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良品铺子(603719.SH)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以12.42元/股的价格转让合计21%股份(8421万股),交易总价10.46亿元。若交易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长江国贸,实际控制人由杨红春等创始人转为武汉市国资委。同步披露的另一份协议显示,二股东达永有限公司以12.34元/股向长江国贸转让8.99%股份,交易后长江国贸合计持股比例将达29.99%,总投入近15亿元。
然而,这场看似落槌的交易正深陷法律漩涡。7月21日晚间公告提及,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因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导致后者所持19.89%股份(7976.4万股)被冻结。争议源于今年5月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签署的《协议书》,约定后者在5月28日前享有优先购买权,交易价格同为12.42元/股,且若广州轻工决定推进交易,宁波汉意“应当无条件配合”。尽管广州轻工在到期后发送督促函,双方始终未签署正式协议,最终转向对簿公堂。良品铺子回应称,纠纷系“商业谈判分歧”,并援引律师意见强调“预约协议”未履约仅需承担违约责任,不构成强制股权转让义务。
股权争夺战的背后,是良品铺子日益严峻的经营困局。2023年公司营收80.46亿元,净利润1.8亿元,遭遇上市以来首次双降;2024年亏损扩大至4610万元。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7500万至1.05亿元,主因产品降价拉低毛利率、关闭低效门店导致规模收缩及线上流量成本攀升。为扭转颓势,公司曾于2023年11月启动“17年来最大规模降价”,300余款产品平均降幅22%,但未能提振业绩,反而削弱盈利能力。2025年管理层再度更迭,创始人杨银芬辞任董事长,由非创始系高管程虹接棒,战略方向也从高端零食转向全品类食品拓展。
此番引入国资,良品铺子定位为“战略转型的主动选择”。公司表示,长江国贸的供应链资源与金融赋能有望助其构建“一品一链一园”产业生态,避开价格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创始人杨红春虽退居第二大股东,仍将留任高管并主导日常经营。但市场分析呈现分歧:有分析师认为国资入局为同质化竞争的零食行业提供破局方向;也有专家指出,良品铺子误将行业红利视为经营能力,若国资接手后未触及核心问题,业务难有起色。
目前交易仍存多重变数。除股权冻结风险外,转让需经国资监管部门审批、经营者集中审查及交易所合规确认。广州轻工诉讼进展、宁波汉意债务化解进程,以及良品铺子持续亏损的态势,都将成为影响控制权落定的关键因素。这场涉及两地国资、创始团队与财务投资者的多维博弈,尚未迎来终局。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