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为2024年底前已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提高待遇水平。这是我国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21年统一调整企业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预计惠及全国1.3亿退休人员。通知首次明确要求"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
对此,资深媒体人胡锡进7月11日在社交媒体发表观点称,今年养老金实现人均2%的增长,且调整细则向低退休金群体倾斜,这一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退休人员的关怀,为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让广大退休群体感受到切实的安全感。
然而,胡锡进同时强调,相比退休人员待遇的稳步提升,当前劳动者收入增长面临更大挑战。”这几年退休金一直在增长,但是工资增长的难度很高。过去10年平均退休金增长了一倍,但是工资应该没有涨那么多,尤其是最近几年,收入下降的人占了相当比例,失业的也增加了。“胡锡进观察到,部分在职人员不仅薪资水平偏低,甚至遭遇欠薪问题,以致出现 "熬到退休后养老金反超在职工资" 的现象,导致一些劳动者盼着退休。
胡锡进分析,从机制层面分析,养老金由社保体系统一支付,政府调控杠杆作用显著;而工资发放则分散于各类用人单位,尽管今年上半年 "涨工资" 已成为多项国家政策文件的高频表述,但由于企业与机构经营状况差异巨大,部分单位未能将劳动者收入权益置于优先位置,一旦遭遇经营波动或临时困难,降薪往往成为首要应对手段。加之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存在,政府对薪资问题的直接干预空间有限。
当前经济形势虽面临压力,但国家已出台一系列强力刺激政策,涵盖激活民营经济、遏制 "内卷" 等多个维度。据胡锡进接触的民营企业家反馈,宏观政策支持力度正持续加大;同时,我国在国际经贸谈判中的积极作为,也为拓展国际市场创造了更多机遇。
尽管政策环境向好,劳动者收入增长乏力仍是现实难题。对此,胡锡进建议,国家需进一步推动国民收入在GDP中占比提升:一是督促地方加快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二是明确国有机构在盈利状态下不得降薪,即便盈利下滑也应审慎调整薪资;三是通过税收杠杆激励民营企业提高员工收入。他认为,当前 "工资越高,企业交税越高" 的政策有必要权衡并适当调整。
他强调,提高国民收入在GDP中所占比例应当成为一个总目标,而且要努力做到当下劳动者的收入增长幅度不低于退休金的增长幅度,不仅能增强经济内在动力,更能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