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私募透视镜 | 上海私募圈大消息,6月15日前完成自评自纠;私募巨头解码关税博弈下应对之策;东海证券两名高管辞职

2025-05-09 19:07:37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热点聚焦上海私募圈大消息,6月15日前完成自评自纠据中国基金报消息,近日,上海证监局向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发送《关于规范上海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经营运作的通知》,要求私募管理人开展学习和自评,并在2025年6月15日之前完成自评自纠,形成相关报告,并及时整改

热点聚焦

上海私募圈大消息,6月15日前完成自评自纠

据中国基金报消息,近日,上海证监局向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发送《关于规范上海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经营运作的通知》,要求私募管理人开展学习和自评,并在2025年6月15日之前完成自评自纠,形成相关报告,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通知》对股权创投基金、主观策略证券基金、量化策略证券基金提出了不同的自查要求。具体来看,是要求私募对公司基本情况、存续私募基金运行情况、出资设立未备案合伙企业情况开展自评自纠,但2025年5月31日之前已发布清算公告的私募基金或已提起工商注销流程的未备案合伙企业,可不纳入本次自评自纠。其中,基金运行情况方面,涉及宣传推介、风险评级、合格投资者确认、适当性评估等内容,比如要求私募自评是否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公司官网、直播等新型媒介变相公开推介;是否以支付咨询服务费、劳务费、介绍费等形式委托不具有基金销售资格的机构或个人募集资金;宣传推介过程中,管理人、高管及关联方是否存在可能误导投资者判断的行为或措辞;宣传募集材料是否真实披露投资结构、投资标的、交易方式等,是否与基金合同存在重大差异,等等。

4月私募备案逆势创年内新高 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成年内“新宠”

在4月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全球资本市场的背景下,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4月全市场638家私募机构合计备案1170只证券类私募产品,环比增长12.91%,创2024年以来月度备案量新高,实现连续三个月正增长,高净值投资者申购意愿显著回升。

从策略分布看,股票策略产品以752只占比64%居首,延续A股配置热情;多资产策略备案173只(占比14.79%),反映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需求;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备案133只(占比11.37%),亦呈现增长态势。量化产品备案加速成为亮点,4月备案量达545只(占比47.93%),其中股票量化多头产品备案231只,占比超四成,量化选股与中证500指增产品各备案超70只,成为主力类型。

产业机会掘金

私募论4月关税冲击:中国经济韧性催生信心重构与投资机遇

随着4月上市公司季报披露与私募月报集中发布,多位知名投资人对关税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前景展开研判。

仁桥资产创始人夏俊杰在5月6日发布的月度观点中认为国内股票市场仍处于量变的阶段,而质变也必将发生,时间可能也不会太远。他强调,疫情疤痕效应消退、地产周期筑底、人才科技红利释放三大趋势,将推动资本市场形成对真实中国的认知重构。

静瑞资本创始人余小波则从产业升级视角提出,贸易战倒逼中国企业向"技术+规则"双轮驱动转型。他主张摒弃速胜思维,构建"制度创新-科技突破-全球协同"发展模型,认为适应新规则体系的企业将释放长期价值。

重阳投资以历史维度研判,指出贸易战终将寻得解法,兼具信心、耐心及智慧的一方才可能笑到最后。

勤辰资产合伙人、基金经理林森进一步安抚投资者,强调回调期反而是布局的窗口,原本估值有优势的中国资产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边际。

资瑞兴投资建议,很多资产长期下跌的公司股价有很好的安全边际区域,当下投资者可坚持高股东回报的资产,比如互联网,运营商,高股息;或找到一批跌了很久的低位资产,左侧布局,耐心等待。

企业动态

12家券商积极响应科创债发行

上交所和深交所官网显示,5月8日,多家证券公司已公告拟发行总额不超过177亿元科创债。其中,平安证券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国联民生证券10亿元、银河证券20亿元、中信证券20亿元、中信建投10亿元、招商证券50亿元、国泰海通20亿元、华泰证券7亿元、东方证券10亿元、华福证券5亿元、申万宏源证券10亿元、长城证券5亿元。另外,记者了解到,还有东吴证券等多家券商已提交了相关申请,但尚未披露。

东海证券两名高管短任期后离场

4月30日,东海证券公告显示,公司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杨明、执行委员高宇因个人原因双双辞任,董事长王文卓代行总裁职责,代职期限最长6个月。

据财联社报道,此次人事调整呈现三大异常:1、两名高管同期离任、2、公告未附感谢词、3、任职周期均未满即去职。公开资料显示,44岁的杨明自2023年1月18日起任总裁,仅履职2年4个月,而高宇任职执行委员仅1年7个月。

东海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14.69亿元,同比增125.94%,归母净利为0.2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1年至2023年,东海证券归母净利分别为2.3亿元、1.34亿元、-4.92亿元。

异常经营机构

私募基金业务违规 深圳景行投资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深圳证监局披露《关于对深圳景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的公告。公告显示,深圳景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从事私募基金业务活动中,存在未独立开展投资决策,未履行谨慎勤勉义务的情形。深圳证监局表示,相关行为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决定对景行投资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据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深圳景行投资实缴资本500万元,实控人为万恬。


广东粤信至诚私募基金被罚

5月7日,广东监管局对广东粤信至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根据公告,该公司在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活动中,存在2项违规问题::一是为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收益;二是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业务。

广东监管局决定对该私募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了解“私募透视镜”

在财富管理发展的大背景下,私募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其投资策略、人事变动及运营状况对投资者而言至关重要。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洞察私募界的动态,把握投资机遇,规避潜在风险,金融界特此推出“私募透视镜”栏目。该栏目将聚焦行业热点,梳理私募观点,紧密追踪人事风云,结合监管信息披露,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及时、深入的私募资讯服务,助力投资者在财富管理之路上行稳致远。

透视私募,尽在掌握。线索提供:fund@jrj.com.cn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