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市场预期美国6月核心CPI(剔除食品与能源)将录得五个月来最大环比涨幅,同比涨幅也将自2025年1月以来首次反弹。与此同时,零售销售在连续两个月下降后预计小幅回升。尽管6月数据仅反映“有限的关税传导”,但分析师警告,随着企业逐步将进口成本转嫁消费者,下半年通胀压力可能加速累积。本文将深入分析6月CPI与零售销售数据的市场意义,探讨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股、港股及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
导读目录
6月核心CPI预测:通胀反弹的信号
根据彭博社对经济学家的调查,2025年6月美国核心CPI(剔除食品与能源)预计环比上涨0.3%,为五个月来最大涨幅,较5月的0.1%显著加速。同比来看,核心CPI预计升至2.9%,为2025年1月以来首次反弹。这一数据将于7月15日公布,市场对其高度关注,因为它可能揭示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物价的初步影响。
核心CPI的上涨主要由商品价格推动,家电、家具等品类因关税导致的进口成本上升而走强。彭博经济研究团队指出,在线抓取数据显示,家电和家具价格已出现上涨,而机票和二手车等服务类项目则持续疲软。 然而,通胀反弹尚未全面显现,原因在于企业对提价持谨慎态度,消费者因就业市场降温和工资增长放缓而更具价格敏感性。
美联储对核心CPI的关注尤为重要,因为其剔除了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被视为长期通胀趋势的更可靠指标。当前核心CPI为2.8%(5月数据),若6月数据升至2.9%,将进一步偏离美联储2%的目标,增加政策的不确定性。
零售销售回升:消费韧性与经济软着陆
美国商务部将于7月17日公布6月零售销售数据,市场预期在连续两个月下降后,6月数据将小幅回升。这反映出消费者在就业市场降温背景下仍保持一定韧性,但消费力整体趋弱。零售销售数据主要反映商品支出,是评估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的重要线索。
消费支出的放缓与就业市场降温同步,表明美国经济可能正经历“软着陆”。若零售销售数据继续疲软,将进一步印证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然而,部分分析师认为,零售销售的回升可能受到夏季消费旺季的推动,例如旅游和户外活动的增加,这可能短暂掩盖关税成本的传导效应。
以下为近期关键经济数据预测概览:
指标 | 5月实际 | 6月预测 | 市场影响 |
---|---|---|---|
核心CPI(环比) | 0.1% | 0.3% | 通胀压力上升,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 |
核心CPI(同比) | 2.8% | 2.9% | 偏离2%目标,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
零售销售(环比) | -0.1% | 0.2% | 消费韧性有限,经济软着陆迹象 |
关税传导效应:企业定价与消费者博弈
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初实施的关税政策(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10%关税,对中国加征30%)尚未在5月CPI数据中充分体现,但6月数据可能初显端倪。 分析师指出,企业因提前囤积库存和消费者需求不确定性,暂缓全面提价。例如,沃尔玛和塔吉特等零售商已警告下半年将上调价格,但目前仍在吸收部分成本以维持市场竞争力。
关税传导的滞后效应源于多方面:一是企业利用库存缓冲进口成本上升;二是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高,迫使零售商延迟提价。然而,随着库存逐渐消耗,预计下半年商品价格将显著上涨,尤其是在家电、家具和汽车零部件等品类。 彭博经济研究团队预测,核心CPI可能在第四季度升至3.5%,整体通胀或突破3%。
美联储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通胀压力上升可能迫使其维持高利率;另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和就业市场疲软可能需要宽松政策支持。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在7月会议上将维持利率不变,9月降息概率约为60%。
美股与港股影响:投资机会与风险
关税传导和通胀反弹对美股和港股市场均产生深远影响。在美股,零售板块(如Walmart、Target)和消费品板块可能因成本上升面临盈利压力,但科技股(如Nvidia、AMD)因AI需求持续强劲或表现更具韧性。港股方面,加密货币概念股和ETF近期因比特币价格创新高而表现活跃,但消费品和出口导向型企业可能因关税影响承压。
投资机会方面,投资者可关注抗通胀资产,如黄金和能源板块,以及受益于AI和新能源趋势的科技企业。风险方面,需警惕通胀超预期上升导致的利率持续高企,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全球供应链的进一步冲击。
权威点评与总结
编辑总结:6月核心CPI和零售销售数据的公布,将为市场提供关键线索,揭示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初步影响。核心CPI若如预期升至2.9%,将标志着通胀压力的抬头,而零售销售的回升则反映消费韧性的微妙平衡。关税传导效应的滞后性为投资者提供了短暂的窗口期,但下半年通胀可能加速,尤其在商品价格领域。美联储的政策路径仍不明朗,投资者需密切关注7月会议动态,并通过分散化投资(如黄金、科技股)应对不确定性。对于港股,AI和新能源相关企业仍具吸引力,但出口导向型企业需谨慎对待。
6月CPI数据可能显示关税的初步影响,但全面传导需到第四季度才会显现,核心通胀或升至3.5%。
零售销售回升反映消费韧性,但就业市场降温可能限制增长,美联储将维持谨慎立场。
关税对通胀的推动作用被库存和消费者敏感性暂时抑制,但下半年价格上涨不可避免。
常见问题解答
问:为何6月核心CPI涨幅备受关注? 答:核心CPI剔除了食品和能源的波动,是衡量长期通胀趋势的关键指标。其预计升至2.9%,可能反映关税传导的初步效应,影响美联储政策预期。
问:零售销售回升意味着什么? 答:6月零售销售预计小幅回升,表明消费者仍有一定韧性,但就业市场降温可能限制消费增长,指向经济软着陆。
问:关税如何影响通胀? 答:关税提高进口成本,企业可能将成本转嫁消费者,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当前传导有限,但下半年效应将更明显,核心CPI或升至3.5%。
问:美联储会因6月数据降息吗? 答:6月CPI若显示通胀反弹,美联储可能维持利率不变。市场预计9月降息概率为60%,7月会议将提供更多线索。
问:投资者应如何应对通胀风险? 答:可关注抗通胀资产如黄金,以及AI和新能源板块的科技股,同时警惕高利率和地缘政治风险对市场的冲击。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