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华丰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9日接待长江证券、长江证券资产、中再资产、中邮创业基金、中银基金等14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华丰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总经理刘太国,董事会秘书蒋道才,财务总监周明丹。调研接待地点为线上交流。
据了解,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约 10.9 亿元,同比增长约 21%,归母净利润约 -1775 万元,同比下降约 124%。收入增长因通讯和工业业务增长,亏损主因战略性支出增加、新产品投入及防务毛利率下降。2025 年一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得益于通讯产能释放等。
据了解,公司高速线模组业务在一季度表现较好,一期六条产线已满产,二期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扩产会增加投入但预计对利润有正向影响,当前场地可满足需求。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预计全年有明显改善。
据了解,防务订单一季度同比增长超 70%,二季度交付量将改善,收入确认在二、三季度逐步体现。防务订单增长主要在弹载领域,无人化领域今年有望贡献增量收入。信用减值因通讯应收账款变化,资产减值系防务产品存货减值。工业业务一季度毛利率提升源于新能源连接器占比提升。公司 CPU 业务尚在投入期今年收入规模小,明年逐步上量,CPUSocket 市场竞争由台资主导。
调研详情如下:
一、2024年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0.9亿元,同比增长约21%;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775万元,同比下降约124%。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原因主要是通讯业务同比增长,其次是工业业务同比增长;亏损主要原因是研发和人力资源等战略性支出增加短期影响利润表现,新产品孵化投入导致费用增加,另外防务受行业整体影响,毛利率下降。2025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通讯产能释放,业务同比大幅增长,另外工业业务也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增长、毛利率大幅改善及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二、问答环节
1.公司一季度高速线模组业务表现较好,目前产能和后续增长情况如何展望?
答:前期公司用超募资金和自有资金建设的高速线模组一期六条产线已经达到满产状态。2025年4月实施了二期扩产,目前处于产能快速爬坡释放阶段,预计二季度末达到相对稳定的交付状态。后续产能建设也在规划中。
2.公司高速线模组三期产能和对应产值?
答:产能规划视市场需求而定。
3.今年扩产是否会影响利润水平?场地是否可以支撑?
答:扩产涉及的固定资产投入、人员及研发投入会有所增加,但业务规模扩大将对业绩形成支撑,预计对利润整体是正向影响。当前场地目前可满足产能需求。
4.主要客户发布384卡方案对公司有何影响?公司是否储备了对应更大规模机柜产品?
答:公司与主要客户在下一代技术研发上保持紧密合作,公司当前量产的主要是56G、112G产品,但也完成了更高速率的产品的研发,可应对更高的传输要求。
5.公司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约12个百分点,全年能否维持?
答:公司一季度毛利率提升主要来自高速线模组产品量产及工业业务结构优化。预计全年毛利率同比去年会有明显改善,但具体水平仍取决于后续经营情况。
6.除主要客户外,公司与其他AI服务器厂商合作进展如何?
答:公司与浪潮、中兴等客户在高速背板连接器、线模组领域有项目推进,预计今年将有部分客户贡献高速线模组增量收入。
7.公司高速线模组产品在大客户中的份额是否有变化?
答:目前市场份额保持相对稳定。
8.高速线模组产品是否存在降价压力?
答:规模化量产带来产品成本下降,价格会呈下降趋势,但公司将通过提升效率、良率及其他一系列降本措施来抵消影响。
9.公司防务业务一季度订单同比增幅?
答:公司防务订单一季度同比增长超70%。
10.公司防务业务业绩何时体现?
答:二季度交付量将显著改善,受军品结算周期影响,收入确认预计会在二季度、三季度逐步体现。
11.公司防务业务一季度毛利率变化?
答:受规模下降影响毛利率同比下滑,但订单回暖后预计全年毛利率将恢复。
12.公司防务订单结构及无人化领域业务进展?
答:一季度防务订单增长主要是弹载领域,无人化领域预计今年也会贡献增量收入。
13.公司一季度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计提原因?后续是否持续?
答:信用减值主要是通讯产品收入增加,应收账款规模相应扩大和防务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变化,计提金额有所提高导致。资产减值主要系防务产品存货减值,预计随着防务收入实现,存货减值压力趋缓。
14.公司CPU业务进展如何?
答:目前仍处于投入期,预计今年收入规模较小,明年开始会逐步上量。
15.CPUSocket市场竞争格局如何?
答:CPUSocket市场竞争仍由台资厂商主导。由于是细分领域,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国内厂商参与者相对较少。与其他国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产品和市场上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16.公司一季度工业业务毛利率提升原因?
答:新能源连接器毛利率高于线束产品,新能源连接器占比提升带动产品结构优化,工业毛利率同比提升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