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特斯拉(Tesla)和Waymo正加速构建各自的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帝国,但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一赛道的热度具有现实支撑。
汇丰银行(HSBC)分析师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市场对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潜在规模“严重高估”,并警告称,相关车队要实现盈利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
在周一(7月14日)发布的研报中,汇丰分析师表示,认为机器人出租车的盈利能力将超过人工驾驶出租车是一种**“误判”**。虽然Robotaxi运营方不需支付驾驶员工资,但其还面临一系列“被忽视的额外成本”,这些都将大幅侵蚀利润空间。
汇丰团队列举了多个关键开支项:停车费、充电费用、清洁维护支出,以及必须配备的远程运营团队,以便在系统异常时介入操控。
“在将这些成本纳入后,我们认为Robotaxi要实现现金流盈亏平衡至少需在上线7至8年后,”汇丰写道,并补充称,目前市场对该行业的营收预期“从乐观膨胀到脱离现实”不等。
自动驾驶行业长期以来充斥着激进言论。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声称,Robotaxi业务将为公司市值带来数万亿美元级别的增长,并在今年5月接受CNBC采访时再度承诺,到明年将有100万辆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这其实是他早在2019年就作出的承诺。
尽管质疑声不断,Robotaxi正在逐步落地。特斯拉上月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服务试点,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其自动驾驶捷豹I-Pace车队在过去三年内已完成超过500万次付费载客服务。
但据分析师估算,Waymo所隶属的Alphabet“其他业务部门”每年仍亏损数十亿美元,而Waymo所使用的硬件(包括激光雷达与高阶传感器)也令每辆车成本高达15万美元。
相比之下,马斯克坚持使用摄像头与AI视觉技术而非昂贵的激光雷达,他认为这将令特斯拉Robotaxi具备更低的运营成本。然而,汇丰分析师指出,特斯拉要大规模部署Robotaxi仍面临重重挑战——从中国与欧洲的监管壁垒,到目前路上行驶的约500万辆特斯拉车辆中,大量车型硬件过旧,无法支持Robotaxi系统。
汇丰预计,到2030年,特斯拉Robotaxi车队规模约在2万至2.5万辆之间,并将在2035年增至7.5万辆;要实现盈利则要等到2033年之后。
尽管马斯克与Waymo描绘了一个无人驾驶出行的未来图景,但现实中Robotaxi仍面临技术、成本、监管三大难题,距离成为主流交通模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