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尽管特朗普总统推出的关税在美国法院的合法性仍存争议,但美国司法部已明确警告美国企业:如有意规避关税,可能会面临刑事起诉。
司法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声明称,将加大对可疑进口分类的调查力度,并对误报商品种类的行为以欺诈罪名提起诉讼。
“司法部过去也处理一些海关案件,但这次的态度明显更为积极、公开且强硬,”Thompson Coburn律所的贸易律师罗伯特·夏皮罗(Robert Shapiro)表示。
这一计划将由司法部新设立的“市场、政府与消费者欺诈部门”负责执行,标志着执法策略从以往以行政程序为主转向更倾向刑事打击,即使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也未曾如此激进。
新一届特朗普政府明确表示,将优先对规避美国关税的公司和个人提起刑事指控。
司法部刑事司负责人马修·盖莱奥蒂(Matthew R. Galeotti)在5月的一份备忘录中首次提出这一战略,称白领犯罪打击的重点将包括“关税和海关欺诈者,包括那些实施关税逃避行为的人”。
特朗普政府向企业发出警告:不要试图规避关税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还面临捍卫自身关税合法性的法律挑战。
挑战总统关税合法性的联邦诉讼口头辩论,将于本周四在华盛顿特区的联邦上诉法院举行。发起诉讼的小企业进口商今年5月在地方法院胜诉,已成功暂缓特朗普的全球性关税措施。
另有两家玩具制造商也将于9月30日在同一法院就其胜诉案件提出针对特朗普关税的新一轮辩论。
“我们要加大力度”
关税违规可通过民事或刑事手段进行追诉。但夏皮罗指出,过去即便是欺诈案件也大多通过行政程序处理。
“我认为这届政府的意思是:我们要提高这方面的赌注,”他说。
堪萨斯大学法学院教授拉吉·巴拉(Raj Bhala)表示,反海关欺诈的法律早已存在,但司法部与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在打击违规行为方面的积极性正在上升。
历史上,巴拉及其他贸易律师指出,政府执法资源主要用于对手国家的关税违规,尤其是控制向这些国家出口敏感物资。
巴拉表示,来自高关税地区的出口商几十年来一直在使用规避技术,尤其是为了逃避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但随着关税力度加大,规避动机“显著增强”。
“很明显,很多公司正在寻找降低关税影响的方法,”夏皮罗补充道。
美国企业和贸易伙伴高度警觉
在新的关税与执法环境下,贸易专家认为美国企业及其贸易伙伴已进入高度警觉状态。
来自SEIA合规技术公司的贸易律师艾丽卡·特鲁希略(Erika Trujillo)表示,司法部执法权的扩大、行政程序作用的弱化,可能导致出于政治目的的执法针对性增强,尤其是针对被视为与特朗普政府立场相悖的公司。
“我确实认为,贸易限制政策已经同时被用作对外攻击的武器和保护自身的盾牌,”特鲁希略表示。
常见的关税规避手段包括:错误分类商品、虚假标注原产国、在低税率国家对产品进行小幅改动以冒充当地制造、以及通过低税国家转运。
“很难想象任何一个管理得当、供应链遍布全球的公司,尤其是在中国或柬埔寨等高关税地区运营的公司,不会就每一步合规细节进行严格审查与文档留存,”巴拉说道。
巴拉强调,对于受美国司法管辖的进口商来说,风险极高:“他们是登记进口方,因此对关税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作出虚假申报,这些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坐牢的事儿’。”
欺诈与违规代价高昂
在欺诈案中,罚款金额最高可达该批商品在美国市场的全部价值。
若因过失造成的民事违规,最高可处以原应缴关税的两倍罚款;若为重大过失行为,罚金最高可达欠缴税款的四倍。
美国海关设有一套电子系统“自动商业环境(ACE)”,允许企业查看自己的商品分类在海关系统中的记录,以评估风险。
但中小企业在评估自身合规风险方面可能远不如跨国公司。
“如果你是中小企业,可能只有一两个律师,而且他们未必是贸易法专家,”巴拉指出。此外,不同商品适用不同规则。例如,一个典型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商品,在美加之间来回运输可达四次。
“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处理这类问题真的很难,”特鲁希略补充。一大挑战是难以负担内部合规人才。
“我知道的几乎所有公司都在积极招聘海关、出口管制与制裁相关岗位人员。你最终只能求助律所或外部顾问,而中小企业往往负担不起每小时1100美元的咨询费。”
夏皮罗表示,对于某些无意或过失造成的违规,司法部直接介入其实不具经济合理性:“他们人手也不够。”但他认为,这一新政策正契合特朗普政府更强硬的关税执法方针。
“如果你要实行这种关税政策,就必须采取更有攻击性的执法方式——因为面对的是如海般浩瀚的进口商品,单靠海关根本难以全面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