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中国高净值人群直接捐赠图谱:教育领域获三分之二大额捐赠

2025-05-26 09:26:26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近日,在中华慈善总会2025年善家传承交流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联合发布了《中国高净值人群慈善研究报告(2024)。作为该中心推出的第二份年度研究报告,这份40万字的专业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我国高净值人群参与慈

近日,在中华慈善总会2025年善家传承交流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联合发布了《中国高净值人群慈善研究报告(2024)。作为该中心推出的第二份年度研究报告,这份40万字的专业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我国高净值人群参与慈善事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2023-2024年间,我国高净值人群共完成157笔单笔超1000万元的直接捐赠,总金额达140.3亿元。其中,2023年捐赠99笔共95.65亿元,2024年捐赠59笔共44.6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股权捐赠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4笔股权捐赠就占到当年捐赠总额的68.51%。教育领域最受青睐,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捐赠合计占比达三分之二,直接捐赠中投入高等教育71笔,投入基础教育30笔。

在慈善基金会方面,截至2023年底,我国家族慈善基金会已达434家,占全国慈善基金会总数的4.52%。其中57%的家族基金会以200万元作为最低注册资金,近六年新注册基金会的平均资金规模维持在300-400万元区间。

慈善信托领域发展迅猛。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慈善信托2244单,总规模85.07亿元。其中高净值人群设立的慈善信托239单,规模18.13亿元,虽然数量仅占10%,但金额占比达21%,单均规模是整体平均水平的两倍。从发展趋势看,自2016年《慈善法》实施以来,高净值人群慈善信托备案单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

报告特别关注了高净值女性群体和新生代的慈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高净值女性更倾向于帮助特定群体,如家乡和家族成员;而新生代则更注重慈善的有效性和策略性,关注技术驱动和参与式慈善。同时,他们更加注重商业向善,也比较注重慈善创新。

在跨境慈善方面,报告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高净值群体及关联机构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更加主动,能力持续提升。许多企业家鼓励家族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继承人参与国际化慈善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魏璞祯表示:“这份报告不仅是对现状的梳理,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研究,为推动我国高净值人群慈善事业发展、提升我国慈善顾问服务能力,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品。"

报告还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并对私人银行、信托行业、律师行业等提供的慈善顾问服务进行了专题研究。据悉,该报告由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中治社会发展促进中心等机构支持完成,将于近期正式出版发行。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