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01276.HK)于2025年5月15日正式启动H股全球公开发售,计划发行2.245亿股,招股期截至5月20日,预计5月23日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5.5%,国际配售占94.5%。
发行价区间为每股41.45-44.05港元,按中位数42.75港元计算,募资净额约94.58亿港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发行规模可增至2.97亿股,最高募资额达130.8亿港元,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企业最大IPO。
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约41亿港元(5.33亿美元),占发行规模的43.04%,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景顺(Invesco)、瑞银(UBS-GAM)、高瓴资本等。
恒瑞医药是中国创新药龙头企业,覆盖肿瘤、代谢疾病、免疫等领域,全球设立14个研发中心,拥有19款已上市创新药和90余款在研管线,管线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2024年营收279.85亿元(+22.63%),净利润63.37亿元(+47.28%);2025年一季度营收72.06亿元(+20.14%),净利润18.74亿元(+36.9%)。研发投入持续高增,2024年达82.28亿元,占营收29.4%。
从2024年下半年起,港股IPO市场就显著升温,截至5月,今年已有21家公司上市,累计募资234.72亿港元,同比增长198.33%。行业以“硬科技+新消费”为主。
其中医药板块表现活跃,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11.83%,破发率降至23.81%。恒瑞医药的上市有望成为年内募资规模前三的IPO,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
“A+H”的“折价”与“锚定”。此次IPO价格,即便按上限的44.05港元来算,也比5月14日A股收盘价格要折价~25%,相比近期宁德时代的平价发行有显著的优势;同时,A股的价格也相当于给港股锚定,虽然不一定会“抹平折价”,但大跌的可能性极低;
最多回拨至21.5%。港交所修改规则之后,上市公司可申请豁免,甚至可以“不回拨”。相比宁德时代给公开发售仅7.5%的份额,恒瑞医药最多回拨至21.5%。由于基石就站了一半,相当于给机构留的水位与散户差不多;
近期医药行业港股IPO表现强势。从去年10月底以来,医疗行业的IPO均表现不错,几乎没有破发,最高的近期上市的映恩生物首日翻倍。
大市值公司优势。虽然在“A+H”上市的公司中,医药行业的公司整体H股比A股的折价较高(从37-98%不等),但千亿级别大市值的公司折价一般较低。若以药明康德来对标则为98%,意味着要几乎抹平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