高点至2022年的低点下跌超70%。 恒瑞医药股价,来源:东方财富 据浦银国际的研报,自2018年以来,恒瑞医药被纳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31个品种,中选24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74.5%。大品种仿制药基本已经被集采完毕,目前公司尚未被集采的大品种仿制药仅剩下3款,即碘佛醇、七氟烷、布托啡诺,合计销售额约为30亿元左右。 在仿制药被集采的几年中,恒瑞医药的创新药业务逐步崛起,带动公司的总收入自2023年起恢复正增长,2023年、2024年1-9月,公司的营收分别为228.2亿元、20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6%、18.67%。 2022年其创新药收入为87亿元,2023年增至106.37亿元,同比增长22%,2024年1-6月实现创新药收入66.12亿元(含税),同比上升33%。创新药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的38%,上升至2023年的43%,而后进一步上升至2024年1-6月的46%。 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及增速,来源:浦银国际 国际化和创新始终是国内药企不断追寻的目标。在11月30日举行的第九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现场,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曾表示:“(出海)是我们一定要走的一条路,怎么走得稳、走得好,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此次港股上市,预计对恒瑞医药的国际化战略形成助力。港股市场作为国际化的金融市场,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投资者,企业赴港上市有利于加深海外资金的认知,进而促进公司业务出海,甚至能够带来国际并购与合作机会。 02 已有151家公司实现“A+H”双重上市 除恒瑞医药外,医药板块还有多家公司已经实现了“A+H”双重上市。 例如CXO龙头药明康德,公司于2018年5月在A股上市,同年12月又成功在港股上市,开启了三年的大涨行情;与恒瑞医药同行业的百济神州更是实现了港美A三地上市,是国内药企当中为数不多的以国际化路线为出发点的企业之一。 全市场来看,今年已经有美的集团、顺丰控股、龙蟠科技3家A股公司实现了港股上市,此外还有赤峰黄金、钧达股份、顺丰控股、均胜电子、百利天恒、恒瑞医药等公司正在赴港上市的不同阶段。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在内地与香港两地上市的企业共有151家(详细列表见文末)。 不过,受流动性差异、投资者结构、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港股相对A股普遍存在折价,151家A+H 上市公司的A/H溢价率均高于0%,平均溢价率达到102%,也就是所有股票价格经过汇率换算后,其A股市值比港股平均贵一倍有余。 恒瑞医药在筹划港股上市的公告发出后,12月10日股价下跌2.53%,大概率就是缘于市场对A/H溢价率这一因素的担忧所致。 当投资者面临在港股和A股之间做选择的情况时,可以适当参考富途的“恒生沪深港通AH溢价指数”这一指标,2023年6月至今,这一指数大体在130到150之间波动。 不过随着市场涨跌,恒生沪深港通AH溢价指数也经历了一些极端情况,例如今年2月初,随着市场大幅下跌,港股由于流动性层级更靠后,跌幅更大,也就导致AH溢价指数大幅上升至161,远远偏离历史区间;在此后2月中旬的反弹中,港股以其更低的位置,体现出了更大的向上弹性,AH溢价指数也很快恢复到常态区间。 同样的,在今年的国庆期间,由于A股市场休市而港股正常开盘,随着港股在假期期间的暴涨,AH溢价指数快速下跌至128,严重偏离常态区间,在10月8日之后的回调中,港股下跌的幅度也更大。 恒生沪深港通AH溢价指数,来源:富途 03 内地企业加速赴港上市,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今年以来,政策方面也在不断发力,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10月18日,证监会与联交所作出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以优化审批流程,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 中国证监会在10月举行的两次会议上表示,该委员会正在努力加快部分境外上市的审批速度,共有10多家银行和律师事务所参加会议。 另有两名消息人士称,香港交易所也采取了类似举措,与大型国际银行和中国银行举行一对一会议,讨论如何优化中国公司的上市流程。 12月10日,据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监管机构已要求大型投行帮助加快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以促进海外融资。 我们也确实能看到,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步伐正在加快。截至12月10日,港交所官网显示,12月以来,已有5家企业通过港交所聆讯,其中4家企业为内地企业,分别为英诺赛科(苏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另外一家企业为来自香港的草姬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12月通过港交所聆讯的企业,来源:港交所网站 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港股市场将进一步体现出成功率高、融资方便、反馈迅速、提升国际影响力、方便“走出去”战略等优势,吸引更多企业赴港上市;而更多优质企业登陆港股市场,也将进一步提升这一市场的吸引力,形成正向循环。
lg
...
格隆汇
2024-12-11
上一页
1
•••
41
42
43
44
45
•••
25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谈判中,特朗普几乎满足中国全部核心诉求!彭博:习近平强硬姿态奏效
lg
...
中美贸易战熄火,中国股市为何还跌了?市场害怕……
lg
...
中美突发重磅!路透社独家:华为芯片伙伴融资28亿 中国准备克服美国禁令?
lg
...
特朗普突发语出惊人!中美关税“休战”90天 高盛、瑞银上调中国GDP预测
lg
...
中美贸易突然来个急转弯、投行也紧急更改预期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54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