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披露完毕,个人养老金Y份额的规模情况也浮出水面。定期报告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个人养老金Y份额基金合计规模达到124.09亿元,首批85只纳入个人养老金指数基金Y份额的合计规模达15.76亿元。
(数据来源:《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证监会,发布于2024/12/12)
其中,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022951)是二季度规模增长居前的Y份额基金,最新规模达1.8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近1.42亿元,增长规模在全部个人养老金Y份额基金中领先,增幅超311%。
(数据来源:2025年基金二季报,数据截至2025/6/30)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Y(022951)主要投资于市场首只红利低波主题ETF——红利低波ETF(512890),截至2025年7月21日,产品规模达222.95亿元,是目前A股市场仅有的规模超过200亿元的红利主题ETF。
(规模数据来源交易所,红利低波ETF成立于2018/12/19)
个人养老投资与红利低波策略的“双向奔赴”
2024年12月12日,人社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正式将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同日,证监会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进一步丰富了个人养老金可投产品供给,其中包含7只跟踪红利类指数的产品。
上架短短半年多时间,首批个人养老金指数基金就展现出了强大资金吸引力,总规模达到15.76亿元。其中,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Y(022951)以1.87亿元的规模继一季报后再度领跑,也是目前市场仅有的规模超过1.1亿元的“指数Y”。
(数据来源:2025年基金二季报,数据截至2025/6/30)
随着二季报披露,一个趋势似乎正在逐渐清晰:个人养老资金正在加速奔赴红利低波策略。在二季度末规模前五的个人养老金权益类指数基金中,有三只产品跟踪红利低波类指数。
这一趋势背后的深层原因,离不开养老投资需求与红利低波策略内在价值的高度契合。养老资金具有投资期限长、追求稳健表现和强调风险控制等特点,而这或正与红利低波策略的价值理念和长期表现不谋而合。
红利因子的高股息筛选标准赋予了组合相对稳定可持续的股息收益,低波因子则进一步降低组合波动水平,以力争提升持有体验、更好实现复利效应。两大因子强强结合,从攻守两端增强了策略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使得红利低波策略能够穿越历史周期,与着眼于长期的养老投资相匹配。
也因此,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自2019/7/15成立以来,在不同风格主导的市场行情中取得了持续靓丽的历史表现,无惧市场起伏,成立至今的每个完整年度都收获了正回报,或较好实现了部分养老投资目标。
图: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A成立以来年度表现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经托管行复核,本基金非保本型基金,存在本金损失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完整业绩备注见文末)
不仅如此,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的历史分红优势对于养老资金也拥有较突出的吸引力。截至最新,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已连续22个月实现每月分红,并在基金合同中明确设置了月度分红评估机制,在为持有人带来更灵活的资金支配权的同时,力争提升投资获得感。
(数据来源:基金公告,截至25/7/21)
同时,指数基金Y份额的收益分配方式均为红利再投资,红利再投的形式可以帮助投资者持续积累基金份额,结合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专款专用和封闭运作机制,有望更好帮助投资者规避短期波动,在长期投资中聚沙成塔、实现复利价值。
低利率时代,红利低波策略有望发挥长期配置价值
近年来,市场环境的种种新变化有望进一步强化红利低波策略的配置价值。
首先,近年来国内中长期收益率持续下行,面对当前1.66%左右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红利低波指数4.68%的股息率(近12个月)水平仍具吸引力。全面低利率时代,兼具稳健性和收益性的投资标的稀缺,高股息率的相对确定性溢价较高,资金对于红利低波资产的配置需求成为了有望长期延续的趋势。
(数据来源:Wind,截至25/7/17,投资国债和投资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同,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应当全面考虑投资风险)
正如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的基金经理在二季报中表示,“过去几年驱动红利策略持续上行的核心逻辑是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如果大的逻辑没有变化,策略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共识与分歧之间的转变不可避免带来指数的波动,但指数的运行还是依赖其最底层逻辑。”
其次,在全球经济增速换挡与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A股市场正经历着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的范式转换。企业的经营模式也逐渐从扩大资本开支、追求高速增长转向更加注重投资者回报,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积极性日益提升。在新的投资范式下,分红方面的优势有望为增量资金持续布局红利低波资产提供支撑。
再者,就外部环境而言,近年来外围扰动因素频发,国际博弈格局加剧,落在资本市场中构成了波动性较高、脉冲式行情较多的市场表现,因此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和“减震”属性的红利低波资产受到青睐。
经过市场考验的长期有效性表现让红利低波策略收获了大批持有人的认可与青睐,据2024年基金年报,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包括A类007466,C类007467,I类022678,Y类022951)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同样是同期市场仅有的持有人户数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华泰柏瑞基金拥有超18年指数投资经验,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在红利主题ETF领域的前瞻布局,一手打造了策略类型丰富、覆盖AH两地的“红利全家桶”。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1日,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近440亿元。
伴随养老投资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长期布局合适的养老投资产品或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养老方案。具备高股息、低波动特征的红利低波策略有望能够较好匹配养老资金追求长期稳健增值的投资目标,以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为代表的指数产品在未来的养老金投资体系中或扮演着愈发重要的配置角色。
备注:“红利全家桶”指华泰柏瑞旗下红利ETF、红利低波ETF、港股通红利ETF、央企红利ETF和港股通红利低波ETF。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成立于20181219,2019-2024年、2025年上半年收益依次为21.57%、9.46%、19.56%、2.72%、11.91%、22.64%、5.69%,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收益率,同期收益分别为15.97%、-2.96%、10.8%、-1.9%、6.45%、17.84%、3.16%。历任基金经理:柳军(20181219至今)。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动ETF联接A/C成立于20190715,A类份额在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收益依次为9.14%、18.10%、2.72%、10.71%、21.06%、5.16%,C类份额同期收益依次为8.87%、17.80%、2.47%、10.44%、20.76%、5.04%。A/C类份额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同期收益分别为-2.70%、10.33%、-1.70%、6.18%、17.00%、0.83%。历任基金经理:柳军(20190715至今)。I类份额成立于20241126,Y类份额成立于20241213,2025年上半年收益依次为:5.12%、5.18%,I/Y类份额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同期收益分别为3.03%。历任基金经理:柳军(20241126至今)、柳军(20241213至今)。以上数据摘自基金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并发布,其所有权归属中证指数公司。中证指数公司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个人养老金Y份额产品,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请您仔细确认了解产品特征。请投资者关注投资于Y类份额面临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Y类份额在未满足条件时不可领取的风险、基金可能被移除个人养老金可投名录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