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关税缓和催化高成长赛道,港股科技板块备受机构关注

2025-05-13 16:06:48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随着一场牵动人心的会议结束,跌宕起伏的关税风波短期内算是告一段落。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利好释放的背景下,股市往往是最先反应的。

5月12日,港股在下午3点后直线拉升,截止收盘,恒生指数大涨2.98%、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16%。这次果不其然先启动的还是港股!

事实上,今年开年以来DeepSeek催化的中国资产重估行情中,港股表现就已经领先。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已分别大涨了17.44%、22.04%、31.01%。

为何这次还是港股科技?

与全球主要市场估值相比,目前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低位。国内市场主要指数市盈率都明显低于标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数。尤其是港股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估值洼地,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恒生指数的PE为10.56倍,估值性价比突出。

恒生指数估值情况

image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5.13

与此同时,在全球市场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环境下,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在持续提升。

有机构指出,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联合声明的达成标志着4月以来贸易摩擦初步缓和,短期或有效提振风险偏好。随着高关税的暂时性撤回,叠加5月科技板块催化事件的持续发酵,市场的风险偏好或将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以科技板块为代表的高成长赛道通常会有更大弹性。

种类繁多的港股科技赛道

与此前军工、稀土有所不同的是,跟踪港股科技的ETF非常繁多。当然如果对之前这两个板块配置感兴趣的可以看看《稀土出口管制引爆行情,稀土类ETF大盘点》、《军工风口如何把握?投资者或可借“基”布局》这两篇文章。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市场上比较纯粹的,跟踪港股科技主题的指数就有十个,跟踪的基金就高达125只。如果要每只基金细看的话,估计没有十天半个月看不过来~~

更要命的是,这些指数的收益率也是天差地别,以最近一年为例,有的指数涨了50%,有的只涨了18%,选错了指数很可能就错失了机会。

跟踪港股科技的相关指数

image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5.13

若我们从规模上看,恒生科技指数无论从ToC公司的数量上还是权重上,都要远超其他指数,这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恒生科技发布于2020年,正是互联网大厂如日中天的时候,所以该指数就是奔着搜集互联网大厂去的。

与此同时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基金也是最多的,场内就有54只。这其中以人民币计价,场内规模最大的是华夏恒生科技ETF(513180)和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 (513130)。其规模都超过了200亿,其在重点布局科技的同时还兼顾消费赛道,超一半权重在电商零售、汽车、家电、消电、旅游等可选消费板块。在本轮关税缓和的背景下,消费和科技的出口预期又有所增长。

如果从业绩端看,中证港股通科技整体近一年收益率超50%,排在榜单前列,主要也是得益于其对创新药领域的重点布局,创新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科技属性,再加上自身的增长逻辑,就带动了指数表现。

其跟踪的产品有17只,其中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513980)规模和流动性双双断崖式领先同类基金。其行业分布更广泛,享受科技多元发展的同时,还能分散单一行业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其他指数,它走的是港股通,没有QDII额度限制,交易流动性也会更好。

2025年以来,中国资产迎来全面重估。中国AI浪潮、政策红利接连催化,港股科技赛道更是风起云涌。当美股科技巨头高位震荡之际,港股通科技板块作为“破局者”异军突起,以一场气势如虹的暴涨,向全球投资者展示了中国资产的韧性。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