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环境)介绍
为应对极端气候对全球的影响,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016年11月4日,世界各国签署《巴黎协定》,把“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作为目标。我国也在2020年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推动ESG建设,中国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旨在推动企业将ESG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软件与服务业是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有巨大影响的重要产业。目前,软件与服务业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保障以及产业竞争格局做出巨大贡献,但其在环境责任等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软件与服务业的绿色发展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之一。因此,软件与服务业的公司有责任提高整体的ESG治理水平,推动ESG的发展。那么软件与服务业在E(环境)方面取得怎样的成绩呢?
接下来,联洲信评(UCCR)ESG专项小组将对披露ESG报告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E(环境)绩效进行分析,了解软件与服务业在推动环境治理方面的绩效。
E(环境)绩效分析
联洲信评(UCCR)ESG专项小组通过对企业官网及巨潮资讯网披露的ESG相关报告的情况进行统计,截至2024年10月24日,A股软件与服务业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00家,(UCCR)ESG专项小组以此为样本,结合联洲信评ESG评级模型及标准,对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E(环境)绩效进行综合分析。
环境管理目标
公司在推动ESG的建设中,通过设立环境管理目标,有利于强化公司环境保护管理,推动绿色发展。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制定清晰的环境管理目标,表明公司为推动ESG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公司在追求经济利益发展的同时也追求可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100家披露了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所有公司均建立了环境管理目标;有15.00%的公司环境管理目标很清晰,建立了短期、中期、长期环境管理目标,并贯彻到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85.00%的公司环境管理目标较清晰,但还有待完善及细化。整体上,软件与服务业的上市公司能意识到E(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设立环境管理目标,但目标规划的明确性还有待提升。
图1:设立环境管理目标情况
通过图2可以看出,环境管理目标的清晰度与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ESG评级结果基本呈正比。ESG评级结果为A等级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中,有30.77%的公司环境管理目标很清晰,69.23%的公司的环境管理目标比较清晰;ESG评级结果为BBB等级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中,有16.36%的公司环境管理目标很清晰,83.64%的公司的环境管理目标比较清晰;BB等级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中,有7.41%的公司环境管理目标很清晰,92.59%的公司的环境管理目标比较清晰;而B等级的上市公司中,则有100.00%的公司的环境管理目标比较清晰。由此可看出,公司的ESG评级等级越高,其设定的环境目标越清晰。
图2:环境管理目标与评级情况
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绿色政策
公司重视ESG建设,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公司在践行ESG的过程中,会通过制定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绿色环境保护等制度来指导公司的发展,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通过分析100家披露了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情况,所有公司均制定了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绿色环境保护规范,有17.00%的上市公司制定了相关规范,内容完整,能有效推动公司ESG建设;有83.00%的上市公司建立了相关规范,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整体上,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都制定了相关的节能减排政策,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图3: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绿色政策情况
通过图4可以看出,环境政策的完整有效程度与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ESG评级结果基本呈正比。ESG评级结果为A等级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中,有30.77%的公司制定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绿色政策完整有效;ESG评级结果为BBB等级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中,有20.00%的公司制定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绿色政策完整;BB等级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中,仅有7.41%的公司制定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绿色政策完整;而B等级的上市公司中,则没有公司制定了完整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绿色政策。由此可看出,公司的ESG评级等级越高,其制定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绿色政策越完整规范。
图4: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绿色政策与评级情况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 14001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指依据ISO 14001标准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的合格评定活动。通过认证后可证明该主体在环境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能够确保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控制达到相关要求。
通过分析100家披露了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软件与服务业的公司,通过ISO14001认证的公司占比为57.00%,有近半的公司尚未通过ISO14001认证,这就要求软件与服务业的上市公司公司在生产经营中要进一步贯彻相关环境理念,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理论上。
研究也表明,ESG评级等级较高的组别中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公司占比也相对较多。通过图4可以看出,ESG评级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和BBB的公司中,分别有61.54%和69.09%的公司通过了ISO14001认证;ESG评级结果为BB的上市公司和B的公司中,则分别仅有33.33%和40.00%的公司通过了ISO14001认证。
图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评级情况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强制性的政策或规范,也没有制定统一、详细、可参考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目前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良莠不齐,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100家披露了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中,专门设立了环境信息披露情况部门的公司占比仅为18.00%,缺乏环境信息披露部门的公司占比为82.00%,整体上,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视度较低。
图6:环境信息披露部门情况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ESG评级等级与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成正比,在ESG评价等级越高的公司中其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也越高。ESG评级结果为A等级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中,有46.15%的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环境信息披露部门;ESG评级结果为BBB等级的公司中,有18.18%的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环境信息披露部门;ESG评级结果为BB等级的公司中,仅有7.41%的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环境信息披露部门;而B等级的上市公司中,没有公司设立专门的环境信息披露部门。
图7:环境信息披露部门与ESG评级
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环境信息披露完整,质量水平高的占比仅有2.00%;环境信息披露不完整,质量水平一般的占比为67.00%,占大部分;没有披露环境信息的占比为31.00%。从结果分析,整体上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还未形成足够的环境信息披露意识,且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大部分公司披露的内容不够完整和规范,未来需要不断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做到严谨详实、公开透明、统一规范。
图8: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水平
环境风险管理情况
环境信息披露是检测“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双碳”背景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意义日益突出。环境信息包含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污染物排放信息、资源消耗信息等。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严格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气候信息,也没有统一的披露标准和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进程。
通过对100家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主动披露环境信息相关数据的公司有56家,占比为56.00%,但大部分的信息披露不齐全。这说明未来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信息披露的标准和规范,以制度推动环境信息的披露进度,实现“自愿到强制”披露的过渡。从披露了环境信息的公司数据分析,公司排放的温室气体、污染物、废水、废弃物等都较少,积极倡导绿色低碳。
环保投入
公司在环境建设中,为了节能减排,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环境污染治理、产业升级及改造等,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保障各项措施的顺利推进,环保投入占比可以衡量公司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通过分析100家披露了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情况发现,上市公司的环保投入力度还很不足,环保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5%以上的公司数量占比为0.00%,占比在2%-5%(含)的公司占比为1.00%,占比在0.3%-2%(含)的公司占比为36.00%,在0.3%(含)以下的公司占比高达63.00%。这表明,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不够重视,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图9:环保投入占比统计
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处理措施
通过分析100家披露了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情况,所有的公司都制定了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其中有4.00%的公司制定了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高,废旧物料回收总量多;有92.00%的公司制定了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物料回收总量较多,有4.00%的公司制定了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但废旧物料回收总量较少。
图10:资源回收利用情况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资源回收利用的水平与其ESG评级结果呈正比。ESG评级结果为A等级的公司中有15.38%的公司资源回收利用措施高效,有76.92%的公司资源回收利用措施较好,有7.69%的公司资源回收利用措施一般;ESG评级结果为BBB等级的公司中有3.64%的公司资源回收利用措施高效,有92.73%的公司资源回收利用措施较好,有3.64%的公司资源回收利用措施一般;BB等级的公司中有96.30%的公司资源回收利用措施较好,有3.70%的公司资源回收利用措施一般;而B等级的公司中有100.00%资源回收利用措施较好。
图11:资源回收利用与ESG评级
在废弃物处理方面,100家上市公司中,仅有3.00%的公司废弃物处理方法很环保,耗能少;有97.00%的公司废弃物处理方法较环保。整体上,软件与服务业上市公司都制定了资源回收利用措施、废物处理措施,但仅有小部分公司的回收效果好,大部分处于相对一般的水平,所以未来还需要加大对资源回收设备的改造,改进废弃物处理技术,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污染。
图12:废弃物处理措施情况
总结
通过对100家披露了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软件与服务业的上市公司E(环境)绩效分析发现,在“双碳”目标及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大部分公司已经意识到ESG建设的重要性,在公司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也设立了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及目标。但其E(环境)议题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环境绩效和治理水平都较差,ESG的实践还任重道远,未来还需要公司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到环境保护中,推动公司ESG治理的均衡发展。
申明:以上分析以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和2023年度年报等公开信息为数据来源,评级信息存在不充分等局限性。联洲信评不对评级报告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作任何保证,评级结果不作为任何投资决策依据,仅作为基本参考。
作者:联洲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