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赛诺医疗接待48家机构调研,包括广发证券、西南证券、国盛证券等

2025-04-30 23:46:56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4月30日,赛诺医疗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7日接待广发证券、西南证券、国盛证券、东北证券、中信建投等48家机构调研。公告显示,赛诺医疗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董事长、总经理孙箭华,董事、董事会秘书黄凯,证券事务代表张希丹。调研接待地点为

2025年4月30日,赛诺医疗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7日接待广发证券、西南证券、国盛证券、东北证券、中信建投等48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赛诺医疗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董事长、总经理孙箭华,董事、董事会秘书黄凯,证券事务代表张希丹。调研接待地点为电话会议。

据了解,赛诺医疗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59 亿元,同比上涨 33.64%,净利润 149.78 万元,同比上涨 103.78%。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0 亿,归母净利润 296.93 万元,扣非净利润 55.25 万元,均扭亏为盈。公司部分重大产品在关键节点取得较好进展,但面临一些外部挑战,如集采对球囊产品的影响、在关税战背景下进口替代等。公司对于未来业务发展如海外布局、密网支架推广、研发投入等有相关规划,并希望 2025 年实现盈利。

据了解,公司神经介入产品颅内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和 Aucura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目前均处于注册审批过程中。年初河北血管介入集采对球囊产品市场份额有冲击,对收入有一定影响。在中美关系及关税影响方面,公司仍在密切关注。

据了解,赛诺医疗一季度营收增长以冠脉为主,预期冠脉业务在 FDA 获批等因素影响下会稳定增长,神经介入业务预期保持相对平稳增长。公司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会根据情况采取股权激励等手段,董事长表示 2025 年目标是实现盈利,着重打造内功等方面。

调研详情如下:

一、董事会秘书黄凯介绍公司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情况2024年度,在全体赛诺人的共同努力和大家的支持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上涨33.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49.78万元,同比上涨103.78%。公司经营业绩进一步企稳回升,展现了公司在困境中发展的强劲韧性。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3亿元,净资产8.98亿元,公司在心脑血管、结构性心脏病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果。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0.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93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25万元,均实现扭亏为盈。截至目前,公司一些重大产品在关键节点上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我们也非常有信心应对2025年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

二、互动交流环节

1、请公司管理层分享一下公司颅内自膨支架以及颅内密网支架的最新进展。

答:公司神经介入重磅产品颅内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于2024年度获得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并递交注册,目前正在注册过程中。

公司神经介入另一款Aucur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于2024年度完成了临床试验并递交了注册资料,目前也处于注册审批过程中。该产品在编织丝材的选择、PPI的密度等方面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国内首款能实现0.017英寸微导管兼容性与抗栓涂层的血流导向产品,实现了输送性与安全性双重提升。临床试验验证了其高治愈率,高安全性和广适应症。该产品成功注册并投入市场后,将填补国内小血管涂层密网治疗的空白,为动脉瘤的治疗带来更安全有效的选择,为远端动脉瘤提供更安全到达、更高效愈合、更可靠防护的解决方案,有望开启动脉瘤密网治疗的远近双轨时代,推动动脉瘤治疗从可及性向精准性跨越。

2、在今年年初的河北血管介入集采对我们球囊产品的价格有哪些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去看待后续的一个份额变化。

答:年初河北血管介入产品的集采跟我们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这次的情况跟2024年年初棘突球囊的集采有点相似,后续落地时间可能也不会太快。对公司球囊产品的市场份额会有一些冲击,具体还要看各个地区的具体执行时间。在一季度,公司相关产品使用量仍然保持很高的水平,但在销售上能够感受到有所萎缩,对公司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

3、在目前关税战的背景下,公司如何展望进口替代加速的趋势,外资厂商是否已经出现缺货的情况?公司已经获批的急性取栓以及颅内支架类的新品,会不会有加速的一个机会?

答:从目前行业在流通渠道的库存量来看,我们还看不到有很明显的端倪,我们也在密切关注进口产品在中国的销售状态。这其中的变量有两个,一是中美之间后续的沟通进展,二是部分美国厂商的生产地并不在美国本土,因此对于关税对于公司产品销售的具体影响,目前并不是很清晰。

4、公司预计冠脉支架产品在美国的注册申请何时能够获批?在这种复杂的中美关系下,公司如何展望冠脉支架在美国市场获批后的前景。

答:PMA的审批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产品的技术评审,有点类似于国内的新药评审,二是质量体系GMP验证。今年2月中旬,技术评审已经全部完成,进入到行政审批阶段。前段时间,FDA又派人来公司做了一次现场检查,公司方面也对其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复。预计上半年在技术评审方面会得到一个确定性的回复,但整体审评时间目前还不能确定,我们也期待能够在年内完成。

至于中美关系,客观的讲,在海外销售、采购等方面会对我们有一些不利影响。但公司也在不断的寻求部分原材料的国产替代,与此同时提高工艺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加之部分美国品牌在国内的销售也会受到影响,国产替代的加速也会有一定的抵消作用,因此,整体上对我们的影响不会很大。

5、我们海外收入体量比较小,24年也就1700多万,但是增速很高,在有新产品海外获批,尤其是一个美国这么大这么好的市场,对于海外的业务收入,我们对今年的收入体量以及增速如何展望。

答:对美国市场的情况我们还是比较乐观的。其实美国医疗费用高昂的支出,已经不堪重负了。我觉得产品的品质、价格的体系以及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都会是日后一个比较好的保障,相比而言政治方面的影响有限。

6、我们看到在24年的时候,我们对神经介入的产品已经开始进行海外布局,能不能详细分享一下咱们神经介入海外布局的进展以及后续的规划。

答:从神经的角度来说,我们中短期内的主要目标还是取得CE认证,完成后续一系列的注册手续,医保号申请的进入市场的准备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同步了解相应的市场并寻求有实力的供应商进行商业合作可能性的探讨等等,公司整体的海外布局工作,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7、请帮忙拆分一下今年Q1神经和冠脉业务分别的一个增长情况,以及怎样展望今年这两块业务的全年的增长以及驱动力。

答:一季度营收的增长主要还是以冠脉为主,冠脉的增长在10%左右,神经业务相对稳定,但我们会看到一些趋势,颅内球囊的比例在下降,NOVA颅内支架存在提量。所以公司预期,冠脉业务在FDA获批以及一个月停双抗的结果正式发布后,可能会促进公司冠脉支架业务的稳定增长,加之棘突球囊集采的全面落地,公司冠脉业务在2025年应该会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速度。神经介入业务从收入来看,颅内球囊比我们预期的最坏情况要好一些,若目前申报注册的密网支架、自膨支架能够顺利获批,整体业绩还会比预期略好一些,整体仍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

8、密网支架去年已经由河北省牵头进行了集采,请问公司产品在后续获批后将如何进行推广,假设公司密网支架2025年获批,对公司2025年营收贡献大概有多少?

答:坦率的说,我们觉得市场上密网支架十多万的价格的确是贵了些,集采后平均价6万左右的价格还是相对合理的,价格的下降,能够让更多的患者能用得起这样的产品。从密网支架本身的优势和特点来看,它代替弹簧圈的趋势应该会更加明显,所以我觉得密网支架的放量应该是一个快速增加的过程。

公司密网支架主要技术人员是发明Pipeline的,新的设计、新的创意再叠加上我们涂层技术整体的临床表现,确实印证了我们的密网支架产品明显的优势。

河北集采逐步落地,公司产品获批后,还有申请医保号、办理进院等等一系列的市场铺垫工作,暂时无法准确评估其上市后对公司利润的贡献成都。

9、2025年公司研发投入主要在哪些方向?

答:研发方面,公司一直十分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技术的积累,2025年度,公司仍将维持平稳的研发投入,持续跟踪行业前沿最新动态,贴近市场临床需求,持续进行前瞻性技术的储备。同时,集中优势力量,围绕现有核心产品线,持续加大核心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保持公司产品和技术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夯实公司核心技术的竞争力。

10、冠脉支架规模化生产后,单位成本有所下降,后续像颅内球囊因集采单价下行后,公司如何展望规模化生产效应的影响,以及公司的整体毛利率的情况。

答:公司冠脉支架进入集采后,销量逐步提升,公司冠脉支架产品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显现,单位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除此之外,公司通过持续改进产品工艺、优化设备性能,完善生产流程、改变工作方式、运用AI等智能工具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公司产品的稳定性和良品率,进一步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提升产品毛利率。

11、我们接下来有做新一轮股权激励的规划吗?

答:股权激励是激励团队,吸引人才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2022年我们公司第一次对核心人才实施了股权激励,其对公司走出困境,持续增收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后续,我们也会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适时采取股权激励等各种激励手段,吸引人才,激励人才,新计划的推出,还请关注公司后续的公告。

12、今年我们是否可以给利润端扭亏,因为Q1我们看到归母和扣非已经扭亏了,对体量上我们有没有大概的一个指引?

答:扭亏为盈是公司今年的一个硬性目标,规模上主要看两方面,一个是我们神经产品的获批和营销情况;二是我们内部对运营管理方方面面的优化工作。

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箭华总结发言

2024年,虽然仍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但我们全年的目标基本达成。2025年我们的目标还是希望能够实现盈利,同时也会把功夫更多的花在打造企业内功、新产品专业化以及新产品上市后总体的盈利能力等方面,这些将会是我们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外部冲击的最好的保障。感谢大家对赛诺医疗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也希望在2025年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广大股东和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