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江航装备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1日接待财通基金、易方达、永赢基金、交银施罗德、平安养老基金等8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江航装备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董事长邓长权,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孙军,董事会秘书袁乃国。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展厅、4001会议室。
据了解,公司在航空装备领域产品多样,涵盖航空氧气等系统及飞机副油箱等,为国内各大主机厂、军方等配套,供应对象广泛。在航空装备产业积极开展新机型技术对接、配套研制等工作,落实订单,开拓军贸及民用飞机相关业务市场。
据了解,公司在民机方面依国家战略,以重点民机型号为牵引发展。技术能力提升上取得成果,完成适航工作及样件研制;批产交付方面完成多款机型交付;维修服务业务开拓市场,交付波音客机相关产品并获合格供方资格。此外,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承担多项国家级项目,与多所高校院所合作。
据了解,公司特种制冷业务规划聚焦主责主业,紧跟需求扩大新领域份额,拓展出口及车载环控等业务,开展战略合作并推动技术转化。未来,公司聚焦航空及防务等重点业务,依托核心技术发展各板块产业,推进军贸业务,发挥上市平台优势布局战略新兴产业。
调研详情如下:
交流主要内容:
1.公司航空装备产品主要有哪些?配套情况如何?
公司在航空装备领域主要产品涵盖航空氧气系统、机载油箱惰性化防护系统、飞机副油箱以及敏感元件、氧气地面设备等航空产品,主要为国内各大主机厂、军方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配套供应国内有装备需求的所有在研、在役军机以及部分民用、通用飞机。
2.公司在航空装备产业市场进展如何?
公司贯彻"强军、立产、增效、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主责主业,积极开展有人机、无人机等新机型的技术对接、配套研制及外贸机、改装等机型的配套设计;落实主机厂订单,深入挖掘大修、航材订单;按照"一型装备服务两个市场"的要求,以集团军贸平台牵引,持续抢抓高端航空装备军贸市场;按计划推进多型民用客机研制配套,以及AC系列直升机、AG600水陆两栖应急救援等机型产品的交付任务,持续拓展各大航司大飞机维修业务市场。
3.公司在民机方面的进展情况?
公司积极贯彻国家战略部署,以重点民机型号为牵引,以干线飞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民用直升机氧气、惰化系统配套为主线。在技术能力提升方面,完成了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 氧气系统产品随机适航工作,同时开展多型民航客机氧气系统机组、旅客、便携全构型复杂系统的集成以及惰化防护系统的研制,并攻克了多项系统关键技术,完成了样件研制。在批产交付方面,完成AG6
00、C9
09、AC系列直升机的批产交付工作。在维修服务业务方面,持续开拓民机PMA产品市场,完成波音737NG客机空气分离装置PMA产品交付四家航空公司,取得四家航司合格供方资格,为公司大飞机维修业务市场开拓夯实了基础。
4.公司研发投入较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在产学研方面,公司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紧密合作,探索新技术、新成果,推动公司整体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5.公司特种制冷业务在市场开拓方面是如何规划的?
公司将聚焦特种制冷主责主业,紧跟各军种装备升级需求,在巩固传统特种制冷业务市场地位基础上,扩大在电子通信、新型武器、后勤医疗等新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制氧装置出口配套国际市场;持续拓展新一代车载环控系统业务市场;与国内最大的方舱厂家开展战略合作,开拓地面装备业务市场;加快技术迭代,推动相变蓄冷等前沿技术转化,为抢占未来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6.介绍一下公司未来产业规划情况?
未来,公司聚焦航空及防务装备首责业务,发展民机装备主责业务,开拓军民出口贸易及战略新兴产业。依托公司核心技术,做强做优军用航空核心产业;聚焦民航、通航市场,实现民用航空产业快速有序发展。做强做精特种制冷产业,巩固制冷设备全军种市场地位,加速拓展集成环控、液冷及地面制氧业务。稳步推进军贸业务发展,贯彻集团公司"一型装备服务两个市场"要求,航空业务依托集团军贸平台,抢抓国际军贸市场机遇,特种制冷业务巩固现有出口市场,争取统型配套军贸订单。同时,充分发挥上市平台优势,围绕主责主业,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持续保持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