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博思软件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9日接待申万宏源、南方基金、国融基金、中金公司、万家基金等43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博思软件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6人,为董事、副总经理肖勇,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林晓辉,高级副总裁林初可,财务负责人林伟平,博思财信副总裁杨小龙,投资者关系经理王堃宁。调研接待地点为线上会议。
据了解,博思软件积极拥抱 AI 开展垂直场景战略布局,在数字票证、数字采购、智慧财政财务领域均有成果,并将持续探索其与业务结合。公司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业绩情况为,2024 年营收增长、利润下降、现金流增长,2025 年一季报营收下降、利润下降。2024 年公司采取动态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业务结构等措施应对挑战。
据了解,公司电子凭证业务在医疗方面覆盖众多场景,落地应用案例增多,在行政事业单位方面也已在多地应用,并采用可持续收费模式,未来将持续推进。
据了解,公司在人员方面将控制规模,运用人工智能提升人效,同时招聘 AI 等方向高层次人才以提升队伍素质。
调研详情如下:
1、公司在 AI方面的战略规划如何?
答:公司积极拥抱AI,开展以"行业垂直大模型+智能体"为重要产品形态的垂直场景战略布局,通过"数据+模型+场景"闭环,持续强化 AI驱动的商业生态,为客户提供医疗智慧协同 Agent、数字采购智能辅助评审、智慧财政博智星等多样化的人工智能产品,深度赋能客户科学管理、合规稽核、降本增效、智能决策。此外,公司将加大与腾讯等优秀厂商的合作,探索 AI方面更多合作可能性。具体而言:
(1)在数字票证领域,公司结合大模型技术赋能产品线升级,致力构建国内领先财税领域 AI 底座。公司积极探索医疗智慧协同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依托自主研发的医疗垂直大模型叠加全域知识图谱,构建行业领先的医院智慧财务管理智能体中台,覆盖报账、采购、对账、核算、运营分析等核心场景,为医疗机构提供财务数字化管理及业财智能协同服务,进行全流程智能化升级,显著提升运营价值,稳固公司在医疗领域 AI财务管理专家的行业领先地位。
(2)在数字采购领域,公司依托自研"阳光公采大模型"和多年积累的行业数据库,构建了覆盖采购全流程的 AI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客户采购性价比,并进一步充实了公司核心数据资产。公司聚焦数字采购全场景智能化升级,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采购全场景的应用,基于公司在数字采购的业务经验及产品优势,建立覆盖智能咨询、智能评审、智能文件合规性审查等功能的全流程 AI 解决方案。公司数字采购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已取得部分突破,智能咨询系统已在部分地市财政及高校客户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咨询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智能商品治理与价格监测业务已落地数个重点项目,价格监测准确率显著提升。
(3)在智慧财政财务领域,公司在财政端积极建立财税垂直领域大模型和财税行业知识库,聚焦财政智能探索、智能分析、智能研判、智能监督等多领域应用推广;在单位端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角度,去流程化、去单据化、去审核化、决策智能化,聚焦智能报告撰写、智能业务协助办理及智能运维等多场景应用推广。例如,智能报告撰写功能,能自动化数据整合与分析,实时生成精准、可视化的财政报告,提升报告编制效率与质量;智能业务协助办理,优化财政业务协同效率,实时处理跨部门数据与任务,提升决策精准度与执行效率,推动财政管理智能化升级。相关产品已在部分地区落地试点。
未来,公司将深度探索人工智能与业务的结合,快速抢占行业先机,通过前瞻性布局和高效资源配置,加速推进市场拓展与业务升级,强化核心竞争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请介绍公司业绩情况。
答: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4,228.86万元,同比增长 4.79%;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30,234.52 万元,同比下降7.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 35,034.49 万元,同比增长 6.37%。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684.61 万元,同比下降 1.17%;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348.78 万元,同比下降 12.79%。2024年,面对客户预算支出调整、市场经营形势未达预期等诸多挑战,公司作为全国财政财务数智化服务的领军企业,积极应变,在内部管理上动态调整经营管理策略以提质增效,在业务发展上紧紧抓住 AI 和电子凭证两条发展主线,加快布局,侧重实效,为 2025 年的发展打下扎实根基。具体而言,在经营策略上,公司一是灵活调整经营举措,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回款保持增长;二是持续优化业务结构,着重提升可持续收入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稳固收入根基。2024 年,公司可持续收入占比达 55%;三是加强成本管控力度,以达成提质增效的目的。在研发创新上,公司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提升研发效率,为产品迭代升级注入强大动力。在人才管理上,公司高度重视人员考核体系建设,加大人员培训,侧重提升人员素质。在业务发展上,公司精准洞察并牢牢把握 AI 与电子凭证两条发展主线,加大资源投入与市场拓展力度,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高效的执行能力,推动整体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发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彰显出强大的韧性与竞争力。
3、公司电子凭证相关业务的开展情况?
答:公司电子凭证业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具体而言:
(1)在医疗方面,公司依托财政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改革的发展机遇,基于自身财政电子票据全国推广经验和领先的"AI智能体集群+数字凭证基座",自主研发了在医院场景下财务及业务数据实时联动的"医疗智慧协同平台"。该平台结合医院精细化管理要求,覆盖综合缴费、全院凭证电子化、医疗采购协同、智慧报销等众多业务场景,提供电子凭证生成、智能分发、接收、使用、稽核、入账、归档等一体化协同综合解决方案与服务,实现凭证风险管控、共享协同应用,助力医院提高凭证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管理水平,助力医疗电子凭证全链路闭环管理体系升级。截至 2024 年底,除与上海瑞金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等多家医院合作外,公司新增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庆市中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等各地头部医院在内的 100 余家应用案例,累计在 20 多个地区实现标杆场景推广落地。
(2)在行政事业单位方面,公司作为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服务保障单位、票务服务平台试点单位,公司的电子凭证相关产品已成功在财政部及多个省份落地应用,公司已为超过6,000家预算单位和企业提供了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改革区域级平台服务,覆盖中央、省、市、区县、街道五级应用,分布 10余省50余市县区。公司面向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的电子凭证相关产品,主要采用以 SaaS 模式为代表的可持续性的每年收费的模式。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电子凭证业务领域,全力推动产品在更多地区与行业的应用布局,积极打造标杆示范案例,构建公司新的增长曲线。
4、公司在人员方面如何规划?
答:公司将严格控制人员规模,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人效,增强各业务单元价值产出,有力支撑公司战略落地。同时,公司将通过招聘 AI 等方向的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与实力,推动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