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汉桑科技冲刺IPO,专注于电子音响设备制造,2023年业绩同比下滑
go
lg
...
一探究竟。 1 东南大学60后女学霸与
丹麦
丈夫创业,做电子音响产品 汉桑科技成立于2003年8月,总部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本次发行前,王斌与其丈夫Helge Lykke Kristensen合计控制汉桑科技84.93%的股份;此外,王斌的妹妹王珏也持有公司8.87%的股份,三人构成一致行动人。 因此,王斌与其丈夫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93.80%的股份。 目前,王斌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HelgeLykkeKristensen任董事、副总经理,王珏任公司董事。 王斌于1967年8月出生,1989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本科学历。1989年至2023年间,她先后就职于中山集团国际贸易公司、全能铜业、王斌贸易有限公司、南京汉桑实业、汉桑(南京)电子等公司。2003年8月至今,任汉桑有限及汉桑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 Helge Lykke Kristensen于1960年10月出生,
丹麦
国籍,拥有中国永久居留权。1990年及1995年毕业于奥德堡大学,获电子工程硕士学历及经济学硕士学历。1990年至2001年间,他曾在海外多家公司任职,主要从事项目经理、电子开发经理、产品开发总监等岗位。2003年8月至今,任汉桑有限及汉桑科技董事兼副总经理。 汉桑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电子音响设备制造,主要产品包括高性能音频产品、创新音频和AIoT智能产品等。 从商业模式来看,汉桑科技主要与全球电子音响行业知名品牌商以ODM业务模式进行合作。其客户大部分为国际知名品牌商,包括NAD、Bluesound、SnapOne、Sonance、JBL、McIntosh、SonusFaber、B&W、Denon、Marantz、Dynaudio、Steelseries、Tonies等。 简单来说,品牌商客户根据自身新产品研发计划动态,向汉桑科技发布新产品定制研发计划需求,公司配合客户实施新产品研发计划,设计开发形成产品样品并交付客户验证,客户确认后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达到预期效果后进行大批量的订单生产和出货。 公司部分高性能音频产品,来源:招股书 从汉桑科技的收入构成来看,2021年至2024年1-6月,高性能音频产品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64.81%降至41.66%,创新音频和AIoT智能产品的收入占比由30.17%提高至54.17%。 2 业绩存在波动,对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较高 过去几年,消费电子行业受技术创新速度变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同时,随着全球居家生活方式改变,以及智能教育创新音频的兴起,电子音响行业也面临一些机遇。多重因素叠加,汉桑科技的产品销售收入有所波动。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报告期),汉桑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19亿元、13.86亿元、10.31亿元和6.79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1.9亿元、1.36亿元和1.12亿元。 从收入变化趋势来看,2022年度同比有所增长,但是2023年度受欧美地区通胀较高、消费不振等因素影响,收入有所下降。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据招股书,2024年公司实现经审阅营业收入14.5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0%、86.37%,主要原因有两点: 收入端,一方面第一大客户Tonies GmbH因持续拓展北美及澳洲等新市场由此对产品的订单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公司与Harman的合作持续推进,产品进入量产阶段带来订单释放。 成本端,由于公司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来规模效益效果显著,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提升。 报告期各期,汉桑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7.96%、28.49%、29.87%和32.94%,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主要原因在于,汉桑科技的客户定位相对高端,产品单价相对较高。 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来源:招股书 采购端,汉桑科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电子件、PCB、结构件、声学件等。境内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岳阳市东颂电子有限公司、苏州欧坤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鼎创合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销售端,由于汉桑科技的商业模式是与全球电子音响行业知名品牌商以ODM业务模式进行合作,因此其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较高。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超95%,销售区域主要包括美国、欧洲及其他境外地区。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对第一大客户Tonies GmbH的销售收入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08%、34.41%、41.77%和52.87%,对单一客户构成重大依赖,公司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对ToniesGmbH销售收入占比较高的情形。 不过在这一点上,汉桑科技并不是个例,国光电器、奋达科技等同行业其他公司也都面临大客户依赖的情况。 与不少制造业公司类似,公司也面临应收账款较高的问题。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52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77%,占比相对较高。 此外,作为一家外贸型企业,存货管理也是一项挑战。报告期各期末,汉桑科技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16亿元、3.39亿元、2.7亿元和3.11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4.50%、26.93%、24.27%和21.93%。 未来,若公司无法对存货进行有效管理、加快销售速度,导致存货出现跌价、积压、滞销情况,将面临存货进一步减值的风险,进而对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3 电子音响行业已步入成熟期,与全球宏观经济景气度密切相关 电子音响行业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家庭音响、个人消费电子、车载音响、商业娱乐、专业舞台等。 电子音响行业的上游为电子元器件、电声器件、精密组件、塑胶五金件、电池、线材等零部件行业;行业的中游主要为音频电声设备制造厂商;行业的下游主要为音响品牌商,线上及线下销售渠道商等。 汉桑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电子音响设备制造,处于产业链中游。由于音频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中游制造商若想把握市场趋势,则需要不断提高技术能力、精进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水平,增强生产效益,以带给下游客户更好的产品服务和价值。 我国电子音响行业起步于1979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自1999年开始,我国电子音响行业产值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至2006年产值已达2069亿元,2006年后行业整体发展进入平稳增长阶段,至2023年我国电子音响行业产值约3628亿元。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子音响设备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近五年行业复合增长率为3.10%。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音响设备行业需求与全球宏观经济景气度和消费需求密切相关。 2022-2023年,受供应链冲击以及美联储快速加息等不利影响,全球主要国家宏观经济增长遇阻,通货膨胀高企,导致整体消费支出相对低迷,音频行业整体需求呈现下滑的情形,2023年我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产值同比下降约3.92%,与汉桑科技主要产品相关音频产品出口下降约6.30%。 下游终端客户需求的放缓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导致汉桑科技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60%。 不过未来随着技术的创新,行业也面临一些机遇:5G 技术的高速发展叠加 IoT 设备的更迭,数字音频进入全场景时代,在家居、商用、个人用、车载等场景的应用越来越深入。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以高性能音频产品中的功率放大器为例,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报告期内,汉桑科技外销的音频扩大器产品占国内同类产品出口金额的比例分别为3.53%、3.84%、2.15%和1.90%,占有率不算高。 公司本次发行上市计划募集资金10亿元,将投资于年产高端音频产品150万台套项目、智慧音频物联网产品智能制造项目、智慧音频及AIoT新技术和新产品平台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总体而言,汉桑科技是一家外贸型的电子音响设备制造商,在全球经济和消费需求的影响下,报告期内业绩有所波动;未来,公司能否持续绑定大客户,拓展更多下游厂家,甚至发展自有品牌,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03-14 13:41
【欧股收评】欧洲股市收跌,特朗普关税威胁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go
lg
...
诺和诺德领涨,减重药物销售前景改善
丹麦
制药巨头诺和诺德(Novo Nordisk, NOVOb.CO)表现亮眼,股价上涨4%,从周二因减重药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而遭遇的抛售中反弹。 投资机构凯普勒雪瑞(Kepler Cheuvreux)周四将该股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理由是市场已充分计入相关风险,且其明星减重药物Wegovy的销售前景改善。 市场情绪波动,关税或推高通胀 Stoxx 600指数周三结束四连跌,受益于乌克兰-俄罗斯战争停火协议的乐观预期以及美国通胀数据低于市场预期。 较低的通胀数据提振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尽管经济学家警告称,关税可能会迅速推高消费者价格,加剧美国经济衰退担忧。
lg
...
埃尔瓦
03-14 01:41
“港股生长发育第一股”启动招股,维昇药业-B(2561.HK)都有哪些看头?
go
lg
...
ewco模式不同,维昇药业2018年由
丹麦
药企Ascendis Pharma、维梧资本以及Sofinnova Ventures共同创立,采取的是一种反向NewCo策略,将国际药企的创新技术反哺中国市场,由本地团队主导开发。 至此,维昇药业获得了Ascendis Pharma的技术研发经验,以及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隆培促生长素、那韦培肽及帕罗培特立帕肽等药物的权益。这些产品分别聚焦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PGHD)、软骨发育不全(CNP)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P)等适应症。 (资料来源:招股书) 站在整个行业视角来看,在当前国内内分泌治疗领域有超170余种病症,其中有近一半还没有针对性特效药物,可见市场巨大的医疗需求。尤其在生长发育领域,尽管我国在2014年迎来首款长效制剂,但目前仍以短效日制剂治疗为主,该领域长期陷于创新停滞。 笔者认为,这种“技术入股+资本护航”的架构,使维昇药业站在海外先行者的肩膀上,充分利用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双重优势,针对中国患者需求,“量身定做”,快速稳健推进在中国的产品开发。这不仅能最大程度地缩短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快速填补市场空白,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赛道上的抢先布局。 隆培促生长素之外,维昇药业的商业化变现潜力远不止于此 当然,在资本市场上,企业的商业变现能力始终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 对于维昇药业而言,其在资本市场的辨识度正源于其强大的商业变现潜力和即将到来的盈利拐点。 笔者认为,其核心投资亮点可以简单概括为:高确定性的商业变现能力以及可预期的盈利增长。不妨按产品来展开理解: (1)隆培促生长素:全球唯一优效长效生长激素,预计2025年将上市 一马当先的,必然是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的隆培促生长素,其是全球目前唯一一款优效于生长激素日制剂的长效生长激素。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格隆汇整理) 在国际市场上,隆培促生长素已获得欧美地区批准上市,其每周一次的给药频率、更优的疗效、良好的安全性以及在不超过30℃的室温环境下可稳定储存长达6个月的特性,更方便患者外出使用,在患者依从性方面表现出色。 从市场表现来看,隆培促生长素在欧美地区的销量已得到验证。Ascendis Pharma财报显示,其销售额于2024年达到2.0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5.36亿元,收入增速迅猛。 从隆培促生长素即将进入的中国市场来看,庞大的人口基数、现有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政策端的持续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催生了市场需求。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早在2022年中国人生长激素市场就已占据全球最大份额,达34%,并预计将由2022年的113亿元增至2026年的1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07%,并在2030年达到286亿元。其中,长效生长激素的市场占比将不断提高,预计将在2027年超过一半,在2030年达到73.8%。 此外,支付端的优化,如商业保险覆盖扩大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例如‘惠民保’纳入高价创新药)等措施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支付能力。同时随着长效剂型的普及,治疗舒适度和便捷度的提升,也将促进药物渗透率不断提高。这种支付端与需求端的双重驱动,将进一步推动内分泌疾病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 可以预期,海外市场验证加上国内市场的内需潜力,后续隆培生长激素的上市有望在国内市场掀起波澜,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2)填补内分泌疾病治疗缺口,帕罗培特立帕肽的市场价值不容小觑 另外,维昇药业管线中的那韦培肽和帕罗培特立帕肽,也均具备FIC/BIC潜力且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将在中长期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治疗成人慢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TH)的帕罗培特立帕肽。目前该药物已在部分欧洲国家上市,且是FDA批准的首个且唯一一个治疗该疾病的PTH激素替代药物。目前其在国内的3期关键临床试验已完成双盲期,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从市场前景来看,Yorvipath(帕罗培特立帕肽)已经成为众多机构和分析师关注的焦点。近日,Cantor Fitzgerald分析师强调,Yorvipath于去年12月底开始在美国商业销售,初期使用情况十分乐观,预计未来几个月内会有相当数量症状严重的患者选择该治疗方案。这位分析师还与两位治疗超过110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内分泌科医生进行过交流,交流后后得知:在美国约15%的重症患者可能很快会转而使用Yorvipath。 基于这些积极的市场反馈,包括Cantor Fitzgerald、JP Morgan, Goldman Sachs等多家券商重申了对Ascendis的增持评级,目标股价提升至167至170美元。这充分体现出临床数据与医生反馈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也侧面印证了创新药临床价值在市场中的关键作用,只要能切实解决患者治疗难题,就会收获市场认可。不同于以往biotech估值依赖管线储备的惯例,Yorvipath的商业化能见度已驱动估值模型迭代。 笔者通过查阅 Ascendis 的公开资料发现,Yorvipath在美国商业化进展十分顺利,截至今年1月9日,已经初步入组324名患者,其中不乏从传统治疗方案转过来的患者。美股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重新定义创新药价值——当临床需求缺口、治疗方案迭代与支付能力形成共振,即便在细分赛道也能催生超级单品。 将视角转向国内市场,考虑到目前中国尚无获批准用于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甲状旁腺激素替代疗法,而帕罗培特立帕肽是唯一一款已在中国开始临床开发的甲状旁腺激素替代疗法。维昇药业作为大中华区独家权益持有者,其面临的竞争真空带具备显著先发优势,将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一大关键变量。 此外,那韦培肽也是一款针对软骨发育不全儿童患者一周一次的药物,具有潜在FIC潜质,目前在中国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获批。该药物已完成国内2期临床试验的双盲期试验,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 产业投资者到产业参与者的接棒加持,估值升维逻辑清晰 资本市场的嗅觉往往领先于产业周期,对于维昇药业的投资价值,无论是产业投资者还是产业参与者,都早已给出答案。 梳理其融资轨迹可见:2018年A轮融资时,公司即获创始股东Ascendis Pharma、Vivo Capital及Sofinnova的4000万美元注资,奠定1亿美元估值基础。 至2021年B轮融资时,公司估值已攀升至12.5亿美元,较初始估值增长逾11倍,由红杉中国领投、奥博资本、夏尔巴投资、Cormorant、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鼎丰生科资本、Logos Capital、晨岭资本跟投,创始股东更持续加码。 通过港交所聆讯后,公司再获国内生长发育领域“二当家”青睐,安科生物宣布斥资不超过3100万美元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公司在港交所发行的首次公开发行股份。 在自身已拥有生长激素产品的同时,安科生物还重金押注同赛道企业,从潜在竞争者升级为战略投资者,背后折射出的是其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 生长激素领域虽已形成寡头格局,但长效剂型替代短效剂型的结构性机会正在打开百亿级增量市场,而维昇药业的隆培促生长素恰好卡位这一技术制高点。通过资本纽带锁定潜在技术迭代机会,安科生物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的内耗,又在悄然构建应对未来技术变革的护城河。 现如今,正值维昇药业进入招股冲刺阶段,其长期价值标杆效应持续显现。创始股东Vivo Capital更是启动第三次增持,除彰显对公司战略路径的深度认同外,更印证了专业机构对其管线价值释放的坚定信心。 从估值情况来看,相较于目前约为80亿港元的市值,维昇药业仍具有较强的估值增长空间。 横向维度,与长春高新、安科生物等同领域上市公司相比,维昇药业估值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凭借隆培促生长素、那韦培肽以及帕罗培特立帕肽等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候选药物,有望持续获得估值溢价。 (数据来源:choice) 纵向维度,维昇药业的合作伙伴Ascendis Pharma自201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市值峰值较发行价涨幅一度突破900%,验证了其技术平台型企业的长线价值。 考虑到中国内分泌治疗市场近千亿规模且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双位数的行业背景,叠加Ascendis Pharma已验证的成功模式,维昇药业或有可能复刻Ascendis Pharma的价值成长轨迹。 (数据来源:富途牛牛) 因此,随着港股市场逐步迈入反弹周期,维昇药业的低估值优势叠加确定性较高的业绩释放预期,或将成为后续撬动公司价值增长的关键,值得市场予以重视。 (数据来源:富途牛牛)
lg
...
格隆汇
03-13 13:00
【欧股收评】受俄乌停火及美国通胀降温提振,欧洲股市反弹
go
lg
...
涨,带动整体市场走强。 医药板块大涨
丹麦
生物科技公司Zealand Pharma(ZELA.CO)飙升37%,创单日最大涨幅,因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 ROG.S)宣布以高达53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收购Zealand Pharma的肥胖治疗药物权益。 罗氏股价上涨3.6%,触及两年多以来新高,带动欧洲医疗健康指数上涨0.4%。 零售股受挫 欧洲零售指数下跌3%,因Zara母公司Inditex(ITX.MC)股价大跌7.5%,该公司报告2月1日以来第一季度销售增长放缓。 运动服饰板块重挫 德国运动品牌Puma(PUMG.DE)暴跌19.9%,创八年新低,因公司发布疲软的第一季度销售前景指引,拖累个人及家庭用品指数下跌。 美国通胀降温缓解市场担忧 最新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低于预期,市场情绪获得提振:美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低于市场预期的2.9%,环比上涨0.2%,较1月的0.5%涨幅明显回落。 辛科塔表示:“这使得美联储(Fed)在必要时有更多降息的空间来支撑经济。但市场涨幅受限,因贸易战和经济衰退的担忧依然存在。” 特朗普贸易政策持续扰动全球市场 周二,泛欧斯托克600指数大跌1.7%,因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将加拿大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翻倍至50%,随后加拿大迅速出台反制关税,欧盟委员会也表示将于下月实施类似报复性措施。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持续引发市场动荡: 标普500指数(S&P 500, .SPX)自上月高点已蒸发4万亿美元市值,市场波动性加剧。 德国DAX指数(.GDAXI)等欧洲股指此前受美欧贸易紧张影响承压,但因乌克兰停火进展及美联储政策预期有所企稳。 个股焦点 豪华车制造商保时捷(Porsche)股价小幅下跌,因公司报告2024年每股收益下降逾30%,主要受高成本压力及需求疲软影响。 市场展望 尽管乌克兰停火协议及美国通胀降温带来短期利好,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市场主要风险因素,尤其是美欧可能升级的贸易战,投资者仍需关注未来美联储政策路径及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lg
...
Dan1977
03-13 01:46
【欧股收评】欧洲股市跌至近一个月低点,科技股承压
go
lg
...
税实施,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焦点个股
丹麦
制药巨头诺和诺德(Novo Nordisk, NOVOb.CO) 大跌 8.1%,因减肥药 CagriSema 的第二项后期临床试验数据不及市场预期。 法国瓶装制造商 Verallia(VRLA.PA) 上涨 3.7%,因巴西莫雷拉·萨莱斯家族(Moreira Salles Family)宣布将对 Verallia 提出收购要约,报价 30 欧元/股,总估值 61 亿欧元(约 65.1 亿美元)。
lg
...
埃尔瓦
03-11 02:09
川普正在推翻美国建立的世界秩序
go
lg
...
总统泽连斯基的羞辱、对加拿大、巴拿马和
丹麦
的威胁,以及将欧洲盟友边缘化,这一系列行为正在全球范围内削弱美国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亚洲。华盛顿最亲密的亚洲伙伴之一、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表示,美国在亚洲的形象已经从“解放者”变成了“全球秩序的破坏者”,甚至像一个“向各国收取租金的包租公”。 亚洲盟友们现在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川普政府在欧洲似乎接受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概念,那么美国是否也会在亚洲采取类似的做法,与中国的习近平合作划分世界格局? 川普提名的国防部政策次长科尔比(Elbridge Colby),在参议院的任命听证会上表示,台湾虽然对美国非常重要,但并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这番话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川普还威胁要对台湾征收关税,把它也当作针对美国最亲密贸易伙伴的经济打压目标之一。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认为,美国最大的非对称优势就是它的盟友体系。现在,美国正在疏远自己的盟友,中国乐见美欧加之间的紧张关系。”乔治城大学学者、前拜登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与台湾事务副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表示,“显然,一个退缩到西半球的美国,将很容易被真正走向全球化的中国超越。” 在这个全球格局剧变的时期,中国正在努力塑造自己的形象,试图让世界相信它是全球稳定、自由贸易和繁荣的推动者——而且,部分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国负责欧洲事务的特使卢沙野在周三表示,川普对欧洲的态度“令人震惊”,并认同欧洲领导人的观点,认为乌克兰的未来不应只由华盛顿和莫斯科决定。 “欧洲朋友们应该思考一下,把川普政府的政策与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做个对比。”卢沙野表示,“这样他们就会发现,中国的外交强调的是和平、友谊、善意以及互利共赢。” 然而,欧洲各国政府对中国的表态仍保持警惕。他们非常清楚,俄罗斯能撑过三年的战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支持。因此,尽管美欧关系紧张,欧洲国家不会轻易接受中国的“善意”。但在美国从战略盟友变成“掠夺者”的新世界格局中,欧洲国家被迫进行某种调整似乎不可避免。 欧洲国家整体上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美国外国投资的最大来源。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希望,历经八十年的跨大西洋关系能继续维持下去。 但川普最近公开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彻底击碎了这一幻想。“过去我们曾有过警示,但最近,我们遭受了一次电击般的震撼。”前德国驻美大使、慕尼黑安全会议前主席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说道。 法国广播公司BFMTV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3%的法国人不再认为美国是盟友,而67%的人支持向乌克兰派遣法军,监督停火协议的执行。 在东欧和中欧,局势的变化比世界其他地方都更加剧烈。这些国家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亲美的地区之一。法国的战略思维,受独立核武力量的支撑,很大程度上受到1956年苏伊士危机期间巴黎和伦敦所认为的“美国背叛”的影响。而波兰、捷克等国家,则长期以来将他们的自由归功于里根时代的美国。 波兰前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980年领导团结工会挑战波兰共产党统治的瓦文萨,对川普和副总统JD·万斯的看法则完全不同。他表示,泽连斯基在白宫被羞辱的场景,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年在波兰安全局审讯室和共产党法庭受审的情景。在一封由39名前异见人士联合签署的信中,瓦文萨写道,当年的共产法官和检察官也常常对他们说:“所有的筹码都在我们手里,而你们一无所有。” 卡内基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驻巴黎分析师瑞姆·蒙塔兹(Rym Momtaz)说,欧洲的未来正面临生死攸关的选择,涉及5亿欧洲人,而大多数人尚未准备好应对这一现实,包括更高的税收和更少的社会福利,这些都是为了在新的残酷局势下重新武装自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蒙塔兹问道:“这对欧洲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影响深远的选择:他们应该怎么做?欧洲有能力成为世界的‘第四极’,从而不被美国、俄罗斯或中国的势力范围所吞噬吗?还是他们最终会接受现实,承认自己无法做到,从而让欧洲陷入分裂?” 27个成员国的欧盟——其中包括亲川普、对乌克兰不友好的匈牙利——在现有形态下,短期内还无法发展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安全组织。前德国驻美大使伊辛格(Ischinger)认为,欧洲的出路可能是建立一个“欧洲防务联盟”,形成一个统一的欧洲国防工业市场,并联合愿意参与的欧盟成员国,以及英国和挪威。 英国国防部前作战负责人、退役空军元帅爱德华·斯金格尔(Edward Stringer)表示,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东大西洋联盟”,甚至包括加拿大,这个联盟可能取代北约。“欧洲现在有一个短暂的机会,可以应对普京和川普直接或间接带来的挑战。”他说,“欧洲能否利用自己的潜在实力,掌控自身的安全体系,还是最终只能沦为附庸?” 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正在采取重大措施。即将上任的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计划在下周推动一场安全政策的重大变革,包括修改宪法,以调整公共债务上限,并允许柏林投入数千亿欧元用于军事采购。目前,约三分之二的欧洲军费都流向了美国军工企业,这是跨大西洋联盟的重要纽带。 但川普突然切断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让欧洲领导人深感危机。他们认为,乌克兰的战争对欧洲自身的安全至关重要。这一举动可能促使欧洲国家开始优先发展那些不受华盛顿控制的武器系统,以确保未来不再受制于美国。 “我们一直抱着‘希望最好的结果’的想法,但现在我们终于开始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也就是美国彻底倒向俄罗斯,成为一个公开敌对的国家。”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托斯滕·本纳(Thorsten Benner)表示,“现在做准备会不会太晚?我们拭目以待,但毫无疑问,这已经是临场应对,而不是未雨绸缪了。” 尽管美国与民主盟友关系的恶化确实对中国有利,但最终最大的赢家可能会是欧洲。美国海军退役上将、前北约最高指挥官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James Stavridis)指出:“美国的撤退可能会促使欧洲更加团结,形成更强的意志和统一性,使其在国际关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迪安·艾奇逊在回忆录中提到,世界强权的衰落往往是迅速的,古老帝国的崩溃也是突然的。这位二战后世界秩序的主要设计师之一感叹,在国际事务中存在一种危险的误解——认为就像女性时尚和汽车设计一样,变化和新潮才是价值和有效性的关键。 艾奇逊则持相反观点:“简单的事实是,坚持好的政策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3-11 00:01
特斯拉股价创史上最长连跌,但拐点不远了?
go
lg
...
,在德国销量锐减76%,在瑞典、挪威、
丹麦
等欧洲国家的销量均跌超四成,在美销量也连续4个月下降。 Baird分析师指出,马斯克和川普政府的关系给需求端带来了不确定性。数据显示,分析师预计特斯拉第一季调整后每股获利为52美分,较去年同期下降45%,营收预期也下滑21%。 上周,美国银行、高盛等机构下调特斯拉目标价,均指出特斯拉在关键市场销量下滑。 另外,特斯拉也遭受到一些列破坏性事件:近日波士顿郊外的七个特斯拉充电站被人蓄意纵火、俄勒冈州特斯拉展厅遭遇枪击等。 长期多头Wedbush分析师Dan Ives称,全球市场对马斯克或DOGE和川普政府的负面情绪正在蔓延,这是特斯拉多头的考验时刻。 不过,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的最新亮相,可能会令市场看到马斯克将目光重新回到正业的希望。 9日,Cybercab在德克萨斯超级工厂附近自动驾驶巡游。马斯克此前预告,他对今年6月在德州奥斯汀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充满信心。 Wedbush分析师认为,特斯拉股票的价值在于自动驾驶,而不是汽车销量。特斯拉将主导自动驾驶领域,其他车企未来几年可能会采用其FSD技术。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3-10 15:50
澳大利亚前总理“语出惊人”!特朗普的混乱是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礼物”
go
lg
...
上,敲诈你。” 特恩布尔表示:“这就是
丹麦
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的回报吗?这就是他们的回报吗?让他们的总理打电话告诉他们,
丹麦
必须割让一块领土?” 他补充道:“难道这是对加拿大数十年来的团结与联盟的回报,他们应该被告知自己只是第51个州,并受到关税威胁,而这将使加拿大陷入衰退吗?” 特恩布尔表示,他认为,与他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设法获得类似的关税豁免相比,澳大利亚要获得钢铁和铝关税豁免“困难得多”。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一直试图让特朗普在本周关税生效之前同意对澳大利亚给予豁免,但特恩布尔表示,特朗普这次不会愿意这么做。 特恩布尔说:“我怀疑他自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你给一个国家豁免,然后你又必须给另一个国家豁免,不久之后就会出现太多的豁免,而你征收的关税就不够了。”
lg
...
tqttier
03-10 15:15
特朗普等同于默认!市场一反常态大跌,中国通缩重袭 欧洲意外捡漏
go
lg
...
数 4. 瑞典GDP数据 5. 挪威、
丹麦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lg
...
风起
03-10 15:08
黄油和早逝有关?那什么油更合适呢
go
lg
...
内科学》上的一项新研究,由马萨诸塞州和
丹麦
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该研究利用了三个长期追踪美国医疗专业人士的试验数据。 在近33年的时间里,22万名护士和医生定期接受关于生活方式、饮食和健康状况的调查。在此期间,许多人已经去世。研究人员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特征、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后发现,那些食用黄油最多的人(平均每天约一汤匙)比完全不吃黄油的人死亡风险高出15%。 相比之下,摄入最多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或橄榄油)的人,其死亡率比摄入最少的人低16%。 此外,尽管这项研究未能证明食用黄油会增加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更多地摄入植物油确实降低了这一风险。 研究显示,食用黄油与更高的癌症死亡率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每天用10克植物油替代相同量的黄油,癌症死亡风险可能降低17%。 然而,像这样的观察性研究往往难以得出明确结论。布里斯托大学的流行病学家乔治·戴维·史密斯指出,这些研究对象在健康相关行为方面可能存在其他差异。 例如,研究发现,食用黄油最多的群体中,吸烟者的比例是不吃黄油群体的两倍。因此,他认为不可能完全控制这些差异,这意味着某些非饮食因素可能也在起作用。 如果决定不再吃黄油,替代品的选择至关重要。人造黄油的饱和脂肪含量比黄油低(现代品种通常不含氢化脂肪或反式脂肪,这两者同样会对胆固醇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但人造黄油与较高的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 如果想要更健康的替代品,橄榄油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3-10 00:00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
13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透露要和习近平直接谈!全球反弹正失去动力,小心美元迈入多年熊市
lg
...
中美突发重磅!中国暂停针对美国稀土出口限制 暂停对美企的贸易和投资禁令
lg
...
中美达成协议意外之快,习近平亲信身边的谈判老手成为焦点!
lg
...
真正的黑天鹅要来了?比特币脱钩无预警结束 以太坊突发“万亿美元”重大计划
lg
...
【直击亚市】中国暂停对稀土出口限制!小心市场涨过头了,黄金大跳水失守3150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5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