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11日 13:49,光伏ETF(159857)多空胶着,盘中换手6.05%,成交1.41亿元,均位居深市同类产品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ETF(159857)盘中获资金逆市加仓,截至目前,该基金净申购份额已达7300万份,高居同类产品第一!
规模方面,光伏ETF(159857)最新规模达23.24亿元,创近半年新高。光伏ETF(159857)近半年份额增长7.97亿份,实现显著增长。
资金流入方面,光伏ETF(159857)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2345.16万元。
国信证券表示,光伏行业出清与整合势在必行,预计2027年将进入稳态发展阶段。从产能成本差异性、企业资金实力等维度来看,硅料环节比较优势最为明显,整体有望实现产能整合和出清。当前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至4.5-5.0万元/吨,部分企业已实现盈利修复。随着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优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业内机构分析指出,从需求端来看,在2023年4月30日和5月31日的抢装潮结束后,光伏行业正式进入市场经济阶段。目前电力投资企业在决策过程中趋于谨慎,主要是由于电价和电量的不确定性。行业内普遍对未来装机增长能否维持以往高速增长存在疑问。从供给端来看,硅料作为行业的"水龙头",主要看产能,硅料决定了下游产能的实际利用情况。
光伏行业协会在2024年春节前每月发布组件现金成本价格,目的是通过价格锁定组件不低于成本销售,从而反向支撑上游硅料、硅片和电池片的价格。
6月1日后光伏行业整体趋势是用计划经济手段干预市场产能出清速度,决定市场主体去留。目前光伏产业链四个环节宏观状况割裂,需求疲软但政策干预价格和产能出清。近期资本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上涨,显示市场对政策有回馈响应。136号文对市场影响深远,其直接作用是使电力投资企业未来电价一定程度下降,意味着企业有降低总投资成本需求。政策干预希望以组件为代表的产业链环节快速产能出清,实现售价高于成本并盈利。
对于未来走势,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体制下,国家政策和相关部委出手干预可快速完成供给侧改革、实现产能出清并走出周期底部;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论怎样干预,最终都要靠市场形成销售和利润。所以,市场还是政策主导本轮行情,成当前关注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跟踪的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1.9倍,低于指数近5年83.95%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光伏ETF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从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光伏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相关产品:光伏ETF(159857),场外可关注(A:011102;C:011103)。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