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生物科技板块近日再现异动:创新药企和铂医药(2142.HK)以连续五日回购的强势姿态引发市场关注。
港交所最新数据显示,5月12日公司斥资976.03万港元回购120万股,将月内累计回购金额推升至2968.6万港元,当月共计358.8万股筹码被收入囊中。
这一系列资本运作背后,公司股价早已走出惊人曲线——截至5月12日收盘,年内累计最大涨幅突破400%大关,总市值攀升至69亿港元。
在生物医药行业普遍面临资本寒冬的背景下,和铂医药的逆势表现尤为抢眼。据2024年财报显示,这家实现连续两年盈利的创新药企,全年经常性收入首破亿元关口,账上现金储备达12亿元人民币。
当多数Biotech仍在研发投入与商业化变现间艰难平衡时,和铂医药选择大举回购,管理层持续将千万级资金注入自家股票,这究竟释放着怎样的市场信号?
当外部市场风起云谲之际,和铂医药正在用真金白银的资本语言书写新篇章。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5年开年仅五个月,公司已斥资7018.8万港元回购1407.8万股,其中5月以来更是连续五日持续回购,累计回购金额2968.6万港元。
这一连串密集操作,恰似管理层向资本市场投出的"信心票"——当行业估值中枢持续下移时,敢于真金白银增持自家筹码,实为对内在价值的强势背书。这充分展现了公司管理层对未来业务发展的积极预期和坚定信心。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这一举措也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以及对提升股东回报的重视。
图表一:和铂医药今年回购
数据来源:WIND,格隆汇整理
和铂医药管理层拿出上千万级别进行回购,底气其实来自于对于其内在价值的认可,更是对于未来发展的期望。
底气一:现金流充裕:从"烧钱"迈向"造血"
作为18A出生的biotech,在经历了漫长的烧钱时光后,和铂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造血时代。2025年的BD战略合作持续狂飙,为和铂医药打开了全新的资本维度。
据悉,和铂医药与Windward Bio、阿斯利康等巨头的深度合作,带来了近3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近期里程碑付款,形成了巨额的“蓄水池”。目前,和铂医药累计超过10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将在后续持续释放,并且还有销售分成贡献稳定的现金流。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NewCo合作模式(如TSLP单抗HBM9378项目),通过"首付款+里程碑+销售分成"的立体收益结构,获得总计高达9.7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将短期现金流与长期价值捕获完美结合。12亿元人民币现金等价物的账面实力(数据截至2024年底),叠加持续释放的海外授权收益,有望为后续持续创新研发提供充足的保障。
底气二:高效赋能,平台优势凸显
与阿斯利康的战略合作,标志着和铂医药已突破传统Biotech的技术边界。
通过向全球TOP10药企输出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公司不仅获得1.75亿美元首期付款及最高44亿美元的研发以及商业里程碑外加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潜在对价,更验证了其平台化战略的商业想象力。
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利康还将认购和铂医药9.15%的新发行股份,认购价每股1.38美元(相当于每股约10.74港元),相当于公告发布当日收盘价7.83港元溢价37.16%。
这种"技术授权+联合开发+股权投资"的立体合作范式,正在将单点突破转化为系统性优势:当同行还在为单一管线赌注时,和铂已建立起可复制的价值创造模型,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最大化平台价值。
根据天风证券统计显示,和铂持续产出高潜力分子,与全球主要制药企业和创新型药物公司建立广泛且频繁的合作关系,BD数量及金额均处在行业前列。截至2025年2月,公司已与十余家国内外知名药企在ADC、抗体、mRNA、细胞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授权开发,多模态多领域合作延展至各类海内外顶尖合作伙伴。
底气三:估值重构:从管线估值到平台溢价的跃迁
管理层敢于持续大手笔回购的深层逻辑,在于对企业价值重估的前瞻预判。
站在2025年新起点,管理层将战略蓝图锚定为"可持续盈利的全球生物科技引擎"。这个定位的深层含义在于:通过技术平台持续造血(现金流)+战略合作扩大边界(增长极)+自主管线价值兑现(爆发点)的三维联动,打破Biotech企业"融资-烧钱-再融资"的生存困局。当下超量回购的资本动作,既可视为对过往价值低估的纠偏,更是为即将到来的价值释放周期储备优质筹码。
天风证券指出,公司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全球创新药公司,对标Teneobio等抗体开发平台,和铂的全人源仅重链平台价值稀缺。根据测算,将诺纳生物和和铂医药两款产品HBM9378和HBM9161的全球收入进行DCF估值,预测公司2024-2026 年营业总收入为2.60/4.17/5.66亿元人民币(不考虑新增其他分子授权)。WACC 和永续增长率分别取11.08%和1.50%,目标市值为85.92亿元人民币,对应股价为11.22元人民币(12.07元港币),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在生物科技赛道估值体系重构的当下,和铂医药的一系列动作颇具样本意义。和铂医药正在通过精准的资本运作(回购增持)+战略升级(自研合作BD三重奏)+财务健康度(充足的现金储备)构建起攻守兼备的态势,穿越周期。
这场价值重估的进程,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