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落地见效,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并讲话。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邹澜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对下一步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金融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抓好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措施的落实和传导,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会议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民营小微、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用好用足存量和增量政策,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强化货币政策执行和传导,维护市场竞争公平秩序,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提高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等机构代表交流了工作经验。
政策宽松可期
机构相关研报表示,政策宽松可期,结构性工具或成发力点。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此次座谈会释放了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信号,预计二季度仍有降准、降息可能。考虑到海外货币政策转向在即,国内政策窗口期较为宽松,央行可能通过下调MLF利率等方式引导LPR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中信证券认为,未来央行可能继续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工具规模,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领域。此外,政策性银行或发挥更大作用,通过专项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基建、制造业的支持。
华泰证券分析称,会议提及“稳定房地产市场”,预计未来房贷利率仍有下调空间,部分城市可能进一步放宽限贷政策。同时,房企融资环境有望改善,优质房企的白名单机制或继续扩容。
东方证券指出,尽管政策持续发力,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存。建议后续通过提高信用贷款占比、完善担保机制等方式,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未来利率还有下调空间
“从存款降息的时间规律来看,我们认为今年二三季度,市场很可能再度迎来存款利率调整。”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研报中提及,通过对存款降息历史的梳理,总结出了以下三条规律:第一,降息节奏上往往是“大行领头,小行跟进”;第二,不考虑降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暂停部分高息产品业务等方式,只观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的时点,其时间间隔在3至9个月不等;第三,控制存款利率的方式愈加多元,除了直接调整存款挂牌利率以外,也可以通过限制其他高息揽储的方式引导银行负债成本下降。
东方金诚认为,尽管5月关税战降温,但外部环境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国内稳增长政策还不能松劲。鉴于中美经贸谈判还将经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未来一段时间外需趋于放缓、国内物价水平偏低的背景下,预计下半年央行还会继续实施降息。这意味着年内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还有下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