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建科智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15日接待华福证券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建科智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林琳。调研接待地点为天津市北辰区陆路港物流装备产业园陆港五纬路7号(建科智能厂内)。
据了解,建科智能装备制造(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深耕智能化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行业二十多年,已成为国内最大、全球前列的该行业企业之一。公司产品覆盖中高端数控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及配套软件等,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生产升级,是行业领军企业。
据了解,在本次以现场调研方式进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投资者提出多个问题,公司进行了详细回复。包括公司截止2024年12月31日的知识产权情况;2025年全球化布局与本土深耕并进的市场拓展规划;行业较高技术壁垒;智慧梁场T型梁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的功能、运作模式、应用场景等。
据了解,本次活动过程中,公司严格依照相关规定执行,未出现尚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调研详情如下:
一、董事会秘书林琳致欢迎辞并介绍公司情况
建科智能装备制造(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二〇〇二年,公司深耕智能化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行业二十多年来,致力为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智能化钢筋加工软硬件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全球前列的智能化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行业中产品门类及配套最完整、产销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公司扎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增效,产品覆盖了各类智能化中高端数控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及配套软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并提供智能化数控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及钢筋加工智能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打造钢筋数字化加工全业务流程、全生产要素、全价值链的智慧工厂,成为中国智能化钢筋加工装备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
二、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以现场调研的方式进行,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1、请介绍一下公司的知识产权情况?
答:在技术攻关和新品研发的同时,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大量专利技术,为公司持续打好技术攻坚战、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已发证有效专利 616 项,获得软件著作权 19 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 282 项,实用新型专利 312 项,外观设计专利 8 项;港澳台及国外发明专利 14 项(其中,PCT 专利 10 项,巴黎公约专利 4 项)。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核准注册商标 103项,其中含国内商标 48项,港澳台商标 9 项,国际商标 46 项。公司曾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天津市专利金奖、天津市专利优秀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天津市技术发明奖、天津市北辰区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国家级、市区级奖项。建科智能已成为智能化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全球价值链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做智能化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是公司的发展目标。谢谢!
2、请介绍一下公司市场拓展规划。
答:公司 2025 年市场拓展以全球化布局与本土深耕并进为主题,针对新兴市场及高潜力区域,公司将依托大数据分析与行业调研,制定差异化市场战略:
(1)国内层面:深化与多类型下游领域的战略合作,精准对接创新型智能钢筋加工机器人和基建投资热点区域需求,研发并推广大型智能化钢筋加工机器人组合集群;
(2)国际层面: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在出口 100多个国家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出口版图拓展,建立更为全面的海外营销网络及全球化服务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定制化、柔性化解决方案。以建科智能产品综合性价比为依托,通过多元化营销渠道与品牌推广,力争海外市场业务营收占比再进一步提升。谢谢!
3、请介绍一下进入公司所在行业的技术壁垒情况。
答:智能化钢筋加工装备,尤其是钢筋笼成型机、钢筋网成型机、桁架成型机、管廊钢筋网片成型机以及盾构管片钢筋笼成型机等组合钢筋成型机械的生产技术集成度高、开发难度大、制造工艺复杂,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该行业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钢筋连接技术等的综合运用。同时,近年来国家以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为契机,要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工艺技术经验积累和研发投入,以满足科技进步和绿色化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对新进入企业构成一定的技术壁垒。谢谢!
4、请介绍一下公司产品智慧梁场 T 型梁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
答: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 2022 年印发的《国家公路网规划》提出,到 2035 年,全国公路总规模约 46.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 16.2 万公里,普通国道约 29.9 万公里,基本建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公路 T型梁作为公路建设中的核心部件,对保障道路的整体质量与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对 T型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而钢筋作为 T型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往,钢筋加工多依赖简陋的数控设备,逐件成型后再由人力搬运至模台绑扎,这一过程不仅耗费大量体力、效率低下,且在质量控制方面亦存在显著短板。
智慧梁场T型梁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将实现传统十余名工人配合才能完成的高复杂性、高强度工作升级为仅需 3至5名操作工人完成,无需人工搬运钢筋,全流程的自动化率达到了 90%。在传统现场制作工艺中,腹板骨架加工面临诸多挑战,如通长筋钢筋的渐变摆放、弯曲钢筋直径的不统一、弯曲钢筋形状的多样性以及底板通长筋位于箍筋外侧等问题。然而,随着智慧梁场和智能工厂化预制 T 梁施工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钢筋加工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智慧梁场 T 型梁机器人智能化产线分为单片与钢筋笼双区域管理:
(1)单片区域:马蹄筋、长箍筋分别采用独立的调直弯曲机构进行加工,通过专用搬运机构分别将马蹄筋、长箍筋依次码放到焊接机构中进行单片焊接,单片焊接完成后,机器人会将其精准地放入储料装置中。
(2)钢筋笼区域:通过储料装置依次将单片运输到钢筋笼码料位,底筋自动码放到台架车底部,底筋完成后台架车向码料方移动,移动过程中机器人码料装置按顺序将储料装置中的单片码放到台架车内,焊接装置会对已码放好的单片底筋进行精确焊接,确保单片与底筋的牢固固定。单片码放完成后两侧通长筋开始穿料并通过抓料焊接装置开始按顺序码放并焊接通长筋,通长筋全部焊接完成整体骨架成型。
应用场景: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 T型梁的制作。在智慧梁场日常运维过程中,T型梁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将会帮助企业提升效率的同时实现数字化改造,能够高效、高质量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 T型梁,为智慧梁场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智慧梁场T型梁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集钢筋调直、剪切、弯曲、摆放、转运、焊接等功能于一体,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精确的步进驱动技术,实现了钢筋的线上加工成型和无人化物料转运及摆放。不同工件钢筋之间采用电阻焊接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钢筋连接的高质量和可靠性。产品的推出,弥补了智慧梁场 T梁骨架全自动加工设备的空白。
谢谢!
本次活动过程中,公司严格依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规定执行,未出现尚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