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中外清洁能源产业链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化态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成为这一合作深化的重要见证平台,海外企业与机构积极寻求与中国清洁能源产业链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过去五年间,全球能源转型领域投资实现了历史性增长。国际能源署预测显示,2025年将有2.2万亿美元投向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领域。中国作为全球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者,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构建起"一带一路"清洁能源产业生态圈。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成就为全球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球80%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关键零部件均由中国生产制造,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这一完整的生产生态系统为实现电解槽、风机与光伏组件大规模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助于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增强竞争力并持续获得国际认可。
国际企业深化投资合作
跨国企业纷纷加大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与中国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埃克森美孚计划未来五年投资300亿美元用于低碳减排项目,展现出对清洁能源转型的坚定承诺。法国道达尔能源制定了更为宏大的投资计划,预计到2030年在新能源领域投入600亿美元,并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100GW的目标。
阿拉伯农工商会总联盟和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等国际机构也表达了加深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的强烈意愿。这些机构认为,与中国企业携手推动能源转型和产业链服务升级是大势所趋,符合全球能源发展的客观需要。
外资机构期待与中国清洁能源企业共同拓展海外市场。TüV南德意志集团通过提供认证和验证服务,帮助供应链企业之间建立相互信任,支持绿色转型进程。该集团认为,中国集人力、土地、资源与成熟制造体系于一体,具备完整的生产生态系统,这正是迈向净零排放所需的重要基础。
区域合作模式创新发展
中俄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展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俄罗斯En+集团探讨了碳信用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中的应用潜力,提出如果在欧洲CBAM中允许使用碳信用购买费用抵减证书成本,将成为碳市场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中俄国际经贸关系发展协会介绍了俄罗斯电力来源认证体系及中俄合作前景。根据中俄政府间协议,两国正推进绿色证书互认联合研究、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及碳市场协作。《中俄绿证体系与碳市场合作倡议》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
地方政府层面的清洁能源合作同样呈现出积极态势。江苏省在源网荷储一体化产业链建设方面具备良好条件,德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国政府部门人士和行业专家表示,未来源网荷储产业中外合作潜力巨大。江苏省贸促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支持相关企业适应规则、破除壁垒、布局海外,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产业在江苏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