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同仁堂、康恩贝双双跌超4%!中药ETF(560080)四连阴,溢价走阔!国家成立濒危中药材专家组
go
lg
...
方面,五个扩容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中药
创新药
及经典名方加速上市带来品种扩容; 二是医保目录和基药目录调整带来产品量的扩容; 三是中医医院及科室建设标准和数量的提升带来医院端供给扩容; 四是中医医疗服务及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带来需求扩容; 五是国企改革有望带来中药国资背景企业业绩提升。 (来源:湘财证券《“老”中药,“新”看点——中药行业2023中期策略》) 日前,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本次中药集采中选63家企业,中选率为71.6%,平均降幅49.4%(与基准价格相比),符合市场预期。随着医保支付政策倾斜、药审中心对中药注册改革等政策落地,中药创新品种数量有望持续增加;此外,中药企业改革逐步推进,中药板块或持续进入业绩兑现阶段,高景气度维持。 大医药细分领域,“中药”和“生物科技”代表的“中”、“西”依然是近10年来医药内部分化的两条主线,“中西结合”不容忽视。中药作为中国独有的稀缺资产,政策呵护明显,现金流充足,创新动力很强,央国企市值占比近60%,与“生物科技”代表的西医领域在估值方式、驱动因素上存在互补性。 对于中药板块长期投资逻辑,浙商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孙建认为,从中药行业成长性的角度来说,根据此前在《新生——2023年中药板块分析框架》中的观点,孙建认为中药板块的成长性更多来自于量增,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企业内生改善带来的销量提升,中成药价格在历史上表现较为稳定。(来源:浙商证券《中药材,如何展望本轮涨价?》) 其他机构观点上,华安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谭国超团队在《医药行业周报,把握中药核心资产》中表示,中药板块是中长期的机会,建议优质的中药标的需要拿住拿稳,调整则视为买入机会,短期的估值等因素在景气度面前应该淡化。 中药板块业绩方面,中证中药指数一季度整体净利润增幅超过56%,增幅创史上新高! 对中药板块感兴趣的投资者,不妨关注中药ETF(560080)。公开资料显示,中药ETF(560080)跟踪复制中证中药指数,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华润三九、白云山等国内老字号中药龙头均为指数重仓股,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50%。中药ETF(560080)为全市场规模领先中药ETF,最新规模超22亿元。(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3.6.8,指数成份股不代表个股推荐)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汇添富中证中药ETF联接(A:501011;C:501012),同样跟踪中证中药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中药ETF(560080)属于中高风险等级(R4)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进取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中证中药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7-06
我国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进入爆发期,医疗器械ETF(159883)医疗器械ETF近32日累计净申购份额超3.2亿份
go
lg
...
家相关部门透露,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
创新药
品130个、批准创新医疗器械217个,仅今年上半年就有24个
创新药
获批上市,多款罕见病药物、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产品等高水平药械上市,有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据国家相关部门介绍,我国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产业集聚度、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医疗器械产业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54%。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持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持续提升,药品研发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成果已进入爆发期。 创新是整个医疗器械发展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大量临床未满足的需求亟待创新器械来解决。新的技术路线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创新层面的供给也创造了新的需求。比如糖尿病检测 CGM(连续血糖监测仪)的出现,大大解决了之前频繁扎手指的痛点,通过这个小的创新,可以看到中国整个的高端、精密制造进步,医疗器械的迭代升级提高了患者依从性。2014年以来的医疗器械政策的改革以来,国家层面全力支持鼓励创新器械的发展,推出了创新器械优先审批等一系列政策,像DRG除外支付、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证调整等。 DRGs通俗来说就是按照病种来控费。因为创新产品早期的定价相对较高,容易超过DRGs的支付标准。北京去年出台了DRGs除外支付的新政策,对新上市、新获批的医疗器械有一段时间的豁免,而且可以根据新的产品对支付标准重新校对,体现了对创新器械的扶持。 另外关于医疗设备配置证调整,很多国产的大型医疗设备,已经可以完全替代进口,且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所以现在像CT、核磁这些大型的设备基本完全放开,不再纳入甲类、乙类的审批。配置证的放开一方面说明中国医疗市场发展壮大,医院具备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支付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国产医疗器械创新发展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最近,中证医疗器械指数跌落至12427.09点低位,相比2021年6月高点接近腰斩。目前中证医疗器械指数最新PE估值27.71倍,低于指数发布以来近86%的时间区间,已处于绝对的“估值洼地”,配置性价比凸显。 实际上,投资者对于长坡厚雪的医疗赛道呈现“越跌越买”的情绪,先觉资金往往在动荡中逢低布局“估值洼地”,医疗器械ETF近32日累计净申购份额超3.2亿份。在今年行业轮动加速和弱复苏、弱预期下,受医保支出带来的行业增速托底效应,医疗器械作为医药板块中一个偏长期、成长性较高的细分板块,在“疫后复苏”、创新迭代、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创新出海国际化升级的逻辑共振中,再次成为投资者心中众多“不确定性”中的一份“确定性。 国信证券认为公共卫生防控影响褪去,院内诊疗刚需恢复强劲。医疗设备及上游板块:短期看,公共卫生防控相关及内镜设备采购需求增加,23Q1部分贴息贷款订单确认带来业绩增长。预计23Q2收入端逐渐恢复稳健增长;中长期维度,看好以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为首的国产医疗器械替代进口及出海前景。高值耗材板块:短期看,手术相关的耗材预计23Q2复苏明显,尤其是刚性需求较强的眼科耗材、内镜耗材、心血管耗材等,22年公共卫生防控压制的院内诊疗量在今年逐季度恢复;特别是22年Q2及Q4由于多地封城及公共卫生防控放开导致院内正常诊疗秩序受到扰动较严重,因此23Q2部分公司也存在一定低基数效应;中长期看,我们看好在集采、DRGS/DIP背景下,国产优质耗材公司的进口替代加速及出海前景。体外诊断板块:预计Q2院内临床诊疗复苏带动检验量恢复,在IVD集采的大背景下,进口替代进程加速,行业面临整合及洗牌,行业集中度有望在未来3-5年迅速提升,国内免疫诊断龙头公司有望达到20%以上的市场份额。医疗服务板块:短期来看,医疗服务专科连锁由于治疗刚需性不同,恢复节奏有所差异。预计23Q2眼科医疗服务快速恢复,在多个专科条线中表现突出,体现了眼科需求的刚性和持续增长的潜力。中长期来看,当前医疗服务板块的景气度处于上行期:民营专科连锁业态不断丰富,从过往被市场熟知的眼科、口腔,到辅助生殖、肿瘤、脑科、中医、第三方检验及第三方影像等。医改趋势下医疗服务价格有望逐步调整,进一步彰显医疗服务的技术价值。 【指数调仓纳入国产内镜龙头,医疗器械踏上科创板“快车道”】 6月12日,医疗器械ETF的标的指数中证医疗器械迎来了一年两度的指数成分股调整。科创板国产软性内镜龙头澳华内镜、家用呼吸机组件龙头美好医疗、科创板国产平台型分子试剂龙头诺唯赞、国产呼吸机龙头怡和嘉业、国内吻合器领先生产商东星医疗纷纷被纳入成分股。 医疗器械ETF标的指数在医疗器械板块纯中选纯,充分表征了A股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目前,医疗器械ETF的科创板股票含量最新突破20%,踏上了科创板的快车道。 科创板的股票具备高成长属性,净利润增长、研发支出占比、研发投入增长均较大程度领先于其他宽基,孕育着中国科技巨头的摇篮,今年以来走势大幅度领跑宽基。医疗器械的“高端制造”、“硬科技”含量属性愈加凸显,是加快实现高水平医学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践行地第之一。医疗器械指数越来越高的“科创”含量,将进一步引领投资者抓住优质国产医疗设备企业的黄金发展机遇,分享器械板块“科技自主”+“创新升级”的成长红利。 【借道行业代表指数ETF,低位布局医疗器械板块】 医疗器械ETF(SZ159883)为目前A股规模最大的一只医疗器械行业ETF。该ETF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标的指数除了覆盖眼科、医美等消费医疗,还囊括了院内诊疗有关的高值耗材、以及医疗设备股,可以成为大家布局疫后医疗复苏、创新器械的beta工具。 截至2023年7月5日,标的指数最新PE估值27.71倍,低于指数发布以来近86%的时间区间,板块估值已至较低位置,长期来看医药行业仍将不改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场内用户可通过医疗器械ETF(159883),一手仅需70元左右,免缴印花税;场外用户可关注联接基金(A份额013415,C份额013416)。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7-06
创新药
板块持续走低 恩华药业逼近跌停
go
lg
...
7月6日消息,
创新药
板块盘中持续走低,恩华药业逼近跌停,泽璟制药、海思科、迈威生物、吉贝尔、红日药业、美迪西跌超4%。
lg
...
金融界
2023-07-06
银河证券:A股下半年仍处于布局时点,建议关注2+1主线
go
lg
...
分领域:食品饮料(白酒、啤酒)、医药(
创新药
、中药)、周期底部农林牧渔(猪周期)以及汽车产业链(部分新能车、汽车零部件)等。
lg
...
金融界
2023-07-06
海思科领跌超4%,
创新药
ETF(159992)盘中震荡回调,连续2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go
lg
...
截至9:48,
创新药
ETF(159992)震荡回调,现下跌0.72%,成交额达3587万元,成交额持续扩大。该基金近两个交易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 图片来源:wind 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
创新药
产业指数,该指数现下跌0.64%,指数成份股中,荣昌生物上涨0.78%,科伦药业、丽珠集团等个股跟涨;海思科下跌4.65%,美迪西、东诚药业等个股跟跌。 图片来源:wind 中证
创新药
产业指数从沪深市场主营业务涉及
创新药
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
创新药
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5日,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含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智飞生物、长春高新、沃森生物等,前十大集中度为53.22%。(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指数成份股不代表个股推荐) 图片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安信证券分析认为,目前来看,国内
创新药
企业的出海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部分
创新药
已在美国获批上市;另外有部分
创新药
(主要为PD-1单抗)的审评有望在2023年获得最新进展,若相关产品在2023年获FDA批准上市,则有望进一步增强国内企业
创新药
出海信心,强化
创新药
国际化逻辑可行性。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7-06
开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0.22%,机器人概念、汽车产业链表现低迷
go
lg
...
上几个维度,我们筛选得到军工、半导体、
创新药
、食品饮料、交运和煤炭六大方向,后续有望低位修复。
lg
...
金融界
2023-07-06
完善“卡脖子”产品审批,我国
创新药
械研发上市迎来爆发期
go
lg
...
续提升,药品研发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我国
创新药
械研发上市迎来爆发期。随着这些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创新、急需药械获批上市,鼓励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逐步显现。焦红表示,我国将继续优化完善临床急需药品、罕见病药品、儿童药品、国产替代产品、“卡脖子”产品等的审批,推动一批技术高、疗效好、影响大的标志性
创新药
械上市。 据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从2021年的8438亿人民币跃升至2022年的9582亿元人民币,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国信证券近期表示,在医院诊疗秩序恢复及集采、DRG等政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低渗透率、低市占率、高成长性、高壁垒、具备优秀商业模式的细分板块仍是最值得投资的方向,建议积极配置内镜、电生理、大型影像设备、科研仪器等领域,同时关注骨科、TAVR行业的积极变化。持续重点推荐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南微医学、微创医疗、威高股份、惠泰医疗、沛嘉医疗、新产业等公司。
lg
...
金融界
2023-07-06
国产新药批准数量创新高、医保续约规则缓和,利好
创新药
估值抬升
go
lg
...
国产新药批准数量正逐年增加。据人民金融
创新药
数据库,今年上半年(截止6月29日)共有15家企业的17款国产1类
创新药
(包括化药、治疗用生物制品,不含中药、疫苗)获批上市,获批数量创新高,适应症主要涵盖肿瘤治疗、糖尿病治疗等领域。进入2023年下半年,还有26款2022年12月31日前申报上市的国产1类新药已在审批审评的路上,或有望迎来收获期。 另外,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即将展开,国内企业共有34款
创新药
有望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加速进院速度,从而实现产品的加速放量。 近期,浙商证券表示,看好
创新药
行业中长期向好趋势,并坚定看好本土
创新药
国际化突围。推荐:泽璟制药、先声药业、贝达药业、君实生物、首药控股、复星医药、科济药业;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荣昌生物等。此外考虑到2021-2023年CXO行业景气周期,此次温和
创新药
价格、销售空间预期,该机构认为有望为本土CXO稳定增长提供支撑,推荐本土CX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康龙化成、九洲药业等。
lg
...
金融界
2023-07-06
光大证券:医保谈判续约规则框架保持稳定
创新药
政策环境边际向好
go
lg
...
,在整体政策框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于
创新药
续约的规则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支付政策环境更加友好,利好
创新药
在国内的销售放量。对于进入医保的
创新药
来说,远期的价格降价压力预期将得到明显缓解,在rNPV估值体系中,远期现金流折现将得到更好的估值环境。
lg
...
金融界
2023-07-06
银河证券:A股下半年仍处于布局时点 震荡上行概率较大
go
lg
...
分领域:食品饮料(白酒、啤酒)、医药(
创新药
、中药)、周期底部农林牧渔(猪周期)以及汽车产业链(部分新能车、汽车零部件)等。
lg
...
金融界
2023-07-06
上一页
1
•••
994
995
996
997
99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南华早报独家:特朗普和习近平可能在这个时间点会面
lg
...
中美重大突发!中国禁止一美国商务部工作人员离境 究竟怎么回事?
lg
...
日本政坛大消息引爆行情!日本执政联盟遭遇历史性惨败 日元开盘飙升近百点
lg
...
中国经济传重量级声音!彭博独家:中国财政部副部长释放重要信号
lg
...
黄金突然加速上涨!金价日内大涨近20美元 FXStreet高级分析师金价技术分析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