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纽约时报,作者斯蒂文·厄兰格曾任驻耶路撒冷的分社社长,多年来一直报道以色列-巴勒斯坦问题。

在加沙饥荒证据不断增加、引发选民愤怒的背景下,以色列一些最重要的西方盟友面临政治压力,如今表示将承认巴勒斯坦国。特朗普也相信加沙人正在挨饿,已时隔数月首次派遣中东特使前往以色列,视察混乱的粮食分发体系。
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讨论以色列是否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民调显示,对以色列的负面看法正在上升。而目前仍没有明确的计划,来结束这场加沙战争。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此种质疑很愤怒。他声称关于饥荒的报道被夸大了,坚持哈马斯必须被消灭,批评者往往被他批为反犹分子,并认为西方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在奖励哈马斯。
“以色列通常的看法是,这场危机只是另一个暂时的问题,”以色列政治分析人士纳坦·萨克斯说,“但这是对世界形势的误判,因为正在加速全球对以色列态度的转变,尤其在年轻人当中,影响深远。”
随着加沙饥饿问题引发的愤怒情绪加剧,以色列正面临成为国际弃儿的风险。虽然2023年哈马斯主导的致命袭击在许多以色列人心中仍是历历在目、极具震撼的事件,但对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加沙惊人死亡下的毁灭和饥荒正变得更加迫切和清晰。
尽管以色列试图建立自己的分发体系,但混乱和伤亡不断,而饥饿问题反而恶化。大量加沙人在争抢食物时被以色列杀害。
即使以色列已数次重新控制加沙大部分地区,但战争将如何结束仍无人知晓。联合国数据显示,加沙死亡人数已超过6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平民。
内塔尼亚胡至今未说明他对加沙的设想,或者应该由谁来取代哈马斯治理。他也拒绝与最可能提供帮助的国家接触——包括波斯湾国家、埃及和沙特阿拉伯。
特朗普依然坚定支持以色列对抗哈马斯,过去曾给予内塔尼亚胡几乎无限的自由度。但即便是特朗普,也似乎被加沙饥荒的视频震惊,他的一些铁杆支持者也开始公开质疑与以色列的关系。
美国/中东项目(U.S./Middle East Project)主席、曾在以色列前工党政府任谈判代表的丹尼尔·列维表示,围绕以色列是否正在实施种族灭绝的讨论,反映出“世界对以色列认知的某种根本性变化”。
他指出,文化层面的剧变愈加明显,在歌剧院、音乐节等场所出现了反以色列、亲巴勒斯坦,甚至带有反犹倾向的示威活动。比莉·艾利什、爱莉安娜·格兰德等流行歌手也发出强烈呼吁,要求停火并向加沙巴勒斯坦人提供援助。
“以色列长期以来认为,只要我们大声地强调反犹主义和大屠杀,所有问题都会自行消失,”丹尼尔·列维说,“但时代精神正在转变,以色列这种愤怒表达的策略,只对越来越小的一部分人还有效。”
民意调查反映了这种变化。
皮尤研究中心4月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对以色列的看法转为更加负面。如今有约53%的美国成年人对以色列表达不满,哈马斯袭击前这一比例为42%。其中,表示“非常不满”的人群比例,从2022年的10%上升到今年的19%。
另一项皮尤研究中心上月发布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4个国家中,有20国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对以色列持负面看法。在澳大利亚、希腊、印度尼西亚、日本、荷兰、西班牙、瑞典和土耳其,这一比例高达四分之三甚至更多。
年轻人中的负面看法比例更高,而美国的代际差异尤为明显。
分析人士纳坦·萨克斯指出,以色列未来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欧洲领导人或最激烈批评者的立场,
“对以色列来说,最令人不安的是那些摇摆不定的人。他们要么不了解情况,要么觉得这件事太有毒,不愿参与其中,”他说,“原本可能支持以色列的一般人,如今宁可保持距离。”
以色列国家安全事务前副顾问查克·弗雷里希表示,内塔尼亚胡未能及时意识到局势的变化及对以色列的代价。
由于以色列不允许外国记者独立进入加沙,外界很难了解加沙的全部真实情况。但援助组织报告称,营养不良和饥荒现象正不断加剧。
“关于加沙的困苦,甚至有限数量的饥荒现象,确实有一些真实性,反应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反犹主义因素,”弗雷里希说。
“但无论起因如何,这都无关紧要,”他补充道,“关键在于,以色列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国际弃儿,而以色列无法承受这样的处境。”
他表示,以色列需要外交支持,而以色列裔美籍教授和分析人士伯纳德·阿维沙伊则指出,以色列还急需与欧洲和美国维持良好的经济关系。
“以色列在全球化上下注巨大,其经济命脉取决于技术精英能否在发达国家找到合作伙伴,”阿维沙伊说,“如果这些企业在全球被冷遇,会发生什么?”
阿维沙伊指出,西方世界多年主动压制对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等地行动的批评,这种压抑积累的愤怒如今在加沙问题上彻底爆发。
“加沙正在发生的事令人震惊”,这让人们不愿前往以色列,也不愿与那里的科学家和企业合作,“对以色列经济来说,这已经是毁灭性的。”
在公众反应和自身挫败感推动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周三也表示,加拿大将做出同样决定。英国首相斯塔默虽表示承认条件尚未成熟,但这些表态已反映出西方国家对这场战争及以色列立场的看法正在迅速转变。
承认尚未实际存在的巴勒斯坦国,更多是一种象征性姿态——已有147个国家承认。但如果英国和法国也加入,将使美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未承认的国家,届时华盛顿很可能不得不动用否决权。
尽管特朗普仍将停火破裂归咎于哈马斯,但他现在似乎明白,内塔尼亚胡并无结束战争的意愿。要实现持久停火,内塔尼亚胡将被迫对加沙未来作出政治选择,这可能导致他的执政联盟瓦解,这个联盟依赖极右翼政客的支持,而这些人主张吞并加沙并赶走巴勒斯坦人。
为了回应外界批评,哪怕只是短暂停止敌对行动、允许更多援助进入加沙,内塔尼亚胡上周也不得不在安息日召开安全内阁会议,因为极右翼部长在那天无法出席。
马里兰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杰弗里·赫夫表示,学术界和社会整体正转向反犹太复国主义,他预计这种趋势将持续。他指责内塔尼亚胡没有意识到,这场与哈马斯的战争也是一场叙事上的政治较量。
“如今的反弹,说明以色列操作失误,落入了哈马斯长期以来利用加沙人苦难获取政治利益的陷阱,”他说。
赫夫指出,二战后,同盟国向德国平民提供援助,宣称他们从疯狂的独裁政权手中解救了德国人。
“以色列本应像当年同盟国解放德国人一样,帮助加沙人民脱离哈马斯,”他说,“但现在,全世界都在憎恨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