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行业回暖?光伏ETF基金(516180)涨超1.4%创近1月规模新高,新能车ETF(515700)涨近1%
go
lg
...
至2025年5月8日 10:03,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931151)强势上涨1.15%,成分股高测股份(688556)上涨17.00%,迈为股份(300751)上涨4.37%,锦浪科技(300763)上涨3.67%,固德威(688390),上能电气(300827)等个股跟涨。光伏ETF基金(516180)上涨1.48%,最新价报0.5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7日,光伏ETF基金近2周累计上涨1.12%。 流动性方面,光伏ETF基金盘中换手1.55%,成交93.45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5月7日,光伏ETF基金近1年日均成交463.32万元。 规模方面,光伏ETF基金最新规模达5976.69万元,创近1月新高。 长城证券认为,随着沿海省份2025 年海风重点项目清单陆续公示,风电招投标市场火热,我国在建风电项目规模较大,一季度以来产业链排产出货良好。欧洲2024 年度资源核准授予容量同比增速较高,陆上和海上风电有望迎来高增。 民生证券认为,光伏方面受“新老划断”政策影响,今年以来厂商纷纷加速建设和备案,短期推高需求。然而4 月下旬以来,伴随“5.31”政策截点的临近,终端需求退坡快于预期,
光
伏
产业链
价格在经历短暂的企稳改善后,4 月价格再次下跌。 我们认为,以上行业制造端景气度的回落,是厂商在外需不确定性增加,而对内需能否承接仍存疑虑的背景下作出的防御性选择。往后看,若生产端景气度进一步下滑,或需要更多增量政策出台,在改善实际需求的同时拉动厂商信心的回暖。 截至2025年5月8日 10:03,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上涨0.68%,成分股富临精工(300432)上涨3.94%,银轮股份(002126)上涨3.90%,宁德时代(300750)上涨2.51%,孚能科技(688567)上涨1.79%,威迈斯(688612)上涨1.67%。 新能车ETF(515700)上涨0.68%,最新价报1.6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7日,新能车ETF近2周累计上涨2.28%。 规模方面,新能车ETF近2周规模增长4050.10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消息面上,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拓展汽车消费场景。 争取国家支持我省率先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市探索建立汽车改装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适度放宽新能源车智能化和赛事用车改装限制,大力争取举办国际汽车赛事,着力拓展汽车租赁、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支持建设汽车博物馆、主题公园等。 此外新能车,2025 年3 月持续超预期,中国&欧洲销量走势强劲。2025 年3 月,中国/欧洲十国/美国新能源车销量分别112.8/30.4/15.3 万辆,同比分别36%/26%/13%,渗透率分别47%/24%/10%。中国销量累计同比增速超预期,受到政策利好和高端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占比持续提升带动,国内销量形势向好。 截至2025年5月8日 10:03,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H30597)上涨0.30%,成分股宁德时代(300750)上涨2.51%,隆基绿能(601012)上涨1.19%,国轩高科(002074)上涨1.05%,天赐材料(002709)上涨0.91%,TCL中环(002129)上涨0.90%。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0.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7日,新材料ETF指数基金近2周累计上涨1.02%。 流动性方面,新材料ETF指数基金盘中换手2.73%,成交64.07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5月7日,新材料ETF指数基金近1周日均成交215.20万元。 投资者可借道光伏ETF基金(516180)、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新能车ETF(515700)把握相关产业领域投资机遇。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002594)、汇川技术(300124)、宁德时代(300750)、三花智控(002050)、亿纬锂能(300014)、华友钴业(603799)、赣锋锂业(002460)、格林美(002340)、天齐锂业(002466)、宏发股份(60088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98%。 光伏ETF基金紧密跟踪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从主营业务涉及
光
伏
产业链
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
光
伏
产业
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93115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隆基绿能(601012)、阳光电源(300274)、TCL科技(000100)、特变电工(600089)、通威股份(600438)、TCL中环(002129)、晶科能源(688223)、正泰电器(601877)、德业股份(605117)、晶澳科技(00245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78%。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先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基础材料以及关键战略材料等新材料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材料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H305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300750)、北方华创(002371)、万华化学(600309)、隆基绿能(601012)、三环集团(300408)、通威股份(600438)、华友钴业(603799)、三安光电(600703)、格林美(002340)、宝丰能源(60098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75%。 相关产品: 新能车ETF(5157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C:012699)。 光伏ETF基金(516180),平安光伏指数基金(A类:012722;C类:012723);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 新能车ETF(5157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C:01269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08 10:26
太平洋:给予协鑫集成买入评级
go
lg
...
高增,光伏组件出货市占率稳居前十。随着
光
伏
产业链
报价见底,行业盈利有望逐步迎来修复,公司营业收入有望见底,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6.60亿元、203.48亿元、239.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亿元、2.18亿元、4.2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2元、0.04元、0.0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东北证券韩金呈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41.69%,其预测2025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3.11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44。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2家。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5-08 08:46
泉果基金调研聚和材料
go
lg
...
2024年境外营收占比约7%,随着海外
光
伏
产业链
逐步构建,公司海外市场渠道优势将逐步凸显。 资产质量方面,截止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90亿元,所有者权益49亿元,资产负债率46%,货币资金及金融性交易资产接近20亿元,银粉、银浆等存货约8.6亿元,资金储备相对充裕,同时,公司继续强化运营效率,严格管理往来款项,应收账款及票据维持在相对健康水平;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减值测试,2024年公司计提减值损失1.4亿元,其中2024年单四季产生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为聚有银商誉、泰国工厂固定资产减值及存货跌价;信用减值损失主要为单项客户坏账损失;而2025年一季度几乎不再计提资产及信用损失,表现公司各项减值测试相对谨慎、充分。 回购方面,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促进公司稳定健康发展,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公司于 2024 年2月、2024 年7月实施两期回购,截止 2024年底,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1,1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90%,支付资金总额5.2亿元。 综上,公司经营业绩保持稳定,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并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34元,预计派发金额1亿元。回顾2024年,光伏行业进入阶段性供需错配周期,部分跨界、中小企业已陆续关停、甚至退出,公司秉承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通过技术创新迭代产品结构、主动优化客户和市场结构,保证业绩相对稳定;展望2025年,公司将继续围绕研发能力、生产能力、人才梯队、产品结构等进行优化,通过向上游延伸巩固产业链竞争优势,横向拓展孵化新产品、新业务,共同保证公司经营规模、行业地位逐步提升,并打造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2、公司新产品、新业务取得明显突破。 公司紧跟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光伏导电浆料板块突破性进展如下: (1)TOPCon领域,公司实现TOPCon电池LECO烧结银浆持续提效,实现量产TOPCon电池密栅窄线宽背面细栅银浆,通过材料体系创新,实现量产89%细栅和83%主栅浆料量产;(2)HJT领域,公司HJT银包铜浆料产品的体电阻、接触电阻率和银含量大幅降低,20%及其以下银含低成本浆料实现大批量量产,完成金属网版印刷技术升级,实现8-12μm开口印刷,完成0BB技术的超低银含45%主栅开发及量产;(3)X-BC领域,公司完成P区和N区的钢板印刷高效银浆量产,配合全开口印刷网版实现全面量产,已在头部客户占有较高市场份额;(4)无银化领域,公司首创推出可用于光伏电池的铜浆产品,已在多个头部客户内部进行测试并实现小规模出货,可灵活匹配市场主流电池技术路线,有望大幅度降低光伏电池金属化成本;(5)钙钛矿领域,完成单结钙钛矿超低温固化的背电极浆料开发,在钙/硅和钙/钙叠层方面,开发出适配的超低温固化浆料,得到了电池厂极大认可,报告期内,公司主动顺应应对行业少银化、无银化技术趋势,前瞻性匹配超精细印刷技术降低栅线高宽比,不断优化浆料结构设计,高频、高效对接客户定制化浆料需求,例如推出“超细线印刷+低固含+无主栅”技术、银包铜浆方案、和新型0BB技术匹配浆料产品,实现“种子层+铜浆”技术突破攻克铜高温氧化抑制难题,致力于推动光伏行业“减银-替银-无银”技术演进历程,为行业降本增效贡献力量,与客户共享技术超额红利。 公司深知核心原材料自主研发与大规模生产对保障导电浆料稳定供给、提高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报告期内,公司拟投资12亿元在常州建设“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该项目完成后,公司将具备大规模量产电子级金属粉体的能力,并同步设立全球领先的粉体研发中心,当前量产金属粉体已实现光伏、非光伏电子浆料的全系列产品覆盖;公司拟投资3亿元在常州建设“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工厂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完成后,将具备年产300吨无机粉体生产能力,并建立起与之配套的材料研发与工艺改进中心,未来随着金属粉体及玻璃粉自供比例的提升,一方面能够增厚公司光伏导电浆料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保障原材料的客制化与稳定供应,提升产品品质及市场份额。 公司依托对光伏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度理解,提前布局胶黏剂系列产品,为客户提供全套功能性材料解决方案。报告期内,旗下子公司德朗聚开发出新一代光伏组件封装定位胶、绝缘胶及电池保护胶等系列产品,并在ECA导电胶等产品上建立性能领先优势;针对0BB不同技术路线开发出的封装定位胶已在相关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针对BC组件封装要求推出新型绝缘胶与电池保护胶系列产品有效解决其工艺痛点并助力产业化进程,未来将与光伏导电浆料产品实现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 公司围绕浆料技术平台,精准切入新能源与电子行业交叉领域的功能材料市场,形成覆盖射频器件、片式元器件、PDLC(电致变色玻璃)、EC导电胶、LTCC(低温共烧陶瓷)、高性能导热材料等多维度的电子浆料产品矩阵。报告期内,旗下子公司匠聚已在高端电子浆料领域打破海外企业垄断,凭借产品性能、服务响应速度等抢占市场份额,在多个产品领域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体系。 综上,公司将坚持集团战略布局不动摇,“立足浆料、匠心精修”,务必实现高端电子粉体、电子浆料和胶黏剂的进口替代,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以“粉、浆、胶”为核心的材料科技集团。 未来三到五年,公司将继续围绕研发能力、生产能力、人才结构、产品结构等进行持续优化,公司经营规模、行业地位预计也将进一步提升。 二、公司就会议前所征集的问题做相关回答 1、公司年报里提到“铜浆产品不仅能大幅降低电池金属化成本及碎片率,更是助力光伏行业正式迈向无银化时代,开启铜浆应用元年”,请问公司铜浆进展及所处阶段、未来产业化节奏? 答:报告期内,公司已对接市场上几乎所有主流一体化组件客户,针对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客户诉求定制开发铜浆产品,其中基于HJT技术路线与铜浆材料的高度适配性,公司已率先完成1-2款核心铜浆产品突破,随后也拓展开发出适配于TOPCon、X- BC的专用铜浆产品;目前正在围绕新一代全开口网版、0BB无主栅等技术进行配套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铜浆产品在多轮可靠性测试中性能表现优异,多家客户DH500湿热、DH1000紫外、DH2000热循环及TC焊接拉力等系列测试中,同步实现小批量试产与订单交付。 公司认为,现阶段重点推进铜浆量产配套设备开发、终端市场培育。一方面,公司已配合开发链式烧结炉、加热平台、激光烧结三种设备工艺,待量产设备成熟后有望推动铜浆进入产业化阶段。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配合组件客户加强市场培育,也希望能通过相关政策鼓励铜浆应用试点,提升终端电站对铜浆组件的接受意愿,实现铜浆产业化应用。 2、银浆方面,公司目前加工费、市占率情况及未来展望。 答:市占率方面,公司最新综合市占率约30%,个别产品如TOPCon背细、BC P-Poly等导电浆料市占率已超40%;加工费方面,不同产品加工费均维持稳定,X-BC,HJT浆料溢价相对坚挺,但由于各家电池厂报价方式均不相同,因此难以披露加工费的准确数字。 公司认为后续主流浆料加工费相对稳定,下降压力较小,主要是:(1)光伏导电浆料环节竞争格局趋于稳定。当前融资收紧、电池客户坏账频发均在推动浆料环节格局优化,浆料厂对于客户选择愈发谨慎,不再盲目冲量,绝大多数新进入者主要针对银包铜、铜浆等下一代产品研发;(2)光伏技术迭代速度仍较为高频。公司一方面针对现有主流技术进行产品迭代,TOPCon仍有很多提效空间,同时,公司也针对BC、HJT、钙钛矿等新技术方向积极储备全新一代导电浆料,新品在推广阶段会存在阶段性缺货,优质粉体及浆料也会存在阶段不足,均有利于提振加工费水平。(3)白银价格扰动较大,由于光伏导电浆料产品一般采用“银点+加工费”模式定价,近期白银价格呈现宽幅震荡趋势,上下波动幅度超1000元/kg,单日波动也常有100-200元/kg,因此下游电池客户近期更关注银价波动,而非几十块钱的加工费波动,更多会通过择时下单方式降低金属化成本。 综合来看,公司研发体系具有自我迭代能力,对技术理解深刻,同时当前市场份额领先具有大量样本量及测试窗口,能高频次配合客户优化产品设计,不断修出低成本、高效率浆料产品,保障加工费维持稳定。 3、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环比提升的具体原因。 答:短期借款,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已贴现未到期的非9+6银行票据余额增加;应付票据,主要随着公司规模增加,议价能力增强,部分采购采用票据形式结算等原因。 公司目前资金实力和资产结构良好,但在当前光伏行业相对严峻的背景下,也在不断优化资金管理和提升供应链议价能力,更好应对市场挑战并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4、X-BC技术对于导电浆料要求的难点及公司相关产品市占率表现。 答:(1)X-BC电池金属电极均在背面,膜层结构和工艺较为复杂,要求导电浆料既要保证良好的导电性,又不能破坏膜层。(2)X-BC电池烧结温度较低且高温时间更短,对导电浆料接触优化要求更高;(3)X-BC电池金属电极位于背面,提升了印刷精度、断栅控制等要求,浆料产生的任何问题都可能导致漏电。 公司X-BC电池 P- Poly区浆料产品市占率超过80%,主要得益于优异接触性能和印刷性能。此外,公司在N-Poly区也取得了技术突破,产品即将大规模量产。 5、公司2024年四季度、2025年一季度光伏导电浆料的出货量、N型占比及各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对2025年出货量展望。 答:公司2024年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约2024吨,N型占比约78%;2024年第四季度出货量接近410吨,N型占比约95%;2025年一季度出货量超440吨,N型占比约96%。展望2025年,由于公司出货量与下游电池排产强相关,而去年以来行业月度波动较大,因此公司目前无法给出具体指引数据,但公司对光伏行业未来仍充满信心,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国内新增装机接近60GW,同比增长30%,预计全年仍有望保持增长,公司预估2025年出货量有望维持同比增长态势。 6、公司2024年海外市场销售情况及未来展望? 答:2024年,公司境外营业收入约9亿元人民币,占营收比例约7%。公司海外客户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在海外建厂的中国企业,这类客户的技术研发需求和浆料性能要求与国内情况类似,产品价格和商务条件方面也较为相似;二是纯海外客户,包括在印度、土耳其、欧洲、埃及、韩国和新加坡等地的本土企业,随着东南亚四国受到双反关税和贸易壁垒影响,在东南亚四国设厂的中国电池厂商开工情况受到较大冲击。然而,由于公司早期布局非国内客户的海外光伏电池厂家,向其提供高品质和技术性能的浆料产品,公司海外市场开拓进展顺利,在印度市场市占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并已在欧洲及埃及等市场开始批量出货。随着海外客户的产线投产,预计2025年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将继续提升。 7、公司是否有并购重组计划 答:公司当前专注于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但也在密切关注外部潜在优质并购机会,特别是倾向于选择与光伏导电浆料的技术迭代相通、商业模式相似的行业,如有新的收购计划将会提前公告。 公司上市后已在资本市场进行多项举措,包括以自有资金的方式参与认购产业基金,积极发掘并投资数个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领域优质企业,投资标的均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强协同性,有助于上下游市场实现深度协同,也有利于公司发掘优质投资并购标的,此前公司已有成功收购江苏连银的案例。 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强大的材料技术平台,从光伏领域延伸到其他行业板块,依托现有技术平台、雄厚资金实力,以及优秀运营团队,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增长。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07 14:26
“五一” 近百场车展助力板块上扬,新能车ETF(515700)、光伏ETF基金(516180)创近1月规模新高
go
lg
...
至2025年5月7日 10:57,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931151)上涨0.07%,成分股迈为股份(300751)上涨4.66%,阿特斯(688472)上涨1.47%,晶科能源(688223)上涨1.26%,科士达(002518)上涨1.11%,林洋能源(601222)上涨1.08%。 光伏ETF基金(51618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0.54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6日,光伏ETF基金近2周累计上涨2.26%。 流动性方面,光伏ETF基金盘中换手2.71%,成交162.25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5月6日,光伏ETF基金近1周日均成交325.41万元。 规模方面,光伏ETF基金最新规模达5963.50万元,创近1月新高。 消息面上,“五一”假期前夕,在江苏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数智能源服务中心,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大屏上跳动着实时负荷曲线,标志着江苏首个增量配网虚拟电厂正式投运。自2023年6月启动以来,该中心已聚合分布式光伏26兆瓦,储能105千瓦/210千瓦时,可调节负荷145兆瓦,建成“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平台。 平安证券认为,大额固定资产折旧拖累光伏企业业绩。近期,光伏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头部企业发布2024 年年报,整体呈现较明显的亏损。我们判断,未来光伏制造企业资产减值对利润表的影响可能收窄,但由于固定资产折旧规模较大,在当前供需整体宽松的背景下,相关企业实现盈利的难度仍然较大。 截至2025年5月7日 10:57,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H30597)上涨0.30%,成分股中兵红箭(000519)上涨3.11%,宁德时代(300750)上涨2.43%,中航高科(600862)上涨2.33%,菲利华(300395)上涨2.26%,天岳先进(688234)上涨1.92%。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上涨0.20%, 冲击3连涨。最新价报0.49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6日,新材料ETF指数基金近2周累计上涨0.61%。 投资者可借道光伏ETF基金(516180)、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新能车ETF(515700)把握相关产业领域投资机遇。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002594)、汇川技术(300124)、宁德时代(300750)、三花智控(002050)、亿纬锂能(300014)、华友钴业(603799)、赣锋锂业(002460)、格林美(002340)、天齐锂业(002466)、宏发股份(60088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98%。 光伏ETF基金紧密跟踪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从主营业务涉及
光
伏
产业链
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
光
伏
产业
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93115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隆基绿能(601012)、阳光电源(300274)、TCL科技(000100)、特变电工(600089)、通威股份(600438)、TCL中环(002129)、晶科能源(688223)、正泰电器(601877)、德业股份(605117)、晶澳科技(00245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78%。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先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基础材料以及关键战略材料等新材料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材料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H305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300750)、北方华创(002371)、万华化学(600309)、隆基绿能(601012)、三环集团(300408)、通威股份(600438)、华友钴业(603799)、三安光电(600703)、格林美(002340)、宝丰能源(60098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75%。 相关产品: 新能车ETF(5157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C:012699)。 光伏ETF基金(516180),平安光伏指数基金(A类:012722;C类:012723);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 新能车ETF(5157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C:01269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07 11:17
通灵股份收盘上涨3.26%,滚动市盈率59.94倍,总市值33.86亿元
go
lg
...
与了光伏接线盒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江苏省
光
伏
产业协会
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员单位。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2.65%;净利润2088.07万元,同比-41.64%,销售毛利率14.51%。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70 通灵股份 59.94 47.43 1.58 33.86亿 行业平均 28.92 29.83 2.60 151.89亿 行业中值 26.37 28.73 2.00 68.83亿 1 航天机电 -267.57 -130.19 1.91 92.65亿 2 固德威 -161.73 -159.66 3.62 98.68亿 3 拓日新能 -134.08 404.74 1.05 43.66亿 4 协鑫集成 -83.95 189.32 6.05 129.29亿 5 明冠新材 -26.31 -38.50 0.95 25.83亿 6 *ST天龙 -25.51 -35.84 -106.05 9.78亿 7 琏升科技 -23.56 -22.46 11.28 24.77亿 8 晶科能源 -22.47 560.30 1.86 554.29亿 9 亚玛顿 -21.93 -23.15 0.98 29.34亿 10 国晟科技 -20.50 -19.17 2.45 20.22亿 11 华民股份 -16.94 -16.14 8.51 48.03亿
lg
...
金融界
05-06 18:56
资金抢筹!光伏ETF基金(516180)涨超2%,新能车ETF(515700)涨1.89%冲击3连涨,布局窗口已至?
go
lg
...
截至2025年5月6日早盘收盘,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931151)强势上涨2.07%,成分股上能电气(300827)上涨4.91%,石英股份(603688)上涨4.17%,东方日升(300118)上涨3.95%,协鑫集成(002506),天合光能(688599)等个股跟涨。 光伏ETF基金(516180)上涨2.08%,最新价报0.54元。 消息面上,
光
伏
产业
数据显示,组件因需求趋弱,5月份订单能见度较差,头部厂商缩减排产,减少外放代工订单,预计排产降幅超过10%,二、三线厂商订单不足,可能降价抛货。 国海证券认为,预计5 月组件价格将进一步下跌,但跌幅趋缓。4月上半月国内部分分布式项目抢装,组件厂家开工稳定,下半月随着国内部分项目采购收尾,加之海外订单跟进量缩减,组件厂家开工率下滑。 截至2025年5月6日早盘收盘,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H30597)强势上涨1.55%,成分股湖南裕能(301358)上涨6.09%,蓝晓科技(300487)上涨5.03%,西部超导(688122)上涨4.90%,雅克科技(002409),天岳先进(688234)等个股跟涨。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上涨1.44%,最新价报0.49元。 份额方面,新材料ETF指数基金近1月份额增长2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同类第一。 截至2025年5月6日早盘收盘,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强势上涨1.79%,成分股尚太科技(001301)上涨6.42%,湖南裕能(301358)上涨6.09%,银轮股份(002126)上涨5.51%,厦钨新能(688778),盟固利(301487)等个股跟涨。 新能车ETF(515700)上涨1.89%, 冲击3连涨。最新价报1.6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30日,新能车ETF近2周累计上涨1.86%。 规模方面,新能车ETF最新规模达22.08亿元,创近1月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2。 消息面上,比亚迪5月5日公告,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8.01万辆,同比增长21.33%。2025年1-4月,公司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38.09万辆,同比增长46.98%。 此外,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记者走访多家热门新能源品牌门店并发现,“智能驾驶”这一曾经的“宣传C位”主打词,正逐渐淡出车企产品宣传的核心话术,甚至变成“你问我才说”的隐藏词汇。 国金证券认为,从本季度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竞争仍在持续加剧,自主&电车替代空间确实在减少,车企板块单车ASP持续下降;但是,具备较强降本能力的公司,可以在单车ASP下降的同时实现毛利率的同步提振。因而我们从基本面兑现角度,推荐采用低成本路线+强爆款打造能力+强新车周期的公司。 投资者可借道光伏ETF基金(516180)、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新能车ETF(515700)把握相关产业领域投资机遇。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002594)、汇川技术(300124)、宁德时代(300750)、三花智控(002050)、亿纬锂能(300014)、华友钴业(603799)、赣锋锂业(002460)、格林美(002340)、天齐锂业(002466)、宏发股份(60088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98%。 光伏ETF基金紧密跟踪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从主营业务涉及
光
伏
产业链
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
光
伏
产业
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
光
伏
产业
指数(93115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隆基绿能(601012)、阳光电源(300274)、TCL科技(000100)、特变电工(600089)、通威股份(600438)、TCL中环(002129)、晶科能源(688223)、正泰电器(601877)、德业股份(605117)、晶澳科技(00245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78%。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先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基础材料以及关键战略材料等新材料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材料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H305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300750)、北方华创(002371)、万华化学(600309)、隆基绿能(601012)、三环集团(300408)、通威股份(600438)、华友钴业(603799)、三安光电(600703)、格林美(002340)、宝丰能源(60098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75%。 相关产品: 新能车ETF(5157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C:012699)。 光伏ETF基金(516180),平安光伏指数基金(A类:012722;C类:012723);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 新能车ETF(5157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C:01269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06 12:56
通威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现金流筑牢安全垫,全球化布局重构竞争格局
go
lg
...
指标均稳居行业前列,进一步巩固了通威在
光
伏
产业链
下游的竞争力。 除了多项核心业务的销量及市占率稳固,行业巨变之下,通威的财务安全边际未受根本动摇。在行业整体陷入现金流危机之际,通威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保持正流入,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约400亿元,不仅体现了其产业链议价能力与运营效率,也为应对市场波动提供了坚实的财务支撑。此外,控股股东亦持续为通威股份发展提供强力支持,近年来通过参与可转债发行认购、二级市场增持股票,持续支持通威股份高质量发展。2024年4月,通威启动了股份回购计划,截至2025年3月6日,累计回购1.02亿股,占总股本的2.2588%,回购金额为20.08亿元,向市场传递了通威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控股股东逐步对公司实施增持计划,累计增持62,511,972股,合计增持金额约13亿元,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通威长期价值的认可。 技术降本与创新,穿越周期的双重引擎 面对行业至暗时刻,通威股份选择以技术革命对冲价格下行,凭借技术创新构建起独特的突围路径。其核心竞争力既根植于持续深化的技术降本能力,更源于面向未来的多维技术布局。 技术降本的优势在硅料业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通威持续优化工艺与创新管理机制,成功导入60对棒还原炉、高沸裂解、废硅粉回收等关键设备和技术,多项降耗攻关成效显著,其中综合电耗、硅耗分别降至46度、1.04Kg以内,其指标正随着工艺升级和销量提升而持续优化,目前内蒙基地生产现金成本已降至2.7万/吨以内(不含税)。通威动态优化生产组态,叠加各项降本增效措施,成本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有效强化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通威更是走在了行业前列。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的投入运营,为通威的技术迭代和增效按下了“加速键”。围绕TNC技术,通威从多个维度深入推进提效降本。通过优化生产节拍、升级网版图形、循环利用化学品、导入国产化浆料等措施,在单线产能、A级率、转换效率、非硅成本等方面树立行业标杆。强大的技术实力加持之下,TNC、THC组件功率多次打破纪录。通威还规划了一系列电池、组件一体化提效方案,有望在2025年推动TNC组件量产主流功率档位继续提升25W以上,进一步凸显产品功率端的差异化优势。 通威高效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通威的发展蓝图中,技术突破仍然是驱动公司持续前行的核心引擎。新技术研发方面,通威着力对标国际前沿技术方向,解决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瓶颈,构建了多赛道、多维度协同创新研发体系。 通威股份去年多线并进,其中1GW-HJT中试线成果显著,HJT 210-66版型组件功率连续9次打破世界纪录,最高组件功率已达790.8W(对应组件效率25.46%),明确了铜互连2.0技术路线,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无银化HJT方案。通威TBC产品顺利取得TUV莱茵认证和出货资质;中试线210R-66版型批次功率达成660W,位列行业第一梯队,同时已储备贱金属应用方案,为后续降本方案开辟清晰路径。在前沿技术领域,通威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已达34.17%,并完成兆瓦级试验线设备选型论证及布局规划。 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组件研发车间,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也让通威组件在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与肯定,收获了全球客户的高度认可。去年通威全球市场拓展可谓攻势凌厉,组件海外销量实现同比98.76%的逆势增长,国际订单突破地域边界。 周期拐点将至,全球化布局重构竞争格局 步入 2025 年,光伏行业出现了积极变化,拐点信号逐渐显现。1-3月,我国新增光伏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今年全国两会凝聚共识,强调破除内卷并非简单遏制竞争,而是应通过技术革新,推动行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工信部印发的光伏制造新规也在强化引导,准入门槛提高,新建项目电耗、水耗标准再提高、资本金比例最低30%,预计行业集中度将向头部企业倾斜。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承压,既是光伏行业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阵痛,也是龙头企业重构竞争力的契机。虽短期来看,价格战与产能过剩的压力仍未消散;长期观之,技术领先性、全球化布局与财务稳健性将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这些也是通威股份持续打磨和破局突围的有效路径。 出海布局方面,通威的全球化战略以技术为纽带,深度布局高潜力市场。2024年,通威全球化布局全面提速,针对欧洲市场,其TNC-G12/G12R系列组件凭借高功率(720W)与适配性,覆盖多元场景,并在西班牙、德国等展会中展示“中国智造”实力。通威股份成功斩获沙特、波兰等多国GW级项目订单,突破欧洲大型能源集团合作壁垒。在中东与新兴市场,通威斩获南非、阿联酋等地大单,并通过本土化合作规避贸易壁垒。2024年,通威新增16个区域产品认证,全年海外销量同比增长98.76%,品牌入选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旗舰Top30榜单。 过去一年,通威股份深耕海外打开市场新航向。接连与欧洲、澳洲等地战略客户达成深度合作;与荷兰PVO International B.V.签订长期供货框架协议,锁定欧洲分布式市场核心渠道;拓展北欧户用光伏市场,产品将覆盖北欧五国;与澳洲Gransolar达成GW级组件供应协议,强化大洋洲市场渗透率;和波兰R.Power S.A签订战略协议,持续深耕中东欧新兴市场。截至目前,通威组件足迹已遍布70多个国家与地区,广泛应用于户用屋顶、工商业分布式及集中式大型电站等各类“光伏+”场景。海外市场的出色表现,不仅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也降低了通威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了整体抗风险能力。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宏大叙事中,
光
伏
产业
曾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行至变革节点,在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压力测试中,通威股份凭借技术护城河、现金流韧性及战略定力,展现了龙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前瞻性,随着行业在困境中谋局的过程推进,供需再平衡与技术迭代共振,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修复,重新定义
光
伏
产业
的价值锚点。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30 13:27
东方盛虹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38.19%,EVA等多个产品产能行业领先
go
lg
...
277.57GW,同比增长28.3%,
光
伏
产业
的蓬勃发展为EVA市场带来广阔空间。东方盛虹作为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光伏级EVA自主核心生产技术的企业,旗下控股子公司斯尔邦石化在EVA行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实力上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底,斯尔邦石化EVA产能达每年50万吨,且全部可用于生产光伏级EVA粒子,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除EVA外,东方盛虹在其他石化及化工新材料领域同样实力强劲。截至2024年末,公司丙烯腈总产能达每年104万吨,MMA产能达每年34万吨,均稳居行业龙头。 此外,在聚烯烃POE领域,东方盛虹自2022年9月建成每年800吨POE中试装置并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后,正全力推进首套大规模POE工业化装置建设,目前每年10万吨POE工业化装置建设工作持续推进,致力于打造“EVA+POE”的光伏新材料产业布局,巩固自身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优势地位。 东方盛虹的炼油产品板块同样表现稳健,2024年实现营收278.57亿元,毛利率维持在21.74%的较高水平。全年炼油产品产量426.01万吨,销量424.74万吨,产销基本平衡。 这一成绩得益于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少油多化,分子炼油”创新理念。该项目配备每年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装置、每年240万吨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及每年70万吨丙烷脱氢(PDH)装置,实现“油头”“煤头”“气头”三种烯烃制取工艺全覆盖,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市场竞争力突出。 积极构建绿色产业链,研发费用逐年稳步增长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石油石化行业在持续推动绿色变革。东方盛虹以“低碳、零碳、负碳”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构建起贯穿上下游的绿色产业链,持续丰富绿色产品矩阵。 在聚酯化纤领域,东方盛虹推出创新产品——“reocoer芮控”碳捕集纤维。该产品通过先进的碳捕集技术,将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先将二氧化碳捕捉并转化为绿色乙二醇,再与精对苯二甲酸(PTA)聚合制成碳捕集纤维,大幅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凭借这一绿色技术,聚酯化纤板块的经营主体国望高科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不仅如此,在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板块,斯尔邦石化、虹港石化同样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行列,彰显东方盛虹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实力。 绿色低碳的背后,是东方盛虹对科技创新的持续加码。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8.32亿元,同比增长23.94%。目前,东方盛虹拥有64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29项),研发团队规模达3797人。这些技术成果和人才储备,为公司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支撑。 制作: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东财Choice 展望未来,东方盛虹将以差异化、技术创新、高附加值、绿色环保为方向,深耕新能源、新材料和绿色低碳产业。同时,公司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浪潮,通过强化AI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场景应用,在石化炼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纺织等领域探索“新质生产力”。
lg
...
金融界
04-30 11:46
2025 一季报:通威股份营收 159.33 亿,市占率稳中有升
go
lg
...
指标均稳居行业前列,进一步巩固了通威在
光
伏
产业链
下游的竞争力。 除了多项核心业务的销量及市占率稳固,行业巨变之下,通威的财务安全边际未受根本动摇。在行业整体陷入现金流危机之际,通威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保持正流入,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约400亿元,不仅体现了其产业链议价能力与运营效率,也为应对市场波动提供了坚实的财务支撑。此外,控股股东亦持续为通威股份发展提供强力支持,近年来通过参与可转债发行认购、二级市场增持股票,持续支持通威股份高质量发展。2024年4月,通威启动了股份回购计划,截至2025年3月6日,累计回购1.02亿股,占总股本的2.2588%,回购金额为20.08亿元,向市场传递了通威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控股股东逐步对公司实施增持计划,累计增持62,511,972股,合计增持金额约13亿元,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通威长期价值的认可。 技术降本与创新,穿越周期的双重引擎 面对行业至暗时刻,通威股份选择以技术革命对冲价格下行,凭借技术创新构建起独特的突围路径。其核心竞争力既根植于持续深化的技术降本能力,更源于面向未来的多维技术布局。 技术降本的优势在硅料业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通威持续优化工艺与创新管理机制,成功导入60对棒还原炉、高沸裂解、废硅粉回收等关键设备和技术,多项降耗攻关成效显著,其中综合电耗、硅耗分别降至46度、1.04Kg以内,其指标正随着工艺升级和销量提升而持续优化,目前内蒙基地生产现金成本已降至2.7万/吨以内(不含税)。通威动态优化生产组态,叠加各项降本增效措施,成本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有效强化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通威更是走在了行业前列。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的投入运营,为通威的技术迭代和增效按下了“加速键”。围绕TNC技术,通威从多个维度深入推进提效降本。通过优化生产节拍、升级网版图形、循环利用化学品、导入国产化浆料等措施,在单线产能、A级率、转换效率、非硅成本等方面树立行业标杆。强大的技术实力加持之下,TNC、THC组件功率多次打破纪录。通威还规划了一系列电池、组件一体化提效方案,有望在2025年推动TNC组件量产主流功率档位继续提升25W以上,进一步凸显产品功率端的差异化优势。 通威的发展蓝图中,技术突破仍然是驱动公司持续前行的核心引擎。新技术研发方面,通威着力对标国际前沿技术方向,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瓶颈,构建了多赛道、多维度协同创新研发体系。 通威股份去年多线并进,其中1GW-HJT中试线成果显著,HJT 210-66版型组件功率连续9次打破世界纪录,最高组件功率已达790.8W(对应组件效率25.46%),明确了铜互连2.0技术路线,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无银化HJT方案。通威TBC产品顺利取得TUV莱茵认证和出货资质;中试线210R-66版型批次功率达成660W,位列行业第一梯队,同时已储备贱金属应用方案,为后续降本方案开辟清晰路径。在前沿技术领域,通威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已达34.17%,并完成兆瓦级试验线设备选型论证及布局规划。 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也让通威组件在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与肯定,收获了全球客户的高度认可。去年通威全球市场拓展可谓攻势凌厉,组件海外销量实现同比98.76%的逆势增长,国际订单突破地域边界。 周期拐点将至,全球化布局重构竞争格局 步入 2025 年,光伏行业出现了积极变化,拐点信号逐渐显现。1-3月,我国新增光伏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今年全国两会凝聚共识,强调破除内卷并非简单遏制竞争,而是应通过技术革新,推动行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工信部印发的光伏制造新规也在强化引导,准入门槛提高,新建项目电耗、水耗标准再提高、资本金比例最低30%,预计行业集中度将向头部企业倾斜。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承压,既是光伏行业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阵痛,也是龙头企业重构竞争力的契机。虽短期来看,价格战与产能过剩的压力仍未消散;长期观之,技术领先性、全球化布局与财务稳健性将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这些也是通威股份持续打磨和破局突围的有效路径。 出海布局方面,通威的全球化战略以技术为纽带,深度布局高潜力市场。2024年,通威全球化布局全面提速,针对欧洲市场,其TNC-G12/G12R系列组件凭借高功率(720W)与适配性,覆盖多元场景,并在西班牙、德国等展会中展示“中国智造”实力。通威股份成功斩获沙特、波兰等多国GW级项目订单,突破欧洲大型能源集团合作壁垒。在中东与新兴市场,通威斩获南非、阿联酋等地大单,并通过本土化合作规避贸易壁垒。2024年,通威新增16个区域产品认证,全年海外销量同比增长98.76%,品牌入选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旗舰Top30榜单。 过去一年,通威股份深耕海外打开市场新航向。接连与欧洲、澳洲等地战略客户达成深度合作;与荷兰PVO International B.V.签订长期供货框架协议,锁定欧洲分布式市场核心渠道;携手丹麦European Energy A/S拓展北欧户用光伏市场,产品将覆盖北欧五国;与澳洲Gransolar达成GW级组件供应协议,强化大洋洲市场渗透率;和波兰R.Power S.A签订战略协议,持续深耕中东欧新兴市场。截至目前,通威组件足迹已遍布70多个国家与地区,广泛应用于户用屋顶、工商业分布式及集中式大型电站等各类“光伏+”场景。海外市场的出色表现,不仅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也降低了通威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了整体抗风险能力。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宏大叙事中,
光
伏
产业
曾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行至变革节点,在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压力测试中,通威股份凭借技术护城河、现金流韧性及战略定力,展现了龙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前瞻性,随着行业在困境中谋局的过程推进,供需再平衡与技术迭代共振,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修复,重新定义
光
伏
产业
的价值锚点。
lg
...
金融界
04-30 09:36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解码钧达股份(02865.HK/002865.SZ)N型技术跃迁与全球化产能的戴维斯双击
go
lg
...
速推进与全球能源安全博弈交织的背景下,
光
伏
产业链
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基于当前产业发展态势与全球贸易格局演变,光伏电池环节的战略价值呈现螺旋上升趋势。 全球能源自主化浪潮中,各国优先布局组件环节具有现实必然性。考虑到各个环节技术难度、资金需求、环保要求、供应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条件,国外市场往往会优先从组件环节入手,提升本土化
光
伏
产业
规模,强化自身在
光
伏
产业
中的话语权。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我国电池片出口增速持续高于组件出口增速,验证了上述逻辑。这意味着与组件直接相连的电池片环节,会优先享受到海外市场增量红利。 基于此,电池片环节的龙头自然会成为光伏板块重估的核心受益者。钧达股份的业绩变化也验证了这一点。 钧达股份的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4.69%提升到了2024年的23.85%,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跃升至58%,保持了良好的发展状态。 尽管公司也面临产业链整体盈利空间压缩态势,但通过积极把握海外市场机会,迅速使得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环比增长39.23%、43.25%,其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分别实现环比增长3.11以及4.31个百分点。同时,公司还在印度、土耳其、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保持着领先的市场占有率。 能够根据形势变化迅速调整经营策略,正是优秀企业应当具备的素质,钧达股份的出海实践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二、技术壁垒构筑增长引擎 如果说海外布局展现了钧达股份的战略韧性,那么技术壁垒的构建则凸显了其核心竞争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N型TOPCon电池专业制造商,钧达股份凭借技术代差持续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身位。其自主研发的“MoNo2”系列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26.5%,双面率提升至90%,单瓦非硅成本较行业存量产能降低30%。 技术层面的突破不仅巩固了其在N型电池领域的主导地位,更推动了行业从“价格战”向“价值战”的范式转移。 技术领先的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与前瞻布局。公司研发团队达827人,占员工总数26.1%,形成“预研一代、测试一代、量产一代”的创新体系。 目前,钧达股份掌握的TBC电池技术转换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提升1%-1.5%,并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1%。这种技术纵深布局使其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形成“TOPCon打底、BC增效、钙钛矿谋局未来”的三级技术壁垒。 技术优势需与资本动能共振方能释放最大价值。钧达股份此次以“A+H光伏第一股”的身份冲刺港交所,不仅是中国光伏企业的里程碑事件,更是其全球化野心的战略加速器。 从资本维度看,港股上市拟募资总额约15.54亿港元、净额约14.34亿港元(发售价区间20.40-28.60港元),其中75%用于阿曼5GW高效电池项目建设。该基地毗邻中东、欧洲及北美市场,可享受阿曼10%的输美基础关税优势,国金证券测算其单瓦盈利或超7美分。 通过“中国研发+海外制造”的产能出海模式,钧达股份正重构全球光伏供应链成本曲线,将地缘政治风险转化为结构性盈利机遇。 从战略价值看,双重上市平台强化了其国际化品牌认知与融资弹性。引入珠海高景、现代直投等基石投资者,不仅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更通过资本纽带绑定上下游资源。港股流动性优势还可为其后续技术研发、并购整合提供弹药,形成“技术溢价—资本加持—市场扩张”的正向循环。 三、结语 在光伏行业从“规模扩张”向“精耕细作”转型的临界点上,钧达股份的突围逻辑具有双重启示:其一,技术代差是穿越周期的核心变量,其N型电池效率与成本优势已形成“马太效应”;其二,全球化产能布局与资本运作能力的结合,正在重塑中国光伏企业的竞争范式。 随着阿曼项目2025年底投产,叠加港股资本平台赋能,钧达股份有望在行业复苏周期中率先实现“业绩弹性释放—估值体系重塑”的戴维斯双击。当市场重新审视光伏资产时,兼具技术领导力与全球化执行力的企业,终将在价值重估中脱颖而出。
lg
...
格隆汇
04-30 09:29
上一页
1
2
3
4
5
6
•••
24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一句话、油价暴跌近4%!全球狂欢宿醉后等待风暴,今日不止鲍威尔
lg
...
特朗普突传大消息!彭博独家:特朗普中东之行这些大动作与对华鹰派产生分歧
lg
...
发生了什么?黄金暴动超70美元,一度触及3120 今日两大风暴来袭
lg
...
中美突传新禁令、官员谈判陷分歧!比特币10.4万遇强阻 黄金3237避险反弹
lg
...
黄金突然“大变脸”的原因在这!金价惊人暴涨62美元 接下来如何交易黄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60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