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中石科技:4月30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2025-04-30 20:06:11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30日中石科技(300684)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问: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4.51%,净利润同比增长 173.04%,请问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在未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主要系: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公司逐步拓展北美大客户除手机外的其他终端产品业务,新产品和新项目放量、份额提升;AI赋能下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行业新产品迭代,带来新的散热方案需求,公司高效散热模组及核心零部件热管、VC同比增长;公司加大韩国市场拓展,韩国大客户营收同比得到较大增长。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主要系:公司加大高附加值产品供应,供货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生产和工艺改善等降本增效措施,毛利率有所提升;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增强盈利能力,从而带动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随着 AI终端的发展,大客户各终端产品对散热材料需求增加,同时公司新项目放量、份额提升,公司消费电子基本盘持续增长;此外,公司数据中心通信、服务器、智能汽车等新业务将逐步放量,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能。问:请问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主要客户有哪些?未来该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吗?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基本实现 3C行业头部客户全覆盖,主要客户包括北美大客户、三星、微软、谷歌、亚马逊、H客户、荣耀、大疆等国内外主要消费电子客户。在 AI智能时代,AI终端设备蓬勃发展有望带动消费电子行业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消费电子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为公司可靠性综合解决方案催生出更大的应用市场需求,产品价值量也有望得到提升,公司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与消费电子行业头部客户保持长期稳定合作,未来该领域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问:在数字基建行业,公司提到积极推进新产品和新技术方案的导入。能否详细介绍下目前在该领域有哪些新产品和技术方案,以及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如何?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持续加大在高性能散热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为产品升级及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充分的保障,持续与客户共同定义下一代产品路线图。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行业解决方案及核心材料、模组在算力设备端的应用,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在数据中心通信领域,公司持续拓展新客户,一体化 VC模组产品获得国内外头部客户的产品认证并量产。公司热模组核心零部件、TIM材料等产品批量供货于服务器厂商,并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不断提升供货产品价值量。问:外销收入占比 38.20%,且主要出口至东南亚等地。当前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这对公司的外销业务有何影响?公司有什么应对策略?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直接出口至美国区域的产品收入较低(占整体营收比例不到 1%),加征关税等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事项对公司影响较小。不过如果未来全球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可能会带来终端市场需求下降,进而影响公司整体收入,同时终端品牌客户全球化战略可能使产业链供应商地域分布变化,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对策略方面,公司立足服务龙头客户战略,贴近重点客户生产,在全球产业链核心地区布局产业,已建成以泰国为中心的海外生产基地,加速海外产能扩产,满足产业链全球化需求;系统构建国际化供应链、销售、研发与技术服务体系,开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方向。问:请问在智能汽车领域,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主要有哪些?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产品在智能汽车领域涵盖以下应用场景:智能汽车三电系统(电池包、电机系统、电控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充电设备等。目前,公司已获得小鹏、北汽、比亚迪等重要客户的供应商资格,且部分项目获得开发定点及批量供货。在智能驾驶方向,公司为客户定制开发激光雷达可靠性解决方案、汽车域控制器可靠性解决方案等。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智能汽车领域,积极关注技术发展动态,紧跟汽车电子迭代步伐,积极参与客户的新项目、新产品开发,持续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可靠性解决方案。问:清洁能源行业是公司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请问在光伏、储能等领域,公司产品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化与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产品核心优势体现在公司产品结构多样,能够为电子设备提供热管理、电磁屏蔽、粘结密封等可靠性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研发能力强劲,掌握高温碳材料烧结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技术、两相流传热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及工艺壁垒。目前公司与行业头部企业阳光电源等客户在光伏、储能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已实现批量交付。公司积极围绕AI数据中心场景所带动的光储系统、电源设备等新需求方向,基于公司现有核心技术和研发平台,提供配套可靠性解决方案。问:请问领导公司产品主要的下游应用是哪些行业?各自占比是多少?消费行业目前有回暖吗?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等高成长行业,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领域。随着 AI应用生态的发展、消费者认知度的提高以及换机潮的到来,AI终端产品渗透率逐步提升,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呈现回暖趋势。AI终端设备的蓬勃发展有望带动消费电子行业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问:公司本期盈利水平如何?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66亿元,同比增长 24.51%,实现归母净利润 2.01亿元,同比增长 173.04%。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9亿元,同比增长 16.41%,实现归母净利润 0.62亿元,同比增长 105.70%。问:公司在散热模组产品方面有何技术突破?随着 AI硬件设备的发展,散热模组市场需求增长,公司如何把握这一机遇?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在人工合成石墨技术、导热界面材料技术、热管、均热板、热模组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均建立了独立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平台,保有先进技术储备。公司积极推进散热解决方案及核心材料、散热模组在 AI硬件设备中的产品应用,加快 3D VC/大 VC/一体化 VC模组等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步伐,产品结构更加丰富。同时公司结合市场及客户需求情况,逐步加大宜兴生产基地的热模组产能投资建设。公司已实现热管、VC、液冷模组等产品在消费电子、数据中心通信、服务器、医疗设备等行业客户的量产交付。问: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6.5元(含税)。请问公司制定这一预案的依据是什么?未来的分红政策是否会保持稳定?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制定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中关于利润分配的相关规定,充分考虑了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以及股东投资回报等,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未来公司将结合所处发展阶段、经营情况、项目资金需求等因素,积极制定利润分配方案,保持现金分红政策的一致性、合理性和稳定性。问: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随着 AI终端的发展,终端产品对散热材料需求增加,同时公司新项目放量、份额提升,公司消费电子基本盘持续增长;此外,公司数据中心通信、服务器、智能汽车等新业务将逐步放量,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能。问:你们行业本期整体业绩怎么样?你们跟其他公司比如何?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度,公司整体业绩、盈利能力在同行业中处于较好的水平。公司将通过持续稳健的经营,提升自身价值,回报投资者的支持。问:请问泰国工厂目前的产能和运营情况如何?未来海外市场的拓展计划是怎样的?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泰国工厂已顺利投入生产运营,坚持高标准交付,通过了 ISO 9001、ISO 14001、QC 080000、ISO 45001等关键体系认证,成功完成北美大客户、韩国三星、诺基亚等主要头部客户的泰国审厂认证工作,并实现多品种产品量产交付。泰国生产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将具备石墨膜、石墨模切、导热界面材料、屏蔽材料及胶粘剂等多产品线的综合生产能力,以满足公司不断增长的产品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下游客户。公司已建成以泰国为中心的海外生产基地,在实现多品种量产交付的同时,进一步加速海外产能扩产,可满足产业链全球化需求。同时公司系统构建国际化供应链、销售、研发与技术服务体系,开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方向,着手打造以新加坡为海外总部、泰国为海外生产基地的国际化发展格局。问: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AI技术的发展带来 AI硬件设备迭代升级,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浪潮,公司积极拥抱行业发展变化,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把握 AI终端、AI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智能医疗设备等新兴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变革趋势,着力锻造为全球领先客户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及服务的能力,开辟公司更多增长曲线。问:过去一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情况如何?未来是否有进一步增加研发支出的计划?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 8,435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5.39%。截至 2024年末,公司研发技术人员数量为 180人,占员工总数 21.58%。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发团队的培养,未来将持续进行研发投入。

中石科技(300684)主营业务:热管理和EMI屏蔽等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中石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49亿元,同比上升16.41%;归母净利润6172.79万元,同比上升105.7%;扣非净利润5636.49万元,同比上升214.99%;负债率13.91%,投资收益60.06万元,财务费用-80.72万元,毛利率32.9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