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超微电脑财报压力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近期针对超微电脑(Super Micro Computer, SMCI)2025年第一季度初步业绩发表分析,指出其财报可能持续承压。郭明錤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由于市场需求向高端AI服务器倾斜,超微电脑在本季度主要依赖出货英伟达低阶服务器(如x86 HGX系列),而非市场增长动能更强的ASIC和英伟达GB200/300 NVL72服务器,导致业绩表现可能低于预期。2025年4月30日,超微电脑公布初步财报,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0.29-0.31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0.53美元,营收预期为45亿至46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53.5亿美元。这一数据引发市场震动,超微电脑盘后股价一度下跌超16%,拖累相关AI概念股如英伟达和戴尔。
超微电脑的业绩压力并非首次显现。2024年第四财季,公司毛利率降至11.2%,为2007年以来最低,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4.1%。首席财务官David Weigand指出,大客户折扣、竞争性定价以及液冷服务器供应链投资增加是主要原因。郭明錤进一步补充,客户对平台选择的延迟导致部分订单推迟至下一季度,短期内加剧了业绩波动。
AI服务器市场趋势
AI服务器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转变,需求重心从传统通用服务器转向高性能计算架构。郭明錤指出,当前AI服务器主要分为三类:ASIC服务器(如Google TPU服务器)、英伟达GB200/300 NVL72高端服务器和英伟达低阶服务器(如x86 HGX系列)。其中,ASIC和NVL72因其高效能和定制化设计,成为云服务提供商(CSP)投资的重点。根据集邦咨询数据,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46%,占服务器总出货量的12.1%,预计2026年占比将升至15%。CSP如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对高端AI服务器的需求占全球比重超60%。
ASIC服务器因其针对特定AI任务的优化设计,功耗和成本效益显著优于通用GPU服务器。郭明錤在2025年1月报告中提到,OpenAI的ASIC AI服务器(芯片由博通设计)预计最快于2026年第四季度出货,采用水冷设计,单柜功耗将达80-100kW,价格远高于风冷服务器。英伟达的GB200/300 NVL72服务器则凭借高算力和灵活性,满足CSP对AI训练和推理的多样化需求。相比之下,超微电脑主推的低阶服务器在算力和能效上竞争力不足,难以满足CSP对高端算力的迫切需求。
服务器类型 | 主要特点 | 市场需求 | 代表厂商 |
---|---|---|---|
ASIC服务器 | 定制化设计,高能效,适用于特定AI任务 | 快速增长,CSP重点投资 | 谷歌(TPU)、OpenAI(博通芯片) |
英伟达GB200/300 NVL72 | 高算力,灵活性强,适合训练与推理 | 高端市场主流,CSP采购主力 | 英伟达、超微电脑(部分代工) |
英伟达低阶服务器 | 成本较低,算力有限,通用性强 | 需求放缓,逐步被高端服务器替代 | 超微电脑、戴尔 |
竞争与供应链分析
超微电脑在AI服务器市场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传统服务器厂商如戴尔和惠普企业通过降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而ODM厂商如广达、富士康和英业达则凭借与CSP的深度合作,快速扩大高端AI服务器订单。集邦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富士康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5-7%,受益于AWS、谷歌和微软订单,而超微电脑出货量增长趋于平缓。超微电脑首席执行官梁见后在2024年8月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尽管英伟达最新一代AI芯片可能延期,但液冷解决方案的推出将帮助公司维持竞争力。然而,市场对液冷服务器的高成本和高技术门槛仍持谨慎态度。
供应链方面,超微电脑高度依赖英伟达GPU和低阶服务器订单,但英伟达近期因GB200量产问题和客户转向下一代产品(如GB300),导致部分订单延迟。X平台上的讨论显示,超微电脑的业绩波动与英伟达供应链调整密切相关。此外,ASIC芯片的崛起对英伟达GPU市场构成潜在威胁,博通和Marvell等厂商正在为CSP开发定制化芯片,进一步挤压超微电脑的市场空间。
编辑总结
超微电脑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面临显著压力,核心原因在于其产品结构未能及时适应AI服务器市场向ASIC和高端英伟达服务器的转型。郭明錤的分析准确捕捉了CSP需求转向高算力、低功耗解决方案的趋势。超微电脑需加速布局液冷技术和高端服务器产品线,以应对戴尔、惠普及ODM厂商的竞争。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客户订单延迟进一步凸显其短期挑战,但长期来看,AI服务器市场的持续增长仍为其提供发展机遇。数据参考自集邦咨询和天风国际证券报告。
名词解释
ASIC:专用集成电路,为特定应用(如AI训练)优化的芯片,相比GPU具有更高能效和成本优势。参考集邦咨询报告。
CSP:云服务提供商,如微软、谷歌、亚马逊等,是AI服务器的主要采购方。参考集邦咨询报告。
英伟达GB200/300 NVL72:英伟达最新一代AI服务器平台,具备高算力和灵活性,广泛用于AI训练和推理。参考天风国际证券报告。
液冷服务器:采用液体冷却技术的服务器,适用于高功耗AI服务器,单价远高于风冷服务器。参考天风国际证券报告。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30日:超微电脑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初步财报,调整后EPS为0.29-0.31美元,营收45亿-46亿美元,低于预期,盘后股价跌超16%。公司表示,客户平台决策延迟导致部分销售推迟。参考X平台用户@Aberdeenamain和@TradesMax的帖子。
2025年3月5日:集邦咨询发布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增长20%-35%,受CSP需求和DeepSeek驱动,ASIC服务器占比持续提升。参考集邦咨询官网。
2025年2月12日:集邦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46%,CSP转向自有ASIC方案,推理服务器占比接近50%。参考和讯网。
2025年1月10日:郭明錤发布报告,预测OpenAI ASIC AI服务器最快2026年第四季度出货,采用博通芯片和水冷设计,功耗达80-100kW。参考新浪财经和IT之家。
2025年1月3日:IDC预测2024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90亿美元,ASIC和NPU等非GPU服务器增速达182%。参考C114通信网。
国际知名投行与专家点评
Samik Chatterjee(摩根大通分析师,2025年4月30日):超微电脑的业绩低于预期反映了AI服务器市场竞争加剧和需求可持续性的担忧。短期内,客户对英伟达GB200/300的采购延迟将持续影响其毛利率,但长期来看,其在液冷服务器领域的布局仍具潜力。参考集邦咨询和X平台数据。
David Weigand(超微电脑首席财务官,2025年4月30日):竞争性定价和大客户折扣对毛利率构成压力,但公司正通过投资液冷供应链和优化生产效率应对挑战。预计2025年下半年随高端服务器出货增加,盈利能力将逐步恢复。参考超微电脑财报电话会议。
Aaron Rakers(富国银行分析师,2025年4月30日):超微电脑在低阶服务器市场的份额正被ODM厂商蚕食,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与英伟达GB200/300项目的进展。若能快速切入高端市场,其估值仍有上行空间。参考X平台用户@Compute_King的分析。
Vivek Arya(美银证券分析师,2025年4月30日):ASIC服务器的崛起对英伟达GPU生态构成挑战,超微电脑需加速与博通等ASIC芯片厂商的合作,以分散对英伟达的依赖。市场对AI服务器盈利能力的担忧可能持续至2026年。参考集邦咨询报告。
Timothy Arcuri(瑞银分析师,2025年4月30日):超微电脑的业绩波动凸显AI服务器供应链的复杂性,英伟达芯片延期和CSP的定制化需求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建议关注其2025年下半年的订单恢复情况。参考X平台用户@flyingwhale919的帖子。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