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和巴伦报道,美国消费者情绪意外下滑至历史第二低点,通胀预期则升至数十年来最高水平,关税引发的担忧持续升温。

5月消费者情绪低于预期,连续第五个月小幅下滑。根据密歇根大学周五发布的初步数据,5月前两周消费者情绪指数下降至50.8。FactSet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将从4月的52.2上升至55。
调查还显示,消费者预期指数下降近1点至46.5,接近45年来最低水平。当前经济状况指数下降2.2点至57.6。
消费者对当前个人财务状况的看法跌至2009年以来最低。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期创下新低。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主管徐荟安表示:“近四分之三的消费者自发提到关税,高于4月的近60%;对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主导着消费者对经济的看法。”
数据显示,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物价将以年化7.3%的速度上涨,为1981年以来最高。对未来5到10年的通胀预期为年化4.6%,为1991年以来最高。
徐荟安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共和党人当月通胀预期的“特别显著的跃升”。
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自发提到关税,显示贸易政策仍主导消费者对经济的看法。这个议题跨越党派界限,包括大量共和党人也提到关税。不过尽管近三分之二的共和党受访者主动谈到关税,他们的整体情绪仍高于民主党人和无党派人士。
尽管消费者普遍担心关税会推高物价,但近期报告显示通胀压力有限。政府数据显示,4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消费者价格连续第三个月涨幅低于预期,降至四年来最低,年化涨幅为2.3%。
调查中也显现出消费者情绪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差异。大型商品的购买条件指标略有改善,尽管仅有少数消费者表示如果价格继续上涨,他们仍会照常消费。
但经济学家表示,价格上涨的缓解可能只是暂时的,关税正在逐步渗透到经济中。
沃尔玛高管周四警告称,即使是降低后的中国关税,也将迫使这家零售商提高部分商品价格,呼应了过去几周其他零售高管的说法。
这项调查在4月22日至5月13日间进行,结束时间正好在美中达成暂时互相降低关税协议之后,双方将在此期间继续协商贸易协议。。她指出,虽然关税暂时降低后,一些调查指标略有改善,但这些初步回升“幅度太小,不足以改变整体局面”,“短暂的暂停不太可能让消费者相信 ,贸易政策已经稳定到可以让他们或企业有效规划未来的程度。”
5月30日发布的最终数据,将显示消费者是否因中国关税下调而调整对通胀的看法。
美联储官员表示,防止通胀预期失控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价格因更高关税而大幅上涨。当人们预期通胀会高企时,更可能要求更高工资。与此同时,企业可能会提前涨价,从而进一步刺激工人要求加薪。
另一项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消费者预期调查,则对通胀前景持更乐观态度。该调查显示,4月未来一年的中位数通胀预期稳定在3.6%。
不过,两项调查都得出结论称,消费者对自身财务状况的看法愈发悲观。密歇根大学的数据显示,目前对个人财务状况的评估下降近10%,反映出消费者对收入增长放缓的预期。
纽约联储的调查也显示,人们对劳动力市场更为担忧,并预期未来几个月收入将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