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录
特朗普亲访美联储总部,释放降息信号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本周四亲自前往美联储总部,成为近二十年来首位实地视察的总统。他在参观翻修工程的同时,多次公开表示,希望美联储主席 Jerome Powell启动降息
次日(周五),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他与鲍威尔进行了一场“非常好的”会谈,并称对方是一位“非常好的人”。特朗普称:“我认为他会开始建议降息。”
特朗普在讲话中指出,虽然强势美元限制了商品出口,但他仍然支持美元强劲地位,同时希望通过货币政策宽松来刺激经济增长。
特朗普为何坚持要求降息?
特朗普与其政府多位官员近期集中施压美联储,要求放松货币政策,背后有几重核心动因:
经济增长压力:随着通胀回落与制造业放缓,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降息提振国内消费与房地产。
大选年政治考量:2025年大选临近,经济表现成为连任关键。利率降低可刺激市场信心与股市表现。
强势美元影响出口:虽然特朗普表示支持强美元,但事实上高汇率正在影响美国制造业与出口竞争力。
白宫方面借助多个“软性”手段加强对美联储施压,尤其利用其总部翻修工程这一“政治武器”构建舆论压力。
美联储独立性遭遇“政治渗透”风险
美联储作为美国的独立货币政策制定机构,其独立性受到法律与传统双重保障。然而,特朗普此番直接访问美联储总部并明确施压利率政策,引发广泛关注。
尽管他在现场未对翻修项目作出强烈批评,但围绕该项目的争议正成为特朗普阵营对鲍威尔“合法施压”的口实:
政治人物 | 立场与言论 | 关键时间 |
---|---|---|
Trump | 希望降息,不急于罢免鲍威尔;强调“他会做正确的事” | 2025年7月24日 |
Russ Vought | 批评鲍威尔“严重管理不善”,要求联储为装修超支负责 | 2025年7月23日 |
Bill Pulte | 呼吁国会调查鲍威尔,暗示其辞职 | 2025年7月上旬 |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模式下,美联储未来政策制定将面临更多政治干预的风险,独立性可能被逐步侵蚀。
降息预期升温:市场如何解读?
特朗普此次公开与鲍威尔“交流利率”,提升了市场对于未来联储降息的概率预期。
截至目前,市场对2025年下半年降息的预期正在升温:
如果未来CPI和就业数据进一步疲软,美联储确实存在政策空间转向宽松。但市场也需警惕:政治干预可能加剧政策失真,反而引发中长期不确定性。
权威点评与总结
特朗普本次“上门施压”形式虽未直接干预决策,但释放了极为明确的政策诉求——即希望通过降息支持经济与政治目标。
鲍威尔目前虽未就会谈具体回应,但美联储声明保持中性语气,显示其在尽力维持机构独立性。但若政治干预继续加码,美联储未来将不得不在“独立性”与“政策妥协”之间寻求平衡。
从市场角度看,短期利好风险资产,但中长期需警惕利率政策失去公信力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美联储的政策必须基于数据和经济现实,而不是政治压力。总统公开施压虽然不罕见,但亲访总部仍属罕见行为。
若美联储在没有充分经济放缓信号下降息,或将损害其长期信誉,引发市场信号错配。
我们认为美联储将保持耐心,虽然面临政治压力,但短期内仍需观察通胀数据持续性。
常见问题解答
Q1: 特朗普为何亲自前往美联储总部?
A1: 其主要目的是视察翻修工程并当面表达对降息的期待,希望通过“软性外交”方式促使联储转向宽松。
Q2: 降息是否真的有必要?
A2: 当前美国通胀逐步回落,经济增速趋缓,但尚未达到必须降息的程度;市场存在争议。
Q3: 美联储装修工程为何成政治话题?
A3: 该项目耗资达25亿美元,遭共和党批评为浪费,特朗普政府借此向鲍威尔施加间接压力。
Q4: 鲍威尔会被罢免吗?
A4: 特朗普表示“没有必要”,但政府内部声音复杂,仍需观察未来言论走向。
Q5: 市场该如何解读此次事件?
A5: 应保持警惕短期利好消息对资产价格的推升,同时关注货币政策是否脱离基本面。
来源:今日美股网